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对我们婚恋观的影响
查看话题 >从离婚冷静期谈起:现代女性还需要婚姻吗?

1/5
「着急结婚的未婚女性」
很少未婚女性认真思考过,婚姻对于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不妨碍她们急冲冲地想要走进婚姻。
不管什么阶层的女性,一到二十几岁,都在为婚姻焦虑。好像一到年纪,不结婚,整个人生就白活了,就是loser,就是剩女,就会遭遇嫌弃。
未婚男性中也有婚姻焦虑的,但明显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提高收入。寄希望收入不错后,一堆义务媒婆围上来,隔三差五给他介绍女孩子。
而焦虑的未婚女性,则摩肩擦踵地涌入婚恋市场,焦灼地想要匹配一个如意郎君,境况激烈地不亚于超市门口老太太排着长队买打折鸡蛋,生怕买不到。
不管是网上相亲平台,还是线下付费的相亲派对活动,女性人数总是大于男性。严肃婚恋匹配网站上,女求男的数量远高于男求女。百合、珍爱、世纪佳缘等网站更是利用“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思,以优质多金男为诱饵,收取女性用户高额的服务费。
但是,生活不是童话,不会止步于“公主和王子从此在一起开始幸福生活”。女人如此挤破头颅想要迈入的婚姻,后续是什么呢?
2/5
「对婚姻绝望的已婚妇女」
女人着急走入婚姻,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幸福。这其中也许有对世俗压力的屈服,也许有爱情冲昏的草率。但没有一个女人离婚是草率的,没有一个女人离婚不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婚姻的折磨,没有一个女人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选择离婚。
中国离婚率的逐年攀升,背后是一个个微观层面的女性急于走出婚姻。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曾公布一组数据,73%的离婚案件都是女性申请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反对将“离婚冷静期”写入民法典的多是女性。因为如果女性对离婚的需求占绝大多数,那么增加离婚难度就是在伤害女性集体的利益。
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离婚数据中,杀死婚姻的第一杀手,不是出轨,也不是家暴,而是生活琐事。
洗衣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解放了很多女性的家务压力,但婚姻并没有因此变得美好。男人们尽管愿意赚钱、成为养家的主力,但现代家庭的维系对于金钱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高昂的房价、不断攀升的教育成本,靠男人一个人的收入支撑起经济安全的家庭越来越少,女人也是赚钱的重要力量。对于那些在金融、法律、互联网、创投圈工作的女性来说,她们赚地可能不比另一半少。
然而男人并没有摆脱“我只要负责赚到钱就可以”的傲慢。很多指望靠结婚提升生活质量的女性,最后被反算计一把,成为人家延绵子孙的工具。指望和老公一起赚钱、一起持家育儿的女性,最后既要工作赚钱、又要包揽家务。
在一次又一次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路上,见缝插针,网上买好柴米油盐,安排孩子的选课作业检查,回家还有一堆鸡毛琐碎要处理,而家里的男人,坐在沙发上打游戏,连个酱油瓶倒地上也不扶一下,女人对婚姻死心了。
育儿是辛苦,但丧偶式育儿除了体力上的辛苦还有精神上的失望。一个人过日子是孤单,但至少不用给另一个人当老妈子。真正的绝望从来不是什么具体问题多么难以解决,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心力消耗中,得不到理解。
绝望的她们,宁愿面对社会对离异妇女的凝视,宁愿单亲育儿,宁愿一个人过日子,也要离婚。这样的女性越来越多,推高了中国不断攀升的离婚率。
2019年,947对结婚登记,415对离婚登记。也就是说,每两个女人走进民政局去领证结婚的女人,就会碰到一个去离婚的女人。
3/5
「“我是婚姻制度的受益者”」
我不反对,婚姻制度依然有一些可取之处,也能为女性提供一些庇护。每个阶层,都有一些嫁得很好的女性代表。
我的朋友L小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L小姐经常说:“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22岁那年,把自己的资料挂到相亲网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已经32岁,结婚8年,育有一儿一女。在上海一个舒适的中产阶级社区,做全职主妇,有车有房,房车都是老公出钱买的。
遇见老公时,她22岁,大学即将毕业,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但是父母为了给哥哥娶媳妇,不仅要求她助学贷款申请学费,连生活费也不再供给。
她老公不仅帮她还了助学贷款,还支持她读完了研究生。毕业后,她去上了一年班。但是由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性格有些扭曲,很难和人相处,不愿意上班。提出在家做全职太太,老公爽快支持。
如今,结婚快十年了。家里一直是老公赚钱,她管家管钱管孩子,内外配合。没有出现过什么家庭婚姻危机。
她坦承自己的婚姻制度的受益者。她说:“我一直很自卑,是他给了我无条件的爱和彻底的安全感,在这种完全被接纳的亲密关系里,我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性格缺陷被修正了至少50%。经济方面:家里车房都是他出钱买的,我所有开销都是他买单,我婚后的生活条件比我单身时好太多。”
4/5
「他不喜欢你,钱喜欢你也很好啊」
L小姐的岁月静好,当然有她的谋略,有婚姻制度仍然可取的一面,但何尝不是她的运气呢。多少抱着和她一样想法的女性,最后男人没靠成,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丢失了,努力维持着绝望的婚姻,成为诸多悲剧故事的一员。
君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征战几人回?
对于女性来说,靠婚姻获得幸福便怎么着都有买彩票中奖的意味。尽管网络上也有一些嫁得好的案例。但那些嫁得好的人,就跟买六合彩中了特等奖一样。把嫁得好的女性,纳入女性群体庞大的数量,简单的除法计算,立马可以推测出,嫁得好其实很难很渺茫。
而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了女性越来越多“干得好”的可能性。如果说嫁得好就像买彩票中奖,“干得好”就跟自己出钱投资彩票销售点,虽然中不了大奖,但每一旦交易中都有抽成和收入啊。
在大男子主义依旧盛行的当下,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收入见识的独立女性,或许不受男人娶妻时的青睐。但是女人啊,你为什么要一定要把自己的喜乐忧愁与男人挂钩呢?
如果你有信心“干得好”,与其发愁,如何嫁出去,不如把结婚从人生必选项中删除出去。
他不喜欢你,钱喜欢你也很好啊。
自己赚钱,自己花,不香吗?
5/5
「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女性」
请注意。我并没有鼓励不婚主义。猪队友不如没队友,但是好队友还是好过没队友的。要是遇到一个可以理解包容我们的男人,还是值得携手作伴,风雨同行的。只是说,对于有能力“干得好”的女性来说,人生的基础幸福感没有必要寄托在婚姻里边、男人身上。
也没有必要批评那些嫁人的女性,指责她们为什么不独立。毕竟整体而已,女性“干得好”的难度还是挺大,对于挣扎在社会中下层的很多女性,人生可以选择的机会并不多,一个人过日子处处是天花板和阻碍。找个伴,一起搭伙过日子,也未必比自己闷着头一个人往前更差。
女人没有必要用性别束缚自己,也没有必要可以逃避自己的性别。每个人的出生条件、父母支持力度、见识阅历、对自由的渴望程度、对物质的要求、对成就感的追求,都不在一个线上。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除了性别,除了学历,还有太多东西。而女人和女人之间,除了性别相同,可能其他条件都不同。没有一种解决方案适应于所有女人。
真正的英雄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对于今天的女人来说,婚姻已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成为家庭主妇可以是女性人生的一种可能,找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两个人一起成家打拼,构建平等互惠的家庭关系也值得女性去努力。独立自由发展,追求一种喜忧欢愁都有婚姻无关的生活,也是一种女性生活方式的可能。
人生真正重要的是过得幸福,而不是婚姻与否。有人适合结婚,有人适合不结婚,有人可婚可不婚。没有必要恐惧婚姻,也没有必要焦虑婚姻。
只是,在这个离婚越来越不自由的时代里,女性且别着急走入婚姻。想好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对自己负责,就是精彩的人生,精彩的女性。
加入知识星球向我提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