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和行动治愈焦虑,一切才刚刚开始
午睡醒来,精神恍惚。
看到手机蜗牛给我推送一条信息。
估计又是啥优惠活动吧。
点开一看,喜出望外。

我当时的状态就是差点高兴地想吐脏字。
然后翻了翻蜗牛的主页。

我的妈,是真的。
我的文章竟然被推荐到主页了。
然后消息那一栏小红点不断出现,点赞、评论……
我度过了一个极度兴奋的下午。
直到晚上,我还不时地刷新,期待着这篇文章的点击数字的增加和小红点的出现。
也许,你会觉得这也太浮夸了。不就是写了一篇文章被推荐了吗。
的确就是那么一件不足为道的小事。
但此中意义,我自己知道。
我也算是个小文青(豆瓣平均水平),文字迷。
高中的时候坚持最久的事情就是做摘抄,美句、格言、启发啥的,一遇到就记下来。到现在也有近5万字了。
大学的时候,接触到新媒体,结识了高冷冷、柴桑等大神,心想,原来写东西还能够那么酷啊。个人成长、生活感悟、启发干货,这些内容让我十分受用,也让我有了自己动笔的念头。
去年8月份,我开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后涤生”,写了几篇,虽然阅读量很少,但是觉得很新鲜。毕竟,我也有自己的一片文字耕地了。
但是,因为闭门造车式地写,公众号也不是开放性流量,我的文章鲜有人问津。
缺乏正向反馈,我渐渐没了写下去的动力,于是封笔搁置到现在。
疫情在家没事干,摆脱了大部分的社交,让我得以独处与自己谈话。
我觉得我还是得写些什么,我脑子里撑不下那么多内容,多少让纸笔分担一下吧。
孤独、空虚、焦虑,让我重新拿起了笔。
这就有了那篇文章。
我刚开始真的没有什么期望,就是简简单单地当日记写。挂在豆瓣上也没几个人看。
那我就自己看。
在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文章还可以改进,还可以增添一下内容。
改完之后,近2000字。我寻思,放豆瓣上没人看,我放到蜗牛上吧。
本来也不抱多大期望。就希望能有几个人看就行了。
没想到,被送上了推荐。
我天天在蜗牛上看别人的文章,羡慕他们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说理、广博的征引。就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像他们一样。
像他们一样,能够用文字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提供给别人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还能够与别人产生共鸣,建立连接,让我们不觉得那么孤独。
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可能就差一支笔。
在这个充斥着资讯和视听内容的浮躁时代,文字仍然是我们维护思考能力的坚强堡垒。
我们能够用文字缓解大脑的凌乱,也能够调整我们的情绪,更能够呈现出我们自己的独特价值。
没事的话,就写写吧。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说不一定某个困乏燥热的午后,你也能够邂逅到你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