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联想 - 博纳尔绘画作品

皮埃尔·博纳尔 (Pierre Bonnard 1867-1947),出生于法国的枫特奈欧罗兹,逝于康奈。他是纳比派的代表画家,早期从事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曾经是纳比派成员画风具有东方趣味。1889年定居巴黎。主要创作油画和版画插图,作品多取材室内景、静物和裸体模特,博纳尔22岁时,曾在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学习过,他卖掉一幅《法国香槟》招贴画之后便专业于绘画。



博纳尔用感情的色彩描绘自然,把视觉的观察变成了感情的感受。画风又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



在上世纪前半叶成长起来的伟大的艺术家中,博纳尔热衷于反映自然界的光,他探索自然界中的色彩和色调之间永无止境的关系。他对色彩和色调的赞美远胜过其他现代主义大师。他把瞬间的模糊的感受和零星的感受当作他创作的主题,并无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尝试,采用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场景的方法,来描绘出不同的感觉范畴。



博纳尔的绘画被认为是从印象派蜕变而来的,但他不像印象派那样忠实于外光的再现,而是用感情的色彩来描绘自然,是把印象派视觉的观察变成了感情的感受。他对色彩有着细腻、敏锐的感受力,因而他的作品是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绚烂的艺术世界,为此他获得“色彩魔术师”的美称。



博纳尔作品的构图也与众不同,画中人物往往只露出一部分,桌上的物象常被切去一半,这种布局给人以无限广阔的空间联想和环境的亲密感。他画中的一切物象并不各自独立,也无主次之分,它是由一片色与形构成的和谐温暖的融合体,它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纯绘画视觉的愉悦感。



看过博纳尔作品的人都无法释怀,一块块橙色、绿色、红色、紫色充斥着大脑,一些零星的光点和随意的涂抹在其间闪烁,随意却又恰到好处,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童话般的境地。



博纳尔受法国人柏格森直觉主义哲学影响,本质上讲,博纳尔属于直觉性的画家。伯格森宣称理性的科学和逻辑不能透入实在的外皮,生命是运动的、进化的、绵延的,唯有直觉才能直接洞见。直觉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即直觉比理性和科学更接近生命。




博纳尔是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自始至终,他都是美好生活的歌唱者。但事实上,情况却截然相反。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物质匮乏。在精神上,因为妻子的神经病患症,他忍受着种种限制与压抑,心情抑郁,难以寻得安慰和解脱。当了解生活的种种,再看他的作品,便会看出华丽灿烂之下的灰暗,欢愉背后的忧伤。
他在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歌唱者本身未必是幸福的。”

v 小窗画舍学员临摹博纳尔作品 v



画舍地址:杭州上城区南山路清波新村6栋19号101
垂询电话:15990145575 许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