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何为财富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摘自最近在读的《斜杠青年》,这本书并不是很好,但可以参考性读一读。
1、什么是财富自由
财务自由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大多数人对于什么是财务自由、为什么要获得财务自由,以及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理解并不准确。我猜想,许多人认为财务自由的核心在于财务,想要获得财务自由就需要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于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拼命努力赚钱,期望能够提前赚到足够养老的钱,然后就可以不再工作,开始享受自由生活。但实际上,财务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因为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将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从而获得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理解财务自由的关键应该在于理解自由。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里的自由不仅不是指物质消费上的自由,而且获得了财务自由也不意味着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因为不管一个人多有钱,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买不起的东西,而物质的欲望永远都无法被填满。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的自由而是“拒绝”的自由,当我们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去做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然而,财务的自由程度与财富的多少并不是正比关系,财富能够带来财务自由,但是拥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就获得了财务上的自由。事实上,很多有钱人,除了在物质消费上没那么多限制外,和没钱人毫无区别,他们同样终日为钱所累,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牺牲了许多生命中更为珍贵的东西,例如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个人的兴趣、梦想、健康等。在我看来,有钱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摆脱钱的束缚,不再为钱而活,然而如果钱带来的是毫无止境的欲望和更多的束缚,那么即便有钱了,我们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要如何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呢?首先,财务自由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拥有足够养老的资金,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被动收入与日常支出之间的差额,如果被动收入持续且稳定,并且大于日常支出,即使没有足够财富,也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因为我们可以不需要再为钱工作,而是为兴趣工作。被动收入也不一定都来源于资金资产或者固定资产,还可以来源于知识产权或者某种事业的持续经营。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只有当我们拒绝成为欲望和金钱的奴隶,明白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自己追求的时候,才有可能通过财务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否则拥有再多也没有意义。
2、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建造属于自己的“管道”
如果明白了财务自由的真正含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并非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策略来获得,这个策略,简而言之,就是主动建造多条“管道”,即被动收入。
一般来说,被动收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主要方式来获得:第一,通过股票或者基金获得的理财收入;第二,租金收入,它可以是自己房产的租金收入,也可以是转租收入,例如把租来的房子的部分房间用来做Airbnb;第三,知识产权类,例如图书、音乐、艺术、软件产品等;第四,持续经营,任何一门生意或者事业,无论大小,只要能够持续经营并获利,都能提供不错的被动收入。
为了获得财务自由,我们得需要有意识地去打造多项被动收入,并通过不断提高单项被动收入或者扩大收入渠道的方式使被动总收入持续增加。在所有的被动收入中最容易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理财收入,因此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理财收入。理财收入取决于投入资金的大小以及理财投资策略,要增加这部分被动收入,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将更多主动收入转换成理财资本,与此同时努力学习理财知识,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理财策略。随着理财资本的增加以及理财能力的提高,通过理财获得的被动收入也会不断增加。
除了理财收入外,还有一个被动收入方式值得关注,那就是知识产权。事实上,这是“斜杠青年”发挥自身优势,将知识和技能变现的最好方式。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科技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知识或者技能变成可以重复销售的文字、音频、视频或者软件类产品,而且整个市场对知识和技能类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只要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产品化,那么我们就能因此获得被动收入。
最后,我们还可以多留意一些固定资产投资或者能够持续经营的事业机会,这些都是不错的被动收入方式。
总之,走向财务自由的过程就是一个努力将主动收入以及知识和技能资本化,然后通过这些资本获得持续稳定且不断增长的被动收入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牢记,财务自由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心灵的自由——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再为金钱工作,也不再为欲望所累,这才是财务自由的意义所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