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赛后综述
第一场 南非1:1墨西哥
第二场 法国0:0乌拉圭
第三场 韩国2:0希腊
第四场 阿根廷1:0尼日利亚
第五场 英格兰1:1美国
第六场 阿尔及利亚0:1斯洛文尼亚
第七场 塞尔维亚0:1加纳
第八场 德国4:0澳大利亚
第九场 荷兰2:0丹麦
第十场 日本1:0喀麦隆
第十一场 意大利1:1巴拉圭
第十二场 新西兰1:1斯洛伐克
第十三场 科特迪瓦0:0葡萄牙
第十四场 巴西2:1朝鲜
第十五场 洪都拉斯0:1智利
第十六场 西班牙0:1瑞士
当夺冠热门西班牙队以一场0:1的意外失利完成他们的本届世界杯首秀后,32支球队已经集体完成在球迷面前的亮相。6天时间,16场比赛,25个进球,以及响彻每场比赛的Vuvuzela共同构成了球迷眼中的小组赛第一轮的全部印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笔者的视角来看,本届世界杯到目前为止难称精彩,除了少数几场比赛以外,大多数比赛无论比分大小,场面上都踢得极为沉闷,观赏性似乎远不如上届德国世界杯。而根据在前方的媒体人员报道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南非世界杯的高海拔比赛环境以及不同以往的季节变化,让各支球队在应对比赛时都显得小心翼翼,还有不能忽视的各种各样场内场外的因素(比如Vuvuzela的高分贝噪音干扰,以及已经让不少门将头大的Jabulani),这些都使得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不过不管怎么说,第一轮结束后世界已经看到了南非为呈现一届高水平世界杯比赛所付出的努力,至少我们还欣赏到了一些不能忽略的精彩瞬间,然后选择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做一番盘点,这就足够了。
场外篇:
史上最囧之“第33强”:教练Jabulani 球员Vuvuzela(复数加“s”?)
当Jabulani遇见Vuvuzela,答案是什么?对南非球迷来说,可能这是绝配;但是对球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有个段子在网上流传已久:“嗡嗡嗡嗡嗡……比赛开始了!嗡嗡嗡嗡嗡……射门!门将脱手了!嗡嗡嗡嗡嗡……比赛结束了!”虽然这是一种调侃,但也是比赛过程的真实反应。当全场吹起Vuvuzela的时候,宛如一群绿头苍蝇在振动翅膀,盖过了场上球员的交流,盖过了场下教练的指挥和解说员的声音。至于电视观众们,与其音视频兼顾,不如关掉音量,来一段轻音乐,盯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比赛画面看吧。至于Jabulani,目前它已经成为两位“黄油手”门将的噩梦,更悲剧的是,其诡异的飞行轨迹以及号称轻又圆的设计特点也将为各位教练场下布置越来越多远射战术的“帮凶”。门将们,暗暗叫苦吧。
史上最诡异之天气:一日不同天 一国三季节
众所周知的是,本次南非世界杯是近30年以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世界杯,因此与普遍印象中的“世界杯之夏”不同,南非世界杯的每一支参赛队都要做好“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准备。在意大利队出场比赛的时候,大雨就开始不期而至,这与当晚之前两场比赛的天气全然不同,这也是本届世界杯上气候无常的一幕缩影。
事实上,不仅仅是一天之内在同一个地方气温从热转凉再转冷上演三重天,同一时刻南非从北向南都有可能出线三种截然不同的天气变化,这一情况也让各队赛前详尽的天气预案显得并非是在做无用功。
从科学角度来说,气温过低,球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好赛前热身,以防身体关节或韧带在激烈对抗中出现严重的伤病;而从观赏层面上来说,降雨(甚至是降雪)将极大削弱如梅西、C罗等技术或速度型球员的场上发挥,从而拖累他们各自所在球队的成绩。天气问题已经成为了客观存在,因此世界杯期间,诡异的天气将成为每一支球队除战胜各自对手之外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球场篇:
第一轮最佳阵容:
前锋:波多尔斯基(德国)、本田圭佑(日本)、吉安(加纳)
中场:朴智星(韩国)、厄齐尔(德国)、施魏因施泰格(德国)
后卫:麦孔(巴西)、海因策(阿根廷)、里德(新西兰)、拉姆(德国)
门将:恩耶亚马(尼日利亚)
入选理由:
波多尔斯基:
尽管在俱乐部表现低迷,但这并不妨碍波多尔斯基在国家队的稳固地位。在南非的赛场上,波多尔斯基将不再与克洛泽搭档锋线而改在前卫位置为国家队效力,不过在第一场比赛后波多尔斯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左脚的优势加上快速的反应让波波在新位置上如鱼得水,他也不失时机地利用一脚重炮轰门的方式宣告了自己还有德意志战车对于夺取本次冠军的壮志雄心。
本田圭佑:
日本尽管在与喀麦隆的历史交锋中占据优势,但是直到本田圭佑攻破球门前,没人相信日本队会继2002年在本土之外再次取得一场世界杯小组赛的胜利。整场比赛日本队展示了他们的韧性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可是对于本田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中场位置改打单前锋,这已经是不小的挑战,而孤独地站在对方的腹地还能打入一粒漂亮的进球,不能不令人钦佩三分。
虽然本田圭佑暂时默默无名,但他的这一脚射门早已价值千金。
吉安:
如果没有因为加纳曾经的主帅杜伊,想必国内没有多少人会关注这支本届世界杯最年轻的队伍。尽管他们曾经打入上届世界杯的淘汰赛阶段,但是当他们陷入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包夹,首战还要遭遇天赋极高的塞尔维亚队,他们再次遭到了轻视。在比赛即将结束前几分钟时,塞尔维亚气势逼人,加纳球门岌岌可危,然而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吉安在对方禁区12码位置的手起刀落,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震撼对手,也震撼非洲。
朴智星:
作为本次世界杯韩国队的对长,朴智星感到前所未有的期望,也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但是“三肺朴”绝非浪得虚名,我们不仅仅再次见到朴智星的满场飞奔,也看见太极虎在他的带领下打得风生水起,他们用跑不死的精神拖垮了曾经的欧洲之王,让自信的奥托大帝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朴智星在下半场开场不久跌跌撞撞将球送入希腊球门的全过程,其实就是他和他带领的球队不屈不挠追求更高目标的体现,他们无愧亚洲足球的骄傲。
厄齐尔:
与传统德国队的高大粗犷截然不同,帅气的外表,细腻的脚法,犀利的突破,厄齐尔在南非的亮相让我们耳目一新。尽管乍一看出场次数你会认为他还欠缺经验尚需雕琢,但是面对怀疑,厄齐尔永远只会选择用出色的表现回击对手。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他心中,祖国就是唯一,南非的赛场将是他写就个人传奇的开始。
施魏因施泰格:
和波多尔斯基一样,再次站在世界杯赛场的“小猪”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也是他大放异彩的原因所在。与打边前卫时不同,坚守后腰的施魏因施泰格如今已经显得更加不可或缺,特别是当巴拉克伤退、赫迪拉尚显青涩时,施魏因施泰格毫无疑问是德国队衔接前后场的第一选择。本赛季在俱乐部时施魏因施泰格表现不错,但错失欧冠冠军依然是他心中的遗憾,如果这次“小猪”能以德国国家队副队长身份捧得大力神杯,那么无疑将功德圆满。
麦孔:
如果没有麦孔,巴西将会怎样?这个问题在那记精彩的0度脚世界波钻进球门的一瞬间已经迎刃而解。从曾经板上钉钉的草根俱乐部板凳最末一人出道,直至成为“大国际三冠王”阵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现世人称“世界第一右后卫”的麦孔用辛勤的汗水磨砺自己,最终在世界杯赛场上完成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救赎。五星巴西因麦孔们的存在,少了一分华丽,多了一分赢得比赛的可能。
海因策:
有人说海因策老了,该退休进疗养院了,可他却用一记鱼跃冲顶告诉所有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曾效力过曼联、皇马等一流豪门,如今却要委身法国马赛。不可否认的是连续不断的伤病使海因策的身体机能确实不如当年,但是他一直怀着一份对足球的热爱活跃在绿茵场上。老兵不死,老兵也有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海因策的头球准确无误地飞向球门,那是在代表阿根廷向世人宣告: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求冠军的心。
里德:
里德或许是这套阵容中最没有名气的一个人,但在补时结束前他的头槌扳平比分已经足以让他成为新西兰的国家英雄。
这支球队在一开始甚至被认为是比朝鲜队还要鱼腩的球队,除了队长尼尔森外其他人完全不为人知。可就是这样一支弱旅选择了同领先他们的斯洛伐克对峙到最后一刻,用不断的倒脚传递撕开对手防线,最终迎来了他们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进球和第一个积分。里德和他所在的球队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尊敬。
拉姆:
2006年在德国本土,年轻的拉姆打着绷带在禁区右侧外围的冷射为德国队的揭幕战开了一个好头,人们就已经对他的前景无比看好。不过当队长袖标第一次戴在这名矮个后卫的手臂上,外界将批评与质疑都倾向了主教练勒夫,但勒夫依然力排众议树立拉姆在国家队的权威。成为国家队队长后的拉姆在比赛中除了保持攻守端的高水准外,领袖气质也愈发突出,毫无疑问,这位深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德国新队长将带领这支年轻的球队在南非所向披靡。
恩耶亚马:
当媒体将如潮的赞扬送给这位尼日利亚国门时,包括恩耶亚马自己在内的双方球员都站出来澄清说这并非其灵光一现,只是属于正常发挥。恩耶亚马有理由这么“狂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FM(足球经理)游戏中有名的“妖人”,更是因为早在2002年,他的左扑右挡就曾经帮助非洲雄鹰零封英格兰三狮军团。“大概是上帝让我们输掉了这场比赛”,能具备这种自信与霸气的人,唯有恩耶亚马。
第一轮最佳新人:厄齐尔
用“横空出世”来形容厄齐尔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的表现并不为过。作为一名德国籍土耳其后裔,征战南非世界杯也是厄齐尔第一次世界杯之旅,然而他的表现却可圈可点,甚至是让人眼前一亮。在4231阵型中,前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要想成为一名合适的前腰球员,除了细腻的脚下技术,更要依靠良好的场上位置感为中锋和边路突击的队友提供有效支持。勒夫敢将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一名国家队出场尚不足10次的厄齐尔,足见勒夫提拔新人的勇气,更凸显厄齐尔的战术地位。世界杯小组赛刚刚结束第一轮较量,可以预见的是,厄齐尔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从而帮助他的祖国走得更远。
当然,前提是他的表演中不再包括假摔。
第一轮最佳球队:德国 朝鲜
尽管赛后结果并不相同,但德国的行云流水,朝鲜的坚韧不拔,都让观赛的球迷印象深刻,荣膺最佳球队当之无愧。
德国队延续了自身世界杯首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优良传统,虽然球队结构的年轻化是全场始终保持高节奏的保证,但这并没有削弱他们掌控全局一击致命的能力。德国队的打法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在快速推进中依靠边路突击加上中路渗透打对方后卫身后是当晚澳洲袋鼠无法破解的谜题,酣畅淋漓的大胜在情理之中。
时隔44年重回世界杯的朝鲜以神秘姿态亮相。无论是从纸面上还是具体打法方面,朝鲜队与巴西队实力都相差甚远,不过朝鲜队的顽强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朝鲜队坚持防守反击打法,球员间的站位呼应十分到位,如同一道牢不可破的锁链横亘在巴西队的前场队员身前。要不是麦孔在下半场的神来之笔,或许坚毅的朝鲜人已经依靠他们的韧劲制造一个不小的冷门,但是1:2的比分已经足以让他们昂首接受对手和球迷的鼓掌致敬了。
第一轮最失望球队:法国 意大利(候补:荷兰 西班牙)
法国和意大利,这一对2006年决战巅峰的球队在南非共同沉沦,最终成为了我们眼中最令人失望的球队。
平心而论,世界杯开赛前外界对于这两支球队在人员选择上已经争议不断。里皮夺冠后的自负以及对外界言论的闭目塞听使得意大利的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特别是在皮尔洛意外受伤后中前场创造力的匮乏让人对于其1:1逼平巴拉圭已经不能期盼更多。意大利向来有慢热的传统不假,但如果是一支老迈、缺乏活力的蓝衣军团,即便他们小组出线恐怕也是不能走远的。
至于法国队的情况则显得更为混乱。喜欢研究星座的多梅内克在选人时完全没有逻辑可言,纳斯里、本泽马等人的落选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而其倚重的阿内尔卡、里贝里等人迟迟没有进入状态,L•迪亚拉莫名其妙的伤病退出更是让高卢雄鸡三线均雪上加霜。面对乌拉圭时法国依然在挥霍本就不多的机会,延续了自己近3届杯赛首场不胜的纪录,如此表现低迷,恐怕法国队在南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能不在最后顺便提一下荷兰队。第一场比赛橙衣军团完全没有之前热身赛大比分战胜对手的闲庭信步,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罗本暂时因伤缺阵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足球毕竟是11个人的。如果范马尔维克不能尽快找到在没有罗本的情况下如何轻松击败对手的策略,那么第二场面对状态不错的日本队没准就会出现大麻烦。
第一轮最佳时刻:新西兰补时追平 朝鲜队终场劲射
当弱者面对强敌,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做出如此凛然决绝的选择,虽然会失败,但至少曾为之努力争取过。
这就是新西兰和朝鲜的选择。在他们各自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并没有放弃任何挽回局面的努力:新西兰依靠淡定自若的倒脚传球寻觅机会,而朝鲜则利用一次次带球直冲对手腹地。于是在比赛的最后关头,里德能够在球门前接到舒服的传中头球中的争取到宝贵的1分,志尹南带球从麦孔和卢西奥的夹防中杀出洞穿塞萨尔的十指关。虽然他们并未拿走期盼中的胜利,但他们曾为之不懈奋斗过。
第一轮最佳比赛:德国VS澳大利亚 巴西VS朝鲜
已经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重复这两场比赛的观赏性与技战术价值了。德国队的青春活力与良好的团队配合足以成为众多打算高举进攻足球大旗球队的典范,面对同样身材高大的球队,德国队的细腻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和技术型球队交手时德国队的力量也不在下风,这也是其可怕之处。至于朝鲜队的防守体系之严密也是目前世界杯开赛以来各队少有的,抛弃参与防守人数众多这一点不谈,其整体防守过程中球员间的互相呼应和有效协防再加上迅速的攻防节奏转换无疑是弱队选择用来以弱胜强的杀手锏。
第二场 法国0:0乌拉圭
第三场 韩国2:0希腊
第四场 阿根廷1:0尼日利亚
第五场 英格兰1:1美国
第六场 阿尔及利亚0:1斯洛文尼亚
第七场 塞尔维亚0:1加纳
第八场 德国4:0澳大利亚
第九场 荷兰2:0丹麦
第十场 日本1:0喀麦隆
第十一场 意大利1:1巴拉圭
第十二场 新西兰1:1斯洛伐克
第十三场 科特迪瓦0:0葡萄牙
第十四场 巴西2:1朝鲜
第十五场 洪都拉斯0:1智利
第十六场 西班牙0:1瑞士
当夺冠热门西班牙队以一场0:1的意外失利完成他们的本届世界杯首秀后,32支球队已经集体完成在球迷面前的亮相。6天时间,16场比赛,25个进球,以及响彻每场比赛的Vuvuzela共同构成了球迷眼中的小组赛第一轮的全部印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笔者的视角来看,本届世界杯到目前为止难称精彩,除了少数几场比赛以外,大多数比赛无论比分大小,场面上都踢得极为沉闷,观赏性似乎远不如上届德国世界杯。而根据在前方的媒体人员报道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南非世界杯的高海拔比赛环境以及不同以往的季节变化,让各支球队在应对比赛时都显得小心翼翼,还有不能忽视的各种各样场内场外的因素(比如Vuvuzela的高分贝噪音干扰,以及已经让不少门将头大的Jabulani),这些都使得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不过不管怎么说,第一轮结束后世界已经看到了南非为呈现一届高水平世界杯比赛所付出的努力,至少我们还欣赏到了一些不能忽略的精彩瞬间,然后选择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做一番盘点,这就足够了。
场外篇:
史上最囧之“第33强”:教练Jabulani 球员Vuvuzela(复数加“s”?)
当Jabulani遇见Vuvuzela,答案是什么?对南非球迷来说,可能这是绝配;但是对球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有个段子在网上流传已久:“嗡嗡嗡嗡嗡……比赛开始了!嗡嗡嗡嗡嗡……射门!门将脱手了!嗡嗡嗡嗡嗡……比赛结束了!”虽然这是一种调侃,但也是比赛过程的真实反应。当全场吹起Vuvuzela的时候,宛如一群绿头苍蝇在振动翅膀,盖过了场上球员的交流,盖过了场下教练的指挥和解说员的声音。至于电视观众们,与其音视频兼顾,不如关掉音量,来一段轻音乐,盯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比赛画面看吧。至于Jabulani,目前它已经成为两位“黄油手”门将的噩梦,更悲剧的是,其诡异的飞行轨迹以及号称轻又圆的设计特点也将为各位教练场下布置越来越多远射战术的“帮凶”。门将们,暗暗叫苦吧。
史上最诡异之天气:一日不同天 一国三季节
众所周知的是,本次南非世界杯是近30年以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世界杯,因此与普遍印象中的“世界杯之夏”不同,南非世界杯的每一支参赛队都要做好“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准备。在意大利队出场比赛的时候,大雨就开始不期而至,这与当晚之前两场比赛的天气全然不同,这也是本届世界杯上气候无常的一幕缩影。
事实上,不仅仅是一天之内在同一个地方气温从热转凉再转冷上演三重天,同一时刻南非从北向南都有可能出线三种截然不同的天气变化,这一情况也让各队赛前详尽的天气预案显得并非是在做无用功。
从科学角度来说,气温过低,球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好赛前热身,以防身体关节或韧带在激烈对抗中出现严重的伤病;而从观赏层面上来说,降雨(甚至是降雪)将极大削弱如梅西、C罗等技术或速度型球员的场上发挥,从而拖累他们各自所在球队的成绩。天气问题已经成为了客观存在,因此世界杯期间,诡异的天气将成为每一支球队除战胜各自对手之外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球场篇:
第一轮最佳阵容:
前锋:波多尔斯基(德国)、本田圭佑(日本)、吉安(加纳)
中场:朴智星(韩国)、厄齐尔(德国)、施魏因施泰格(德国)
后卫:麦孔(巴西)、海因策(阿根廷)、里德(新西兰)、拉姆(德国)
门将:恩耶亚马(尼日利亚)
入选理由:
波多尔斯基:
尽管在俱乐部表现低迷,但这并不妨碍波多尔斯基在国家队的稳固地位。在南非的赛场上,波多尔斯基将不再与克洛泽搭档锋线而改在前卫位置为国家队效力,不过在第一场比赛后波多尔斯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左脚的优势加上快速的反应让波波在新位置上如鱼得水,他也不失时机地利用一脚重炮轰门的方式宣告了自己还有德意志战车对于夺取本次冠军的壮志雄心。
本田圭佑:
日本尽管在与喀麦隆的历史交锋中占据优势,但是直到本田圭佑攻破球门前,没人相信日本队会继2002年在本土之外再次取得一场世界杯小组赛的胜利。整场比赛日本队展示了他们的韧性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可是对于本田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中场位置改打单前锋,这已经是不小的挑战,而孤独地站在对方的腹地还能打入一粒漂亮的进球,不能不令人钦佩三分。
虽然本田圭佑暂时默默无名,但他的这一脚射门早已价值千金。
吉安:
如果没有因为加纳曾经的主帅杜伊,想必国内没有多少人会关注这支本届世界杯最年轻的队伍。尽管他们曾经打入上届世界杯的淘汰赛阶段,但是当他们陷入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包夹,首战还要遭遇天赋极高的塞尔维亚队,他们再次遭到了轻视。在比赛即将结束前几分钟时,塞尔维亚气势逼人,加纳球门岌岌可危,然而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吉安在对方禁区12码位置的手起刀落,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震撼对手,也震撼非洲。
朴智星:
作为本次世界杯韩国队的对长,朴智星感到前所未有的期望,也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但是“三肺朴”绝非浪得虚名,我们不仅仅再次见到朴智星的满场飞奔,也看见太极虎在他的带领下打得风生水起,他们用跑不死的精神拖垮了曾经的欧洲之王,让自信的奥托大帝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朴智星在下半场开场不久跌跌撞撞将球送入希腊球门的全过程,其实就是他和他带领的球队不屈不挠追求更高目标的体现,他们无愧亚洲足球的骄傲。
厄齐尔:
与传统德国队的高大粗犷截然不同,帅气的外表,细腻的脚法,犀利的突破,厄齐尔在南非的亮相让我们耳目一新。尽管乍一看出场次数你会认为他还欠缺经验尚需雕琢,但是面对怀疑,厄齐尔永远只会选择用出色的表现回击对手。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他心中,祖国就是唯一,南非的赛场将是他写就个人传奇的开始。
施魏因施泰格:
和波多尔斯基一样,再次站在世界杯赛场的“小猪”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也是他大放异彩的原因所在。与打边前卫时不同,坚守后腰的施魏因施泰格如今已经显得更加不可或缺,特别是当巴拉克伤退、赫迪拉尚显青涩时,施魏因施泰格毫无疑问是德国队衔接前后场的第一选择。本赛季在俱乐部时施魏因施泰格表现不错,但错失欧冠冠军依然是他心中的遗憾,如果这次“小猪”能以德国国家队副队长身份捧得大力神杯,那么无疑将功德圆满。
麦孔:
如果没有麦孔,巴西将会怎样?这个问题在那记精彩的0度脚世界波钻进球门的一瞬间已经迎刃而解。从曾经板上钉钉的草根俱乐部板凳最末一人出道,直至成为“大国际三冠王”阵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现世人称“世界第一右后卫”的麦孔用辛勤的汗水磨砺自己,最终在世界杯赛场上完成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救赎。五星巴西因麦孔们的存在,少了一分华丽,多了一分赢得比赛的可能。
海因策:
有人说海因策老了,该退休进疗养院了,可他却用一记鱼跃冲顶告诉所有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曾效力过曼联、皇马等一流豪门,如今却要委身法国马赛。不可否认的是连续不断的伤病使海因策的身体机能确实不如当年,但是他一直怀着一份对足球的热爱活跃在绿茵场上。老兵不死,老兵也有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海因策的头球准确无误地飞向球门,那是在代表阿根廷向世人宣告:永远不要低估一颗追求冠军的心。
里德:
里德或许是这套阵容中最没有名气的一个人,但在补时结束前他的头槌扳平比分已经足以让他成为新西兰的国家英雄。
这支球队在一开始甚至被认为是比朝鲜队还要鱼腩的球队,除了队长尼尔森外其他人完全不为人知。可就是这样一支弱旅选择了同领先他们的斯洛伐克对峙到最后一刻,用不断的倒脚传递撕开对手防线,最终迎来了他们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进球和第一个积分。里德和他所在的球队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尊敬。
拉姆:
2006年在德国本土,年轻的拉姆打着绷带在禁区右侧外围的冷射为德国队的揭幕战开了一个好头,人们就已经对他的前景无比看好。不过当队长袖标第一次戴在这名矮个后卫的手臂上,外界将批评与质疑都倾向了主教练勒夫,但勒夫依然力排众议树立拉姆在国家队的权威。成为国家队队长后的拉姆在比赛中除了保持攻守端的高水准外,领袖气质也愈发突出,毫无疑问,这位深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德国新队长将带领这支年轻的球队在南非所向披靡。
恩耶亚马:
当媒体将如潮的赞扬送给这位尼日利亚国门时,包括恩耶亚马自己在内的双方球员都站出来澄清说这并非其灵光一现,只是属于正常发挥。恩耶亚马有理由这么“狂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FM(足球经理)游戏中有名的“妖人”,更是因为早在2002年,他的左扑右挡就曾经帮助非洲雄鹰零封英格兰三狮军团。“大概是上帝让我们输掉了这场比赛”,能具备这种自信与霸气的人,唯有恩耶亚马。
第一轮最佳新人:厄齐尔
用“横空出世”来形容厄齐尔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的表现并不为过。作为一名德国籍土耳其后裔,征战南非世界杯也是厄齐尔第一次世界杯之旅,然而他的表现却可圈可点,甚至是让人眼前一亮。在4231阵型中,前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要想成为一名合适的前腰球员,除了细腻的脚下技术,更要依靠良好的场上位置感为中锋和边路突击的队友提供有效支持。勒夫敢将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一名国家队出场尚不足10次的厄齐尔,足见勒夫提拔新人的勇气,更凸显厄齐尔的战术地位。世界杯小组赛刚刚结束第一轮较量,可以预见的是,厄齐尔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从而帮助他的祖国走得更远。
当然,前提是他的表演中不再包括假摔。
第一轮最佳球队:德国 朝鲜
尽管赛后结果并不相同,但德国的行云流水,朝鲜的坚韧不拔,都让观赛的球迷印象深刻,荣膺最佳球队当之无愧。
德国队延续了自身世界杯首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优良传统,虽然球队结构的年轻化是全场始终保持高节奏的保证,但这并没有削弱他们掌控全局一击致命的能力。德国队的打法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在快速推进中依靠边路突击加上中路渗透打对方后卫身后是当晚澳洲袋鼠无法破解的谜题,酣畅淋漓的大胜在情理之中。
时隔44年重回世界杯的朝鲜以神秘姿态亮相。无论是从纸面上还是具体打法方面,朝鲜队与巴西队实力都相差甚远,不过朝鲜队的顽强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朝鲜队坚持防守反击打法,球员间的站位呼应十分到位,如同一道牢不可破的锁链横亘在巴西队的前场队员身前。要不是麦孔在下半场的神来之笔,或许坚毅的朝鲜人已经依靠他们的韧劲制造一个不小的冷门,但是1:2的比分已经足以让他们昂首接受对手和球迷的鼓掌致敬了。
第一轮最失望球队:法国 意大利(候补:荷兰 西班牙)
法国和意大利,这一对2006年决战巅峰的球队在南非共同沉沦,最终成为了我们眼中最令人失望的球队。
平心而论,世界杯开赛前外界对于这两支球队在人员选择上已经争议不断。里皮夺冠后的自负以及对外界言论的闭目塞听使得意大利的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特别是在皮尔洛意外受伤后中前场创造力的匮乏让人对于其1:1逼平巴拉圭已经不能期盼更多。意大利向来有慢热的传统不假,但如果是一支老迈、缺乏活力的蓝衣军团,即便他们小组出线恐怕也是不能走远的。
至于法国队的情况则显得更为混乱。喜欢研究星座的多梅内克在选人时完全没有逻辑可言,纳斯里、本泽马等人的落选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而其倚重的阿内尔卡、里贝里等人迟迟没有进入状态,L•迪亚拉莫名其妙的伤病退出更是让高卢雄鸡三线均雪上加霜。面对乌拉圭时法国依然在挥霍本就不多的机会,延续了自己近3届杯赛首场不胜的纪录,如此表现低迷,恐怕法国队在南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能不在最后顺便提一下荷兰队。第一场比赛橙衣军团完全没有之前热身赛大比分战胜对手的闲庭信步,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罗本暂时因伤缺阵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足球毕竟是11个人的。如果范马尔维克不能尽快找到在没有罗本的情况下如何轻松击败对手的策略,那么第二场面对状态不错的日本队没准就会出现大麻烦。
第一轮最佳时刻:新西兰补时追平 朝鲜队终场劲射
当弱者面对强敌,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做出如此凛然决绝的选择,虽然会失败,但至少曾为之努力争取过。
这就是新西兰和朝鲜的选择。在他们各自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并没有放弃任何挽回局面的努力:新西兰依靠淡定自若的倒脚传球寻觅机会,而朝鲜则利用一次次带球直冲对手腹地。于是在比赛的最后关头,里德能够在球门前接到舒服的传中头球中的争取到宝贵的1分,志尹南带球从麦孔和卢西奥的夹防中杀出洞穿塞萨尔的十指关。虽然他们并未拿走期盼中的胜利,但他们曾为之不懈奋斗过。
第一轮最佳比赛:德国VS澳大利亚 巴西VS朝鲜
已经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重复这两场比赛的观赏性与技战术价值了。德国队的青春活力与良好的团队配合足以成为众多打算高举进攻足球大旗球队的典范,面对同样身材高大的球队,德国队的细腻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和技术型球队交手时德国队的力量也不在下风,这也是其可怕之处。至于朝鲜队的防守体系之严密也是目前世界杯开赛以来各队少有的,抛弃参与防守人数众多这一点不谈,其整体防守过程中球员间的互相呼应和有效协防再加上迅速的攻防节奏转换无疑是弱队选择用来以弱胜强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