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老部》耇
耇【gǒu】,會意字,从老省,从句,句亦声。本意指年長老人面部如凍梨的黑色壽斑。古時稱老人九十歲為「耈」,百歲為「期頤」。

《說文解字·老部》耈:老人面凍黎若垢。从老省,句聲。段玉裁注:老人壽徵也。
《釋名·釋長幼》:......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鮐,即鯖魚)。或曰黃耇,鬢髮變黃也。耇,垢也,皮色驪【讀若梨】(黑色)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雞胡也。或曰凍梨皮,有斑黑如凍梨色也。或曰齯【讀若倪】(老人齒),齯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百年曰期頤;頤,養也。老昏不復知服味善惡孝子期於盡養道而巳也。......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黃耇台背】耇,是垢的諧音,指老人面部如凍梨的黑色壽斑。台,是鮐的諧音,指老人背部的皮膚變得暗黑,如鮐魚背上的黑色花紋。
《詩經·大雅·行葦》:
以祈黃耇。黃耇台背,以引(道)以翼(扶持)。壽考維祺(吉祥),以介(助)景(大)福。
祈求高壽,黃耇台背,有人引道、有人扶持。高壽吉祥,以助大福。
《詩經·商頌·烈祖》:綏(賜)我眉壽、黃耇無疆。
願神靈賜我眉壽,黃耇台背,萬壽無疆。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說了一個宋襄公和子魚論戰的故事。
宋國和楚國在泓水邊交戰,宋國的軍隊已經列好了陣勢,楚國的軍隊正在渡河。大司馬子魚勸宋襄公說,楚軍人多,我軍人少,要趁敵軍還沒有完全渡過河的時候,趕緊下令進攻。宋襄公說不可以。等楚軍渡過了河,但還沒有擺成陣勢,子魚又勸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說不可以。等到楚軍擺好了陣勢,宋襄公才下令進攻,結果宋軍大敗。宋國的人都怪罪宋襄公。
宋襄公說:有德之人,不再傷害已經受傷了的敵人、不捉拿頭髮花白的老人。
子魚說:這都是我們的敵人,「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管他是不是頭髮花白。你如果捨不得傷害敵人,還不如一開始就不殺傷;你如果憐憫這些頭髮花白的敵人,就不如乾脆向他投降。
你覺得宋襄公和子魚誰更有道理呢?在人性與利益這二者面前,你會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