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是单身,但--我真的很好!你不用可怜我!~
- 第16集 -
在中国近年关于单身人士是单身狗的说法,而前几年更是全民热论剩女的命题,将在一二线城市的大龄未婚的白领、骨干、精英女性在择偶问题的挑剔作为全民讨伐的重点,无论这些女性如何独立和优秀,大众仍然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而这种对单身人士的歧视,在日本、韩国和甚至西方依然存在,本集中的Carrie就被整个纽约歧视了……

单身女性值得被同情吗?
不知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事业有成、收入颇丰、外表优越,如果是男性会被让人称作钻石王老五,是被人人膜拜人人羡慕的对象。而如果是女性就会被打上“剩女”被人同情的标签。
在这一集Carrie在和姐妹们玩乐宿醉后去杂志拍照,被拍到她最难看最颓废最疲惫的照片,并作为杂志封面打上被同情的标签,展示在每一个报亭和纽约街口。甚至连卖报纸的摊主都对Carrie表示同情……
可是Carrie她们值得同情吗?Carrie是可以上杂志封面的知名的专栏作家,Miranda是按分钟收费的律师,Samantha有自己的公关公司,换做同样地位的男性一定会被大多数人艳羡吧。
Samantha在被新男友放鸽子后,受到了服务员的关照,她本来倍感温暖,但当她发现她竟然被这个服务员当垃圾“捡”的时候,她头也不回的走了,就算Samantha是单身,那也是穿着皮草大衣享受高级餐厅服务的单身,她从来就不是没男人要的女人。
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中国,出现在俞飞鸿身上,在2017年俞飞鸿在《十三邀》接受许知远的采访,如此独立如此美丽活的如此绚丽的俞飞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被许知远这样尖酸陈腐的老男人,不断的提及情爱、潜规则等话题:
跟男性谈论家国天下、社会和理想,跟女性谈论xin、情爱和潜规则;
认为美女是供男人戏品咂摸的对象
认为美女得到世界的方式依靠男人的给予
认为美女的两性关系只有在依赖中攀附,在攀附中获得
对美女的年龄明明很在意,却假装不在意
无论东西方,在很多对于成功女性的采访都会涉及到情感、家庭以及事业和家庭平衡的问题,但对男性的采访中却大部分是商业项目、世界观、价值观。
难道男性就没有家庭男性就没有孩子,男性就没有生活和工作平衡这样的难题吗?如果男性可以去利用各种手段去平衡,那女性也依然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去平衡吧。
而问这些问题的理由,是因为整个社会既要求女性是经济独立、有能抵半边天的果敢,同时却对女性依然有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的期待。
可是究竟Carrie她们值得被同情吗?

单身女性被同情的理由
1.认为女性没有男性生存的很艰难哪怕收入很高的女性依然被认为没有成为全职主妇靠男人供养幸福。女人自己去谋生被习惯性的认为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没有能力去找到一个有现金流的男票的能力。2.认为只有伴侣的人才会幸福社会价值观认为只有拥有伴侣的人才会完整。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需要情感抚慰和带领,生活才不会焦虑和迷茫,不会失去目标。3.认为单身女性没有伴侣生理无法得到满足4.单身女性自由自在优越生活敲打了传统男性的神经不得不说很多直男癌是看不得白骨精们活的富足、自由和快乐的,特别是经济收入较差的男性,在面对比自己收入、学历、能力都要高的女性时内心之中的自卑感,会激发出摧毁其自尊心的愤怒。

把 I 变成 WE
Samantha本集中遇到新男友一个夜店合伙人,Samantha所看上的对象自然是各方面都非常的优秀。这个男人对Samantha非常的青睐,并且和其他男友不同的是这人很快将I的称呼转变成we。将“我”变成“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女人都是极大的诱惑,在舒婷的《致橡树》中,她所认为的“我们”将共同的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也可以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两人自然比一人更具安全感,两人自然比一人具有画面感和故事感,两人还可以延伸变成三人四人,将我变成我们,是将个体变成家庭,赋予我们基因中结合的力量。当一个女人听到男友说我们时,是深深的认同感和接受感,是计划是未来是肯定是认同。Samantha虽然觉得这个我们来的太早,但还是被这个“我们”所砸晕,很快的相信了个这个时时刻刻将我们挂在嘴边的男人,连Samantha都很容易的被我们两个字砸晕,让我联想到国内著名的范冰冰和李晨官宣公开恋爱关系时也用了“我们”两字,只是没有想到树倒猢狲散,我们在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也不再是他们了。“我们”真的是个很美好的词汇,但这个我们确实不是嘴上的我们,而是经历了风雨的我们,是感情在岁月历练后的我们,才终将是我们。
我们要的是伴侣到底是什么?
Charlotte觉得那个老帮她来修东西的没戏可演的舞台剧演员十分的贴心,遂发展成男友。但发展了短暂日子还是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人,而这个演员也无法心甘情愿的因为Charlotte而留在纽约。
如果一个男人可以成为你的好司机,好帮手,好水管工,好厨师是否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伴侣呢?有了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解决单身女人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呢?答案好像是这样的,但又好像不是这样的。
伴侣需要彼此依靠,共同的度过余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一方面是具体事情的操作,而一方面是互相内心的懂和珍惜。当今社会互联网帮我们解决了大量的问题,出行我们可以叫滴滴,搬家可以用货拉拉,吃饭可以点外卖,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已经不在是千年里,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家庭作坊模式。
而伴侣的意义更在于你我之间互相内心的支撑与懂得。

我单身跟你们无关,只跟我有关
可以找到良配那她为什么不能呢?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吧。Carrie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单身是她对婚姻和爱情的阈值,因为她的独立自信比起很多需要男性来依赖的女人更高,她需要更纯粹更高质量的伴侣和感情世界,单身明明是她对自己感情的坚守一种不凑合不放任的态度是她的自己选择。而对于自己的选择,仅仅不趋同于大多数人,我们就应该羞愧吗?我们痛苦的到底是自己选择和她人不同,还是我们不是她人?既然是我们的内心选择了我们做一件事情,那我们为什么要羞愧这种选择本身。想到这里Carrie释然了,她在沐浴在阳光下端起了香槟,是啊她只是做了遵从内心的事情。是的,“我们”很美好,但“我们”还不应该成为“我们”时,我还是好好的成为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