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的策略
我一直觉得我的研究和写作习惯很差,所以读了这本Boice谈如何写作的书。Boice是专门解决写作障碍问题的心理学家,amazon上面他的书评价很高。我读了以后觉得很专业,很不错。做了简要笔记,跟大家分享。
How Writers Journey to Comfort and Fluency: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By Robert Boice
规则1:搜集资料、阅读二手文献,等待进入主题
规则2:在感觉完全准备好之前就开始写
规则3:耐心,不要想着马上写完,放松,不要连续写,会累
规则4:养成有规律的写作习惯,对写作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规则5:在既定的写作时间结束时,就停下来。有助于培养耐心,保持平衡的生活。
规则6:写作前的准备工作(prewriting)与写作本身同样重要,要花费一样多的时间,甚至更多。
规则7:修改,修改,不断修改;经常复习笔记,构思。
规则8: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有助于灵感的迸发。
规则9:写作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事。
规则10:每天安排较短的写作时间,其他时候保持正常生活。
规则11:把写作时间分开,不要安排很长的一段专门写作的时间。为每段写作时间安排合理而且具体的写作目标。
规则12:每天都干一点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至少在脑子里思考一遍相关的内容,保持写作内容的新鲜度。
规则13:安排一个舒适、不受打扰的环境,习惯于在其中写作。
规则14:短期内用外部回报来鼓励每日的写作常规,长期目标是将其内化为习惯和乐趣。
规则15:写作困难有时往往是心理上的自我否定造成的。
规则16:Without knowledge, no creation; without stability, no flexibility; without discipline, no freedom.—Frank Barron
规则17:克服非理性情绪,代之以理性的自我暗示,克服抑郁,进入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心态。(Albert Ellis’s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规则18:While we cannot control dislikes and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our own, we can control our reactions to irrationalities by more carefully choosing our interactions.
规则19: 好作家能控制情绪。
规则20:保持相对平静的良好心情,这是最佳写作状态。
规则21:保持bds(brief, daily sessions)的最佳方式:心情舒适、减少干扰,充分准备、保持节奏、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
规则22:孤独会造成写作困难。
规则23:不要害怕把未成形的草稿给人看。
规则24:The worse the writer, the greater the attachment to the writing.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这么解释,越是糟糕的作者,越是深深地执着于写这件事本身,缺乏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也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与人沟通讨论。)
规则28:The best way to handle criticism is to anticipate it, to acknowledge it, and to learn from it.
规则31:Resilience, like comfort and fluency in writing, depends mostly on two tendencies, moderation and balance, or builds on pacing and exterorization.
记笔记的技巧(第二章)54-57
1. 向资深学者请教,制定一个合理长度的书单。
2. 采取“边读边写”策略,有效率的读者,只读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内容。
3. 做笔记是为了写作,笔记最好是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随时可以做评注。手写的笔记要及时输入、打印出来。
4. 记笔记时要带着写作意图跟自己对话,将不同的笔记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并做出自己的评论。
5. 限制阅读和做笔记的时间。一本书只做一页笔记(出版信息、有用资料、主要观点),多加自己的阅读理解。
6. 所有笔记都有统一格式(类别、出处、时间),方便整理和存档。
7. 给笔记归类。
8. 做笔记同时,不断思考写作的结构和观点,从分论点到整体故事线索。
9. 尝试各种做笔记方式,比如读完书以后的随感。
10. 做笔记和写作交替进行,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开始写。
补充说明,一手材料和二手文献的阅读顺序问题,这是中西学术教育的最大区别。
西方研究强调问题意识,就是你在进入研究时一定要意识到你是参加一个party,已经有很多人已经来了,已经开始讨论了,你得进入他们的讨论,而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所以二手材料和一手材料得同时看,甚至二手材料还得先看,作为进入一手材料的线索。
而很多中国学者做研究就喜欢单干,以为发掘出新材料就是做贡献了,结果材料后面没有讨论跟上去,做出来的研究,根本没人理。悲哀啊。
How Writers Journey to Comfort and Fluency: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By Robert Boice
规则1:搜集资料、阅读二手文献,等待进入主题
规则2:在感觉完全准备好之前就开始写
规则3:耐心,不要想着马上写完,放松,不要连续写,会累
规则4:养成有规律的写作习惯,对写作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规则5:在既定的写作时间结束时,就停下来。有助于培养耐心,保持平衡的生活。
规则6:写作前的准备工作(prewriting)与写作本身同样重要,要花费一样多的时间,甚至更多。
规则7:修改,修改,不断修改;经常复习笔记,构思。
规则8: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有助于灵感的迸发。
规则9:写作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事。
规则10:每天安排较短的写作时间,其他时候保持正常生活。
规则11:把写作时间分开,不要安排很长的一段专门写作的时间。为每段写作时间安排合理而且具体的写作目标。
规则12:每天都干一点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至少在脑子里思考一遍相关的内容,保持写作内容的新鲜度。
规则13:安排一个舒适、不受打扰的环境,习惯于在其中写作。
规则14:短期内用外部回报来鼓励每日的写作常规,长期目标是将其内化为习惯和乐趣。
规则15:写作困难有时往往是心理上的自我否定造成的。
规则16:Without knowledge, no creation; without stability, no flexibility; without discipline, no freedom.—Frank Barron
规则17:克服非理性情绪,代之以理性的自我暗示,克服抑郁,进入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心态。(Albert Ellis’s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规则18:While we cannot control dislikes and personalities, including our own, we can control our reactions to irrationalities by more carefully choosing our interactions.
规则19: 好作家能控制情绪。
规则20:保持相对平静的良好心情,这是最佳写作状态。
规则21:保持bds(brief, daily sessions)的最佳方式:心情舒适、减少干扰,充分准备、保持节奏、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
规则22:孤独会造成写作困难。
规则23:不要害怕把未成形的草稿给人看。
规则24:The worse the writer, the greater the attachment to the writing.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这么解释,越是糟糕的作者,越是深深地执着于写这件事本身,缺乏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也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与人沟通讨论。)
规则28:The best way to handle criticism is to anticipate it, to acknowledge it, and to learn from it.
规则31:Resilience, like comfort and fluency in writing, depends mostly on two tendencies, moderation and balance, or builds on pacing and exterorization.
记笔记的技巧(第二章)54-57
1. 向资深学者请教,制定一个合理长度的书单。
2. 采取“边读边写”策略,有效率的读者,只读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内容。
3. 做笔记是为了写作,笔记最好是可以随身携带,并且随时可以做评注。手写的笔记要及时输入、打印出来。
4. 记笔记时要带着写作意图跟自己对话,将不同的笔记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并做出自己的评论。
5. 限制阅读和做笔记的时间。一本书只做一页笔记(出版信息、有用资料、主要观点),多加自己的阅读理解。
6. 所有笔记都有统一格式(类别、出处、时间),方便整理和存档。
7. 给笔记归类。
8. 做笔记同时,不断思考写作的结构和观点,从分论点到整体故事线索。
9. 尝试各种做笔记方式,比如读完书以后的随感。
10. 做笔记和写作交替进行,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开始写。
补充说明,一手材料和二手文献的阅读顺序问题,这是中西学术教育的最大区别。
西方研究强调问题意识,就是你在进入研究时一定要意识到你是参加一个party,已经有很多人已经来了,已经开始讨论了,你得进入他们的讨论,而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所以二手材料和一手材料得同时看,甚至二手材料还得先看,作为进入一手材料的线索。
而很多中国学者做研究就喜欢单干,以为发掘出新材料就是做贡献了,结果材料后面没有讨论跟上去,做出来的研究,根本没人理。悲哀啊。
-
加诺兹海垂钓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2-27 18:02:54
-
干嘛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5-16 21:58:11
-
万事胜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12 22:55:53
-
栗子酱(幸运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08 08:05:26
-
w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5-25 19:45:54
-
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4-21 01:16:09
-
cok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30 10:43:35
-
Roo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21 23:53:49
-
耐耐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18 12:04:27
-
cok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2-22 10:11:59
-
escape0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19 08:21:51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31 19:01:48
-
重罪巡回听审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23 16:51:06
-
摩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21 15:26:16
-
月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17 16:07:17
-
大善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09 15:11:42
-
科学孑民喜来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04 15:00:29
-
八方雲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02 22:41:31
-
Grace港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8 10:48:53
-
dksnbdhsb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5 21:00:29
-
swa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18 07:17:11
-
antalgique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16 00:22:33
-
Jasmi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6 10:27:21
-
西西弗斯说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6 07:29:23
-
管埋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2 21:45:21
fatefac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获得美好生活 (17人喜欢)
- 2024年的年终总结 (72人喜欢)
- 大同两天半 (9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