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时间!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

去年我看了两本书有关时间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与《奇特的一生》。
这两本书在我的头脑里产生了一个观念:人的一生很长,不用急,把眼光放长远些,用几十年时间去做一件事情一定可以做好。
那段时间我处在一个焦虑期,估计是刚进入中年人的焦虑时期。
而这两本书对当时的我来说,就像干枯的大树旁边流过了一条小溪。
焦虑减少了,内心里好像总有一片湿润的土地在滋养着那颗干枯的树干。
后来,我学习了《奇特的一生》里的时间统计法,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在每天使用时间统计法记录自己的时间。
01
后来一段时间我的眼睛经常会看到“长期主义”这个词。
有些是在关于股票的文章里,有些是关于做事情的文章里。
我头脑里其实对这个词一直有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却从来没有去查查资料或者深入思考过这个概念。
我心里理解的这个词的意思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
因为这种思想也与我的做事的思想一致,所以我也很喜欢这个词。
从一个理科生到艺术生到设计师再到互联网产品经理,一路走来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
因为我一直告诉自己: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才最有可能做好。
今天再写这篇文章时候,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想确定一下我经常看到的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说过,原话是这样的:
奉行长期主义:在时间累计中获得的复利,能让人收获奇迹。一个人如果有了长期的确定性,就能对抗外界的不确定性。有了长期并且坚持的目标,外界的资源就能够被个人整合。
看来我之前对“长期主义”的理解也没有错。
02
最近还有一个词也一直出现在我的眼睛里,叫“复利效应”。
先上两张图给大家看看,如下:


关于第一张图的意思,大家很容易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在一年365天里,如果一天提升一点点,一年后带来的变化将是巨大的。
第二张图把这个变化过程表现了出来,可以看到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变化是微小的,等到了一个临界点,这种变化突然变得巨大。
这两张图把复利的效果非常直观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复利的神奇之处: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这种复利效应在生活中也被我们看到过。比如高利贷,这种利滚利的结果,把一些家庭逼到了边缘。
我们虽然看到了复利的巨大效果,但是到底什么是复利?复利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复利效应用数学公式表示便是:F=P(1+i)n。其中F代表终值(future value),或叫未来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P代表现值(present value),或叫期初金额。i代表利率。n代表计息期数。
《好好学习》这本书里说复利效应的本质是这样的: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03
上面说到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奇特的一生》、长期主义、复利效应,这些书本与概念对我现在做事情影响很大。
在它们之前,我一直以为能够坚持长期做一件事情与人的天生能力有关。
我也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坚持好一件事情是这个原因,认为自己天生没有毅力。
而现在我却可以坚持连续500多天每天记录自己当天时间消费,连续80多天每天写一篇文章,录一段音频。
我知道自己现在之所以学会了坚持是因为明白了一些道理,想清楚了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时间”。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时间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变化。
与时间做朋友,了解时间,然后去做好一件事情,七年就可以是一辈子。
题图:来自网络
第2个31篇计划,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之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