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课写字:春秋

春秋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并产生了一些原始原始宗教——哲学思想——
儒家:孟子、孔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
墨家:墨子。主要思想:“兼爱”“非攻”。
道家:老子。主要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管子、子产。主要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名家:邓析。主要思想:"去尊"(与人之间平等),"偃兵"(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
兵家:管子、孙子(孙武)。主要思想:“上兵伐谋”,“知己知彼”,“合乎利而动,不合乎利而止”。
左氏说,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左氏传》)。中国前人多有把春秋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的。钮海津,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