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见echo的兔子
读大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大家在讨论着说,有这么一个作家,文字很治愈,而他的作品是不加标点符号的,常常在断句上让出版商愁出泪水。这个作家的名字给我的感觉很温暖,叫,安东尼。
于是开始读他的文字,他的色彩系列。只是六年后回忆起来,对于他的故事没有什么印象,隐约记得的只有几个关键词:自述,出国留学,朋友,插花,做菜。而头脑里先涌出来的形象,却是象征他的那只软萌的白兔子。于是随意抽出书架上他的一本书,《橙》,里面很多的经典的句子,依旧还是让人不知不觉在心里不经意地泛起一阵涟漪:
“有时候 有 无论如何
也想拥抱你的冲动“
一直在想这是怎样一个温暖的大男孩,透过他的文字,好像就能看到他慢吞吞说话的样子;感觉到他内心却是另一个模样,装着一台80年代的打字机,敲打着按键,倾斜着很多复古的细腻思绪。虽然语调平平,可是他的话听着就和一团棉花一样,你接过来,觉得连自己原本坚硬的内心都变柔软了。
我猜安东尼的粉丝里,可能一半是喜欢这股细腻的文艺,一半也是喜欢书的插画里那只小兔子吧?让人一眼就看出它就是安东尼:纯白色系的精灵;长耳朵在捕捉自己和别人内心世界得时候异常敏锐;眼睛里好像没有太多的波澜;就连脸上都没有过多的感情变化,只在开心时,害羞时,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似乎一受到惊吓,就会不动声色地躲在树桩后面,又会忍不住探出头来,观察这个带着善意、恶意、美好、平凡的世界。大概读者总是很容易把自己相似的某些蛛丝马迹代入,觉得自己也有这一面幼稚又美好的样子吧——但这一面没有很多很多,所以还会更羡慕安东尼,羡慕这只兔子。
它这么契合安东尼的气质,温吞的,连小抱怨里都透着一股耐心的味道的。
鸭米也喜欢echo画的兔子,第一次送给我的礼物,有兔子的明信片。我开心得把最喜欢的两张贴在的房间门上,跟我喜欢一样的东西,那大概,也会变成我最喜欢的人吧。
有一张明信片,是兔子最经典的一个动作:纯白的小兔捧着一颗红艳饱满的心。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总是想要买下跟它相关的所有周边,总有一股抑制不住的抓人的感觉。像在说,看,我捧着自己的心,送给你——当时我想,鸭米,你知道这张明信片,有可能是这个含义吗?那这张明信片,会是这个意思吗?——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这样胡思乱想,并且开始幻想着后续——“我知道啊,不然为什么送这张给你。“
所以我打开和你的对话框,拍了贴在门上的明信片,点下:发送照片。
鸭米:“喜欢吗?我也很喜欢这一张。“
“喜欢啊,很可爱,谢谢你> <“。也喜欢你,你也很可爱——心里说。
鸭米:“明天一起吃饭?“
“好呀好呀> <“。这时心里没有OS啦。因为心里正在放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