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特辑.专访连志明王珂|审美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泡儿童节特辑.专访连志明王珂|审美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泡

让美伴你成长
是我最大的宠爱
父母引领了孩子们眼中美的标准,为他们的人生指引一条美学方向。在六月一日,这个专属于孩子的节日,我们立足于设计,追溯到生活,共同把美带到孩子的世界。让美,伴他成长。

「 麟 角 推 荐 」


许久不见连志明和王珂老师,两人风采依旧,在当天,我们也欣喜的得知连志明老师荣获「2019中国设计年度人物」这一好消息。
从历史、哲学与美学中汲取营养进行设计创作,把家变成人与自然无界交流的空间,他们是建筑圈的模范夫妻与灵魂伴侣。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我们邀请两位老师做客麟角,一起聆听他们眼中和孩子有关的设计故事。

设计师大多是闲不下来的,两位老师也笑着把这称之为“视觉上的洁癖”。在前段宅家生活的时间,两人又忍不住又对自己的家进行了改造。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设计作品放大,让更多人感受到。两位设计师把自己对于自然、哲学的理念投射到所设计的空间中。





设计的土壤,是两人二十余年设计师生涯感受到的最稀缺的东西。让孩子从小接受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是一种感知力的培养,而不是技术上的打磨。美的力量,足以与孩子相伴一生。让孩子从小就多看到、感受到美好的事物,让他在美中润物细无声的浸泡。最终,这份长久的美学滋养也会回馈到他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


最近,两人也几乎每周带着女儿一起去公园玩耍散步,完整的去感知春天。 哪种植物先开第一朵花,黄昏的色温变化,冬天跟春天交叠更替,再到百花齐放的热烈……让孩子用心感受自然,让他的心平和又怡然自得,让他成人以后有坚强的心去应对生活所有的难、所有的不如意。



从技术层面上讲,给孩子的空间要考虑到他的成长,要预设到他的各个成长阶段空间的他弹性需求。尺度、色彩等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来挑选自己房间的陈设,一起来共建空间。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增强自我意识的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去按照完全你的标准去要求他,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要去引导他,给予充分的尊重。

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他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一开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空间不要做的太满,在保证大面积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要留有给孩子自己发挥的余地。比如有一面白墙让他自己发挥,无论是扎图钉,还是贴纸画画,都是孩子创造力的一个表达出口。


孩子的空间也不是孤立的,如果能让家中的客厅、房间、厨房都变成一个能和孩子互动的场所,会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有益。比如有一个可以预设功能的厨房,家长可以在烹饪时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里的烟火气。


◉王珂 — 多看一些好的东西,美的东西看多了,自然拥有了这种分辨力和感知力。休息的时候带孩子多去美术馆,多去博物馆,多去大自然,用浸润式滋养提升孩子的审美。

◉ 连志明 — 尽量以身作则,比如让他去感受到你对事业的一种坚持,整洁守时等等好的品质,通过很小的事情去影响他。当你树立这样一种正确观念之后,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去感受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时候行动可能比言语更加有力量,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感也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期主持人:麟角创始人SusanXiao
感谢连志明老师、王珂老师接受采访
相关设计咨询服务请联系
Tel:18513865988
或长按添加麟角客服二维码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