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tinder和豆瓣征友不正经试用报告
发相亲贴之后,为了扩大流量也去注册了tinder。体验下来两边的用户特征和行为有很大的不同。产品本能触发了分析,简要记录如下:
一、征友场景下的个人资料
这是体感最明显的一点。虽然豆瓣其实也有很多帅哥/玩咖,但可能不在我日常关注的用户群里和小组里。
这里只比较一下豆瓣收到的私信和tinder上的profile。
豆瓣:
1. 偏传统相亲,大家的自我介绍喜欢写出生年份,哪里人,职业,哪里有房等等,如果豆瓣主页信息不多的话,很难判断其它信息,也不容易开启话题(虽然在豆瓣发帖就是希望能容易一点找到话题);而且虽然写了豆瓣共同爱好多会加分,但遗憾的是私信给我的里几乎没有这样的人;
2. wsn。遇到零星几个,忽略不表。
Tinder:
初步印象是tinder上的帅哥好多。有很多人都有品位不错的照片,不管是不是照骗,划起来还是比较赏心悦目的。不考虑真假的话,整体而言感觉tinder上的人更有生活。豆瓣上当然有精神世界和生活都丰富且单身的人,只是还没有来私信我吧。
而且可能我的日常生活里都是IT直男,看到导演/编剧/模特/律师/金融男这些不在日常范围里的人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大部分完全没有说过话,但是光看看也不错。
以下随意总结,很多人都是几类结合在一起的,哪国人都有:
1. 看起来很会玩的(帅)哥。要素包含滑雪(一定是单板)、潜水、户外、滑翔伞/跳伞,通常会配置six packs;脸一般不错,至少比较会打理;会配1-2张正装照片,三件套那种;有时会写会n门语言(n>=3),去过m个国家(m>=10)
2. 有钱人/商人(不知真假)。要素包含车、表、大牌包等;有时会写明XX公司的CEO/founder,金融行业居多。会有三件套照片,另外会有whisky/wine/cigar等关键词;有时会有golf和骑马等活动或工作场景峰会之类的照片;
3. 朴实无华的直男/不是很想写的其它类型;
4. 骚气一点的(帅)哥。和第一种的区别是要素不同,包括但不限于Arts/Photography/Delicacies,很多有猫猫狗狗,通常衣品不错;也会经常出现腹肌,有时有很好看的纹身;
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很多男同学的tinder上会写身高并吐槽if that matters/since it's asked so often;还有外国人会写没有fancy的国籍和骗子/找sugar daddy勿扰。啊,还有不少写310(搜了下貌似是上海人)和直接写上海人。也许这个是一条很大的优势吧。
二、聊天方式
豆瓣:
本来以为用多年豆瓣账户来征,有足够的背景信息来找共同话题。但是能顺利开启的少之又少。一般会问我哪里人到上海几年了之类。反过来我看到基本情况和内容不多的主页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了。而且豆瓣不是默认先看照片,现在发现征友场景还是先看照片效率比较高。
Tinder:
大部分在互相say hi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有些会问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on tinder(这里有一个分支是如果说找男/女朋友就会问想找啥样的),有些是很直接来约。也有发早安晚上好周末愉快这种尴尬而不失礼聊。问哪里人上海几年的占很少比例。偶尔有比较会聊天的可以稍微聊一聊,不过感觉如果无法转移到线下面基的话也很难有下文。
Tinder的IM实在是过于难用,连图片都发不了。本来划到一个写自己是Tinder工作人员的哥们欢迎大家来提意见,手一抖错过就找不到了。等我再碰到这人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提一堆需求 😈不知道推人的逻辑是怎样有没有可能再划到。
三、对自己需求的review
1. 要承认还是轻微颜狗
一直不觉得自己是颜控。虽然前男友没有很帅的,但那时在先有其它场景熟悉起来之后的不在意和看顺眼。只靠几张照片和几句话,就很难忽略身高和颜值去挖掘内在。啊身高真的蛮重要,低于175我觉得很难动心除非是真的超有魅力。但是隔着网线太难了。
2. 有趣是个太难遇到的要求
因为不是想找个人快速结婚,所以不会产生“差不多就行了”的感觉。有趣>不穷>高帅,但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啊。完蛋。而且要互相觉得有趣,有什么提高匹配效率的方法呢...本来觉得在广泛的爱好里找到小部分交集就可以了,还是低估了难度。我要再写清楚一些。💪
客观说还是需求有房啊稳定啊想结婚什么的容易多了,sigh。我要相信能找到想法相似的人。
3. 发现了我的deal breaker
补充到征友贴去
---END---
欢迎大家来讨论相关的产品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