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摆摊,你的专业知识能帮到什么
查看话题 >说一说风口上的摆摊经济(一)
【我所在的城市可以摆摊了】
如果说我所在的城市2020年之前摆摊的人还在小心翼翼躲着城管,而2020年的6月4号开始,摆摊已经成为被鼓励的为城市增添烟火气的行为。
我在6月4号的晚上8点多跟朋友见面,她一直都没出去工作,我说你既然这么久都没工作了,不如摆摆摊,并跟她说了我曾经摆摊的经历建议她去人流量最大的地下通道,我们甚至吃完饭后还去本地的批发市场溜达了一圈,因为去得晚了,这个批发市场有一半关门了,有一半还开着。
回到家后看看朋友圈,发现很多人已经摩拳擦掌的准备去王府井门前摆摊了,也有跟我一样看中了地下通道这个人流量极大的地方,好像在大家的眼里,明文提倡摆摊就意味着哪里都能摆,随时就可以摆一样。
6月4号晚上的11点多再看手机,发现本地官方公众号上已经公布摆摊的相关政策,同时本地摆摊群也已经分区建立好。仔细一看政策,鼓励摆摊是没错,但是也有着严格的划分,全市四个主要城区,每个城区设了1-2个摆摊点,其中有几个是属于早餐摆摊点,在人民医院附近的街道上,摆摊时间不能超过9点。另一个摆摊点就是我市有着悠久历史的街道,已经是一个地标式夜市,吃的、穿的、用的、喝的都聚集在这里,以前听说是收摊位费的,经过几轮改革之后现在不确定是否收费,目前这个摆摊点的时间是晚上6点以后至凌晨。
也就是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到处可以摆摊,比如我说的地下通道这个中心地段依然不在合规摆摊范围。
【叫的人多,做的人少】
但是关于鼓励摆摊,我想激起了很多人跃跃欲试的心之外,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怒之心,对于呼吁摆摊这个事情给与的回应大概是内心深处发出的一丝冷笑。因为这个政策从某个层面上和当年的计划生育一样,不想让你干的事情,使用一切手段阻止你,想让你干的时候简单一句口号就号召大家一起来干,甚至还要在网络上嘲笑一下当年被追赶的四处逃跑的小贩们忘了自己曾经仓皇而逃的样子,又对这些小小恩惠感恩戴德了。
对于这些言论,我不做任何评价。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因为这些说多了不一定就发得出来。
我要说的第一个真相就是,跃跃欲试得多,真正去做的一定是少数。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自媒体时代,追热点是主题,无论你是不是自媒体运营主体,哪怕你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媒体受众你都在不自觉地陷入追逐热点中来,所以你会看到各类运营媒体都在做摆摊的热点主题,画漫画的、写文章的、拍视频的,你感到所有的人都即将出摊赚钱,自己也不能错过大好时机,心中也跃跃欲试,而实际上,年轻群体真正会将这个事情落实的是少数,而少数中能够将摆摊打造成为支撑自己生活来源的又将是更少数。
按照我所在的城市规定来摆摊,如果你选择早点类型,那么你的起床时间大概是5点左右,如果你选择自制包子、馒头、玉米、速冻饺子蒸煮,那么你起床的时间是4点多以前,当然如果真的是有心要摆早点摊,无论你是年轻群体只是试一试,还是经济困难的中年人一般都不会选择自己做而是跟专门跟早餐摊贩供货的商家订货。
这几乎是一条龙的加盟服务,供货商会给你提供包子馒头花卷以及豆浆等,货源不需要担心,那么解决了货源问题,你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你的推车拉到摊位点(也有买大型早餐车的,但是在我们这个城市占道太大一般不允许,除非是前面提到的大型夜市),这是一项体力活,想象你在车水马龙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吃力的推着车在大街上,车呼啸而过,你们佝偻着背一步步到达摊位点,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会做的这么规模庞大,我以前公司的路上全是摊贩,有的人就是拿个桶子装着豆花,再准备几个小碗开始卖。
但是无论你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早餐摊贩的最基本职业特征就是早起,你能5点起来就突破了第一道心理防线,你能带着你的货坐上公交车或者开着早餐车去到摆摊点就突破了第二道防线,至于后来扯着嗓子开始卖,这对于早餐摊贩来说不是主要问题,早餐几乎不需要叫卖,问题是在网络上嚷嚷着要去摆摊的人,有多少人能够突破早起+备货。
真正去做早餐摊贩的人,往往要么真的疲于职场想要自己干,要么真的是受就业限制选择了做这一行,习惯了在职场厮杀的人没多少人熬得过这样的风吹雨淋与心理落差,想要体验摆地摊的人更不会去选择早餐这个行业。
【下一篇:
生活的另一面真相——摆摊经济/做早餐起太早,那我就夜宵吧】
© 本文版权归 画画的Merlan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