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社会化是影响猫咪是否亲人的重要因素 —— 不管是领养还是购买都需要关注
我们通常会发现有些猫咪和人很亲近、完全不怕陌生人,而有些猫咪胆子非常小,看到人就躲起来、甚至还会攻击人。
没有人不想拥有一只亲近人的猫咪;而猫咪如果不怕陌生人那就更好了,家里来了客人还能替老母(父)亲招待招待客人,倍儿有面子!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猫咪性格差异会如此之大呢?养猫咪真的就像买彩票一样,亲不亲人全看运气吗?
这篇文章将分析一下影响猫咪性格的3个关键因素,并介绍一些挑选猫咪的技巧,最大程度地增加拥有一只亲人的猫咪的概率。
划重点:
影响猫咪性格的2个关键因素:
- 遗传基因,并且主要和父亲有关;
- 早期社会化;
如何拥有一只亲人的猫咪?
猫舍:
- 考察猫咪父亲的性格;
- 考察猫舍主人是否喜爱猫咪;
- 询问猫舍主人是否每天和幼猫友好互动;
- 考察猫咪的性格。
领养机构:
- 询问猫咪的历史(如何进入领养机构);
- 询问猫咪和人的互动情况;
- 询问猫咪和其它动物的互动情况;
- 实地考察猫咪对人的态度。
影响猫咪性格的关键因素
1、遗传
在1995年的一项研究中,McCune发现如果猫咪的父亲对人类比较友好,那么它们就往往会对人类友好,而且不怕陌生人[1]。
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启发:
在猫舍挑选猫咪的时候,可以考察一下幼猫父亲的性格,如果幼猫父亲很亲人,那么幼猫长大后亲人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2、早期社会化
什么是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化就是指动物个体和人类、同物种动物、以及其它物种沟通和形成社交关系的过程。
简单来说,猫咪的早期社会化(early socialization)就是指猫咪在幼年时期和人类以及其它动物互动并彼此熟悉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对猫咪的性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猫咪对人类的友好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早期社会化(early socialisation)的影响[2]。
猫咪的社会化最敏感的时期是2周龄 – 7周龄,但也有可能会持续到14周龄[3]。在自然环境中,幼猫在2-3周龄左右开始和同窝的幼猫一起进行社交性的玩耍(social play);社交性玩耍的频率会逐渐增加,直到12周龄;12周龄后,社交性玩耍的占比逐渐下降,和物体玩耍的占比逐渐增加,然后到4月龄后,玩耍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次数会逐渐下降[4]。
有研究显示,如果猫咪在社会化敏感时期(特别是2周龄-7周龄)被几个不同的人照料(每天只互动5分钟),这些猫咪在长大后就会更加亲人、也更加不怕陌生人[5][6]。
如果猫咪在社会化敏感时期没有经历过社会化训练,要让它长大后变得更为亲人就会比较困难。
也就是说,猫舍主人如果很有爱心,并且在幼猫的社会化敏感时期经常和猫咪互动(往往需要2-3个人),那么猫咪买回家后亲人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在领养机构,怎么做才能选到一只亲人的猫咪呢?
领养的好处有很多,领养猫咪也是解决城市流浪猫种群数量过多的一个途径,能为猫咪的整体福利做出贡献。
不过,流浪猫的性格就更加捉摸不定,甚至有些时候,铲屎官把流浪猫接回家后,才发现猫咪完全不亲近人,特别害怕、警觉、防御心理极强;于是要么就是忍受着和一只不亲近人的猫住在同一屋檐下,要么就是退回到领养机构、乃至遗弃。
所有的流浪猫都可以被领养吗?
不!
流浪猫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 野生家猫(家猫(domestic cat)是一个亚种,区别于野猫)—— 没有饲主的、没有经历过社会化的猫,不适合作为家养宠物;
(2) 走失家猫 —— 经历过社会化,但是被主人弃养的猫咪;或者是走丢的猫咪;
(3) 半饲养猫 —— 猫咪处于自由散养的环境,有固定的栖息区域,且有一个或多个人类护理者(比如北大校园里面在北大猫协照料下的猫)。
一般来说,猫咪如果在幼年时期没有经过社会化训练,在长大后就比较难和人形成比较信任的社会关系。
很多野生家猫被领养回家,即使过了很长时间都不会和人亲近,甚至一有机会就想逃跑。
比如这位豆瓣网友写的自己领养猫的经历就很典型,大家感兴趣可以移步这篇文章:
《领养的猫》by 喜儿喂鸭正经地 https://www.douban.com/note/744826274/
没有经过社会化训练的野生家猫,很容易就会不停地被领养、再弃养,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对它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不小的损害,也会让领养人对养猫产生恐惧的心理。这并不利于推广领养猫咪的概念。
怎么样才能挑到适合领养、亲人的猫呢?
由于无法像猫舍里面那样去考察猫咪的父亲,早期社会化的程度就成了几乎唯一的标准了。
有几个要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1)一定一定要实地去考察一下猫咪,不要看个照片、看个视频就把猫咪领回家了;
(2)有些领养机构会把流浪猫中的幼猫放到有育猫经验的志愿者家中,进行社会化训练,要给这样的领养机构一个大大的赞;
(3)仔细询问一下领养机构几个问题:a)流浪猫是如何进入领养中心的?b)多大的时候进入领养中心的?c)平时和人的互动情况怎么样?d)平时和其它动物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
(4)自己试着和猫咪进行一下互动,用逗猫棒或者用零食,看看猫咪是否很害怕,还是会很喜欢和人类互动。
写在最后:
很多人对猫咪的刻板印象就是“高冷、傲娇、不理人”,但是很多猫咪其实可以是很黏人、很亲人的。
不管你是想购买还是领养猫咪,都需要多多关注一下“早期社会化”的问题。希望看到这儿的你能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正计划着要养猫的朋友。
要想拥有一只亲人的猫咪,并不想买彩票一样纯看运气,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我们挑选到心仪猫咪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McCune S. The impact of paternity and early socializ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ts’ behavior to people and novel objects. Appl Anim Behav Sci. 1995.45: 109-124.
[2] McCune S. The impact of paternity and early socializ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ts’ behavior to people and novel objects. Appl Anim Behav Sci. 1995.45: 109-124.
[3] Karsh, E.B. & Turner, D.C. (1988). The human–cat relationship. In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1st edn.), pp. 159–177, ed. D.C. Turner & P.P.G. Bate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Beaver BV. Feline Behavior: A Guide for Veterinarians, ed 2.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2003.
[5] Collard RR. Fear of strangers and play behavior in kittens varied with social experience. Child Dev 1967:38:877.
[6] Karsh EB.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cats to people. In: Anderson RK, Hart BL, Hart LA, Eds. The Pet Connection: Its Influence on Ou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