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用智能机的辛酸史
第一次触碰智能机的时候,我甚至要教她怎么点击屏幕上的logo,来点开这个app。要教她,手机轻轻点一下,短暂停留,而后弹开,而不是直接点上去就摁着不下来,也不是像烫着一样马上弹开。
1
爸妈离婚后,我基本就放假见我爸一次。
今年呆家里的时间久了,他某天给我打电话,问我知不知道微信,会不会弄,说“买菜那些人都用微信付钱的,没微信就不买了的。”
我想了想,堂妹也会弄,跟我爸住一起,比较方便。我说我让堂妹帮他搞一下。
堂妹读初三,已经有了自己的智能机,但也仅限于看看小说,玩玩微信。晚上堂妹给我发消息,讲我爸的手机号注册不了微信,描述说“所有东西弄好以后点击注册,点进去是一片空白的。”
我想估计是手机的问题,就又让她用自己的手机注册,再用他手机登陆,结果也登不上。
没办法,搞了一大通做了无用功。我又跟我爸解释了一堆,是他手机的问题巴拉巴拉,不是我们弄不好巴拉巴拉,让他去营业厅去弄。
我爸反问我一句“你怎么会搞不好呢?”
年轻人在他们眼中,在应对新技术时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他们理解不了我们为什么搞不定一个微信。
不欢而散后过了十来天,我爸跟我说微信注册好了,支付宝也弄好了,就是微信里有900多,支付宝有200多,想取出来,又想让我取。我跟他说“要先绑定银行卡,你银行卡有没有的?”
他说“银行卡没有,有张医保卡,是不是也好用的?”
我不确定,说可以让堂妹先试试。结果晚上堂妹又跟我说“你爸的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没用。”要改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我就跟我爸说,“你先去银行里,跟他们说自己想改手机号,他们会帮你改的。”我爸压根没听,一直在重复“你能不能帮我”“你能不能过来”。
他一直觉得只要是我去搞就能搞好,不是我就搞不好。我想过他是不是也想借机见我一面,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不想陷在我妈和我爸之间的争夺之中。
第二天他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好在外面,路上接起来,他又问我“你帮我把支付宝里的钱取一下出来吧?”
我又使劲详细的说了一遍,先到银行,换手机号,再绑定银行卡巴拉巴拉,真的想把程序凿进我爸的脑子里。结果听完之后,他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改手机号?”(手机的号码)
听到这句话我噎了两三秒,在路上吼了他一句“你是不是有毛病啊?”
2
在我爸无奈的“这囡怎么这样”的低语中我挂了电话,心里很乱也很烦,也有点委屈。我很搞不懂为什么我会陷于这种琐碎的纷争之中,又再一次被两代人之间的无法沟通所打击到。
我家接触手机算是非常晚的,因为在农村,离的比较近,手机没有必要,直到我初中的时候,2009年,我家才买了第一只老年机。
其实大家都默认,处在我爸妈“菜农”这一个层级,手机的功能仅限于联系联系家人,查看查看时间,没必要跟上时代,而且跟上时代太吃力了,对他们,对我们,都是一件“可以,但没必要”的事情。
相比于城市的快节奏,农村人独有一种“懒惰的天性”。
但我们也都没想到,当手机支付逐渐普遍化,电子现金全民化,“跟上时代”似乎就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是命令,是不得不服从的唯一道路。令我们都难以预料的是十八线小县城里纸质现金的不流通性。
我和我妹一直跟我妈生活,从初中到现在我读研,我妈一直用着她的一只老年机。11年了,老年机曾经历过摔掉、丢失、进水,机身也从低调黑,到后来奢华紫,靓丽红,高雅金,我妈一直换汤不换药的折腾着。
一直到我上大学前,我们县城里大部分还是用现金的,后来支付宝来了,微信来了,我慢慢发现我同学和家人联系都靠微信聊天,但我妈还是用着老年机,联系靠11位手机号码,我妈卖菜的时候还是收着纸币,直到某天我妈问我“你能不能帮我搞支付宝?”
对于十八线县城的菜农来讲,卖菜有两个途径,一种是半夜卖给中间商,这到现在都可以用现金,反正和中间商沟通是人和人之间的金钱交易,任何事情都好商量。
但整批卖价格低,如果要想多赚点钱,就去摆个地摊零卖,当涉及到零卖的时候,现在已经没有会“傻傻”的带现金了,买卖任何东西,都需要微信、需要支付宝、需要智能机。
一开始我妈是用我的支付宝收款码收款,今年有天她问我“可不可以弄那种一付钱就会叫起来的,‘你收到几元钱’这种。”
当然平时的时候有听到过商家设置这样的到款通知声,但这就要她自己的支付宝号,我问她为什么突然要这样,她说“别的菜农跟我说有些人会故意不付钱的,你要是没有会叫起来的通知,就会被骗去。”
虽然我觉得这个概率不大,但我还是意识到,当十八线县城里的纸质现金“消失”时,十八线县城的农民也不得不努力起步赶上这个时代了。让我妈有一个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我妹提供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我妈还是用老年机,再去移动申请一个专门注册支付宝的手机号,放到家里淘汰的一只智能机上,专门给我妈收钱用。
我想了想,跟她们分析了下,“按照现在移动的月费,一个手机号一个月50/60,一年要好几百,那支付宝收到的钱差不多都花在这个手机号上了。”我妈一听就不同意了。
那我说只能有一个选择了——把现在的手机卡安装到智能机里,她的老年机就此报废了。
3
我妈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开始追赶新时代了。
我开始教她怎么摁开屏幕,查看时间;怎么打电话接电话;怎么查看天气,天气预报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手机里可以查看半个月的天气对我妈来说非常新鲜实用。
第一次触碰智能机的时候,我甚至要教她怎么点击屏幕上的logo,来点开这个app。要教她,手机轻轻点一下,短暂停留,而后弹开而不是直接点上去就摁着不下来,也不是像烫着一样马上弹开。
我妈由于常年干农活以至于手茧特别厚,手指上有很多细小的裂痕,很粗糙,像我们这样轻轻的点上屏幕是没有用的,要重重点上去,再弹开,才会有反应。
就这样很细小的细节我都要手把手教她。幸好我妈比较好学,我对她也比对我爸多了一份耐心。
我回到家的时候给我爸打了个电话,跟他说“明天下午三点你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到我妈家里来,我带你去银行换手机号。”
我爸本来一生气就根本不听我的话,第一个电话说了句“你又干什么?”就挂了,我在家门口狠狠哭了一通,打了第二个电话才让他把话听进去。
第二天先是到农商银行搞银行卡,结果发现银行里不戴口罩不让进。我们小县城一没有病患,二已经全部开放超市都不戴口罩了,结果不让进就是不让进。
我只能去买了一盒口罩,又去了农业银行弄农业银行的卡,取了号,让我爸坐在柜台前,我就在他旁边指挥他,报手机号啦、签字啦、人脸识别啦,搞了一通。我爸在搞人脸识别的时候像个多动症儿童,镜头在他右手边,我让他往右看,他不到一秒就惊慌失措的往左边看看,往后面看看,好像非常恐惧一样。我不得不叫了他好几次,让他不要动不要动,才成功。
银行人员也蔫坏的,给我们办好手机号一声不吭。我以为搞定了没问题了就走到外面去弄接下来的绑定。发现我爸手机是2G的,问看门大爷银行有没有wifi,他说没有,我就信了。无奈之下又骑电瓶车回到家里,在家里蹭wifi,总以为万事大吉要办好了,结果绑了半天显示银行卡有异常,不能绑定。
我和我爸又回到银行里,这时候已经4点半了,银行说要下班了,我蹭着最后一波,去问银行人员,才知道这张卡已经12年了,一直没钱,又没用,就冻结了。
于是只能去办新卡,新卡办到需要手机激活的时候,我说我爸手机没流量,只能回去激活,银行人员又看傻子一样看我“这里有 wifi的呀”,我只能像吞了只苍蝇一样话都说不出来。
后来终于办好卡以后我在ATM机上把一千块钱取出来,我爸得意傻笑着说“能取出钱来的就是能干的女儿”,还问我要不要拿个100的零花钱用用。
经历2个小时,跑了三趟银行,来来回回折腾的我一点力气都没了。
人真的搞不过现代精密的运作系统,只能被系统搞。
农村人以为可以幸免,还是要被搞。父母不兴被搞,就让子女被搞。
-
空心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07 23:02:05
-
红烧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10 12:14:17
-
一只小贝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9 08:11:02
-
沙漠中的常春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6 22:42:12
-
无论去与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18 23:04:05
-
天线宝宝 转发了这篇日记
我们家三个孩子,我是老二。爸妈有什么都只会找我,姐姐弟弟都不愿意帮忙。其实挺心酸的,因为请假办事(有时候还要看工作人员的脸色)的过程真的很累。而且我姐姐弟弟都觉得我什么都没有做。
2020-06-18 01:23:02 -
平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10 22:19:14
-
陆晓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06 01:29:36
-
爱吃火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04 19:04:56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03 15: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