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山下英子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是为舍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德——是为离
更多的了解看得见的世界,医让自己变得更好,断舍离的宗旨。
物品是一面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通过收拾整理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感。
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想要提升幸福指数,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立起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尤其是每次注意到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能够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的去处理事情,这样就能成功的断去让自己不幸福的思考模式,戒掉那些不幸福的念头的方法就是观察不断的观察。放下,不再追寻,不再盼望,而是愿意在当下和自己的诸多不完美,内在的各种阴影,各种负面情绪和念头好好相处。享受生活的简单和单纯,和大自然乡愁,和宠物相处,扔掉对如今的自己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在所有觉察之后,渐渐的了解自己,喜欢上自己,这种状态就叫“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觉条件。改变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磨砺内在的感应力———“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抵达感觉的世界,达到被being的状态,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有问题。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