告别寄生虫危害——生骨肉肉源选择建议
怎样选择靠谱的生骨肉肉源,这是很多新手和准新手都非常关注的事情。也相信很多diss生骨肉的人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肉源”和“寄生虫”问题,今天我就结合个人操作及文献搬运两个角度来大致谈谈肉源的选择建议。
寄生虫无处不在,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养殖还是野生,都无法完全杜绝寄生虫的问题,大家无需矫枉过正(和新手强调生骨肉完全没有寄生虫危害,是不提倡的),也无需恐慌,首先,我们跟着肉源选择一步步筛选排除出可能面临的寄生虫风险和相关的对应方法。
-------------------------------------------------
目录:
一、完全不建议生喂的肉类/部位
二、可生喂肉类的肉源选择
三、规避不建议生喂肉类及合理肉源选择后仍然存在的寄生虫及处理办法
四、不应由生骨肉背锅的寄生虫感染
-------------------------------------------------
一、完全不建议生喂的肉类/部位 为了用排除法将生骨肉的寄生虫/病毒感染危害降低至忽略不计,请务必科学喂肉。(如果频繁喂食以下肉类出了问题不要让生骨肉背锅蟹蟹!)
完全不建议生喂的肉类和部位有:
1.野生动物(没有检疫)
2.非规模化养殖动物(个体养殖户)(没有检疫)
3.国产大型哺乳动物(牛羊鹿等)(布菌)
4.国产猪(伪狂犬)
5.散养兔(连续多头绦/豆状带绦虫)
6.散养禽类/土鸡土鸭(猫圆线虫)
7.哺乳动物脑花(多头绦虫)
8.来自疫区的动物(疯牛病/禽流感)
9.动物的消化道(肠肚)(消化道寄生虫)
9.淡水鱼虾贝(寄生虫大礼包)
10.所有菜市场肉(未知来源)
11.某宝卖的成品生骨肉(未知风险)
二、可生喂肉类的肉源选择
白肉:
1.禽类(鸡鸭鹅鸽鹌鹑):
国产大品牌
【六和/华英/圣农/正大/泰森/凤祥/上鲜/以及其他禽类正规养殖品牌】
冷冻建议:无需 (品牌禽类一般都是冷冻食品,生产日期当日就在冻库保存了,回来看看生产日期4天以上就无需额外冷冻了)
2.其他禽类(孔雀/鸵鸟/火鸡/鸸鹋):
孔雀鸵鸟等国内有规模化养殖的品牌均可生吃(品牌如拓王等),国产认准蓝色椭圆形检疫标。

火鸡/鸸鹋国内基本无养殖,肉团或者某宝有售基本都是智利/澳洲进口,两个地区肉源无问题,进口检疫单请找团长/店主索要。

冷冻建议:品牌及进口无需额外冷冻天数,现杀冷冻4天以上。
3.兔/兔肝等:
国产正规养殖品牌【康大/东升等】
兔肉是相比其他白肉来说比较容易踩雷的一种,核心是一定要买正规养殖场的兔,千万别买农家散养。
冷冻建议:(大部分为)现杀兔,需冷冻15天以上。
红肉:
1.牛羊鹿/牛羊鹿肝/内脏:
澳洲/新西兰进口【银蕨/星牌/first cut/pure south/其余澳洲主要肉厂】
这两个地方目前是最安全且价格最合适的畜肉进口地。认准品牌或者团长,确认进口肉类检疫证明之后可以放心大胆的喂了。特别注意进口牛肝/羊肝/鹿肝等不太好买,但是千万别生喂国产肝。
鹿我也说一下,国内没什么养殖肉鹿(马鹿)的,基本是东北取鹿茸用养的梅花鹿,肉不好吃,市场也乱,风险还大,还是认准澳新的草饲放牧大马鹿吧。
冷冻建议:进口无需,国产熟吃。
2.猪:
欧洲部分地区品牌大厂【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地】
土豪请认准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梅花心,吃橡果长大的哦(皮一下很开心)
猪很好,好吃又营养,但如果不能确保来源地及检疫证,最保险的还是熟吃,记得蒸熟,连汤一起喂,不然猪里最宝贵的硫胺素就要流失了。
冷冻建议:进口无需,国产熟吃。
3.其他红肉(马/驴等):
虽然理论上进口可以生吃。但这玩意你基本找不到靠谱的进口渠道,市面上都是国产肉,要熟吃。
冷冻建议:进口无需,国产熟吃。
海产:
1.海鱼:
【秋刀鱼/青花鱼/马鲛鱼/三文鱼等】
海产一律熟吃,倒不是说寄生虫的事儿,但是生鱼里有硫胺酶会分解硫胺素,生吃多了容易得维b1缺乏症。熟吃就不用太在意来源了,新鲜就行,内脏扣掉,注意挑刺。
冷冻建议:熟吃。
2.紫贻贝:
熟吃。记住如果要补锰的话认准紫贻贝,青口贝已经辟谣过(碘挺多,锰含量很低)

冷冻建议:熟吃。
三、规避不建议生喂肉类及合理肉源选择后仍然存在的寄生虫及处理办法
那么切入正题,按照上述不可和可以选择的肉源标准来准备生骨肉,即排除所有消化道寄生虫及大部分非肌间寄生虫后,还剩几种可能危害到猫咪的寄生虫?
1.连续多头绦——来自兔肉
这种虫,最终宿主是狗,造成兔子感染的传染源也是狗。所以感染途径大致是猫吃了接触过带虫狗子的兔或者猫直接吃了带虫狗子的屎。这种寄生虫感染特征明显,病兔腹腔会有大量囊肿,让你看一眼就永生难忘。相信我,正常商家也不好意思卖这样的兔的。
规避方式:正规兔厂/肉眼辨认
选择正规兔厂,让兔子基本没有接触狗和互相接触的机会。同样,买回来的兔肉稍微留心用肉眼观察一下,我相信带虫的兔你能一眼认出来的。
2.豆状带绦虫——兔肝
只在兔肝存在的一种虫虫,观察带虫兔肝肉眼可见浅色豹纹或者条状运动轨迹。比较明显。
规避方式:正规兔厂/冷冻/熟吃/不喂
选择正规兔厂,冷冻20天以上,肉眼观察或者干脆不喂/熟喂兔肝。(反正那么多肝可以选择)
3.泡状带绦虫——牛肝/羊肝
该虫虫以狗为主要目标,关于猫感染的记录甚至没搜到权威参考。感染的肝表现和兔子感染连续多头绦类似,会出现巨大肿块、鼓泡。即便恢复,肝脏上也会残留伤痕,变得纤维化,很好辨认。
规避方式:肉眼辨认/熟吃
猫感染记录太少没法参考,不过国产牛肝/羊肝反正是要熟吃的,不怕。进口牛肝/羊肝首先你就买不到,并且还贵。(我喂了一年肉了基本没见到哪里卖过澳新进口牛/羊肝的)
4.羊绦虫——羊肉
为数不多的肌间寄生虫,感染后肌肉间会有明显包囊。抗冻能力比较差,-10°以下7天就足够安全,可以杀灭其包囊。
规避方式:冰柜-18°冷冻7天即可(进口羊本身就冻超过7天了不用担心,国产熟吃)
5.旋毛虫——猪
这虫虫主要由老鼠传播,部分地区(养猪环境不好)猪会吃掉或者接触误入猪栏的老鼠从而感染。我国仍有一定的感染风险(0.1-0.2%左右),北美及欧洲大部分地区商品猪已消灭该虫。
规避方式:买进口/熟吃
以上5种。就是科学合理喂养生骨肉可能面临的寄生虫风险。且无一不可正确规避。说句实话,即使这5种肉类/部位全部不吃,也完全对生骨肉食谱的选择范围没有什么影响。况且其实它们都可以通过更温和的方式规避(进口/熟吃)。请不要在根本没做过功课或者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喂生肉,同样的,更不要再在这种情况下diss生骨肉了。
四、不应由生骨肉背锅的寄生虫感染
说了这么多,确实得再进一步给生骨肉辟个谣了。不要一感染寄生虫就要生骨肉背锅!
1. 常有人一说寄生虫就举例猪肉绦虫/牛肉绦虫,或者无中生友讲述自己朋友家的猫吃生肉感染猪肉绦虫去世了!
首先对这位薛定谔的朋友家猫表示深切哀悼。其次请在造谣之前动动小手指查一下资料,常说的猪肉绦虫T.solium,或是台湾多见的T.asiatica,牛肉绦虫T.saginata,这三者均不会感染猫*。
*[Rawmeat翻译]《Taenia Infections》by Anna Rovid Spickler,DVM,PhD

2.滴虫
确实也是生骨肉背锅鼻祖之一了。经常听说给猫喂了生牛肉就患上滴虫的“案例”。
首先猫胎儿三毛滴虫是一种寄生在结肠的原虫,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在外界存活力很差。这种滴虫也比较广泛的存在于猫的体内,特别是多猫环境,一般是给感染了的猫舔屁眼的时候感染,当然强行扯上生骨肉的话胎儿三毛滴虫可以感染牛生殖系统,那么传染猫大概是要给牛舔屁眼?哪种难度比较高就不用说了吧。
另一种是贾第鞭毛虫。这种虫是人体肠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且普遍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两栖动物。自然环境中贾第虫喜欢栖息于冷水里,如山上的河水、冷泉中,外界存活能力强。且会通过水源传播。所以,如果你家猫感染了这种虫,首先考虑是否是给舔到了污水,厕所水,马桶水。其次考虑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也感染了,或许是你传染给猫的。别回回屎盆子都往生骨肉头上扣。
3.自然界寄生虫有成千上万种,你怎么就挑这几种讲?
当然是没必要啊!没有提到的寄生虫,要么压根不感染猫,要么感染后无症状,要么压根不存在于生骨肉肉源中,为什么非要无中生虫呢?
我理解对很多人来说,未知的就是可怕的,但是与其愚昧的畏惧,不如多查查资料了解一下。不喂生骨肉的理由千千万万,都是个人选择无关对错,更不存在什么鄙视链。但是我唯独看不惯的就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某种喂养方式品头论足,拜托,这样真的很low!
THE END
最后夹带私货放几张主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