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北京演讲沙龙《谈信念》活动记录
6月5日北京演讲沙龙第50期自由演讲活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24为朋友参与其中,围绕主题《信念》展开演讲,共同演绎了哲学、历史、文学汇集的无限精彩。
本期活动由沙龙老朋友郑斐女士主持,活动先后进行了读书分享、演讲技巧分享、主题讨论、主题演讲、即兴演讲和集体总结等环节。
首先,老朋友刘懋东和李胜利跟大家分享了《易经》和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两本书籍。懋东指出《易经》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变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胜利阐述了“爱人者,人爱者”的哲学启示。
随后,主持人郑斐情真意切的跟朋友们做了演讲技巧的分享。郑斐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提炼了提升演讲能力的六字箴言“态度-行动-坚持”。提升演讲能力首先要有提升演讲能力的决心和认真准备演讲内容的态度,然后不断的去学习、积累、练习和实践并持之以恒。郑斐分享说,良好的态度,有效的行动和坚持也是成就一切事情的秘诀。紧接着,活动分小组就什么是信念(举例说明),通过什么事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信念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接下来,活动进入主题演讲环节。老朋友王志军以一则原始部落的故事展开演讲,指出人们的信念决定了他的最终去向和结果;水兵以老师带学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阐述了心存信念的无限力量;懋东跟朋友们分享了《野蛮生长》,指出信念是一种力量,信念是一种信仰,并提出成功的秘诀在于跟伟大的人在一起,学习伟大的信念,学习伟大的思想与方法;余俊以70年前的长征为线索,进行了“坚定信念,成就理想”的演讲;老朋友李庆伟呼吁大家要设定目标,要朝着目标一如既往、贯穿始终的去做才能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张海旭以世界杯足球为出发点,讲述了足球球员在监狱中用废纸扎成足球,练习踢球,坚持不懈,最后重获光明,重返球坛获得成功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朗诵了诗歌“信念是穿过黑暗的飞鸟”【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老朋友张悦从自己的工作感受出发指出信念必须在真、善、美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所接纳,才能成功;沙龙新朋友王旭昀大夫分享指出“自信将坚定我们的信念,是自信让我们成功”;王拢以日本野田圣子的成长故事诠释了信念、态度与坚持的成功哲学。
【故事如下:她是一个妙龄少女,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家旅馆刷马桶。起初她根本适应不了,当抹布伸向马桶的时候,她本能地想呕吐。她实在不想干了。这时一位前辈没有跟她讲什么人生之路应该走之类的大道理,他只是拿起抹布,一遍遍地擦洗马桶,知道擦得光亮照人。接着他用茶杯从马桶里兜了一杯水,然后一饮而尽,好像喝一杯可口可乐一样。
没有一句话,却使这位少女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颤抖。她从未想到人们眼中的马桶,竟可以洗得这样干净!一个马桶。竟显示出了人生的最高深的哲理:只要你有激情﹑刻苦﹑敬业,任何事情都能创造奇迹。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刷马桶,也要做一个最出色的洁厕员!“
她以这样的心态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后来,她成为了日本政府的重要大臣——邮局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马桶里的水可以让人来喝,这也许是生活中的你从未想象过的。可是,如果马桶能被刷得一尘不染,和我们平常喝茶的杯子没什么两样时,谁说马桶里的水不能被喝下去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坚持把一个充满污垢的马桶,洗刷得光洁可鉴﹑一尘不染?
只要我们抱着一颗积极热情的心,为工作和事业去努力﹑去耕耘,我们就可以让一只世界上最脏的马桶吸引所有的目光。】
路荣指出所谓信念即相信,然后不断的思念、怀念、纪念,这是一股内心强大的力量,随即路荣讲述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呼吁大家找准心中坚信的事物,她可能是一个人、一份思念、一句话、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然后在怀念中持续努力,坚持行动以成就灿烂的明天。【苏武牧羊历史故事 见附文】
老朋友刘思成做了 “不绝望,不放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主题演讲,演讲过程中激情飞扬、神采奕奕,热情洋溢之情溢于言表;史伟宏——沙龙故事之王,以其独特的男中音再次为朋友们重现了俞敏洪的演讲名篇《树一样的活着》和《水一样的精神》,让沙龙朋友们备受振奋;老朋友于辉落落大方的在黑板上为朋友们诠释了信念与习惯,于辉讲到新信念的注入,将可能打破旧的信念,而要改变一个消极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一个积极的信念,让积极去排斥消极,此外,建立起新的信念还源于“痛”,习惯也是如此;老朋友宝勇情真意切的描述了福建渔民出海捕鱼,在波涛中坚定生存信念者回,信念动摇消极放弃者为大海所吞噬的情形,指出人的生命力靠信念做支撑;新朋友刘宁浩指出信念始于足下,只有当信念促成行动,一切才成为可能;老朋友晶茹从容自信的演讲到:信念可以创造奇迹,并以夸父向月,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水煮青蛙等例子论证了主题;老朋友李胜利以自己的信念成长为线索展开演讲,胜利描述说自己先后经历了从懵懂状态到少年完全为了自己,从完全为着自己到工作生活为着别人,从为着别人到为着社会做点事,这些转变说明了人生的信念将影响人生的境界;新朋友贾林刚给朋友们带到了太行山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以山村人民的自给自足,祖辈以山货和打猎为生,最后开山凿路、遇水架桥、走向现代世界的发展故事作为信念的诠释。
主题演讲完毕,随即进入了即兴演讲,在20分钟的时间里,朋友们轮流对初夏、传奇、冲动、中医养生、亲情、笔、纪念日、天涯海角、爱情、时间、我是谁、痛苦、恐惧、幸福、房子、神医、成长、创业、沙龙、土豆、饮料等题目进行了演讲,涌现出了无限的智慧与灵感。
经过投票,最终决出本期沙龙最佳表现奖于辉,最佳进步奖程宝勇。
感谢沙龙的新老朋友,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增添了沙龙的惊鸿一瞥,我们坚信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演讲沙龙活动将让更多的朋友们受益。(撰稿人 郑斐)
北京演讲沙龙
2010年6月17日
【苏武牧羊故事: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本期活动由沙龙老朋友郑斐女士主持,活动先后进行了读书分享、演讲技巧分享、主题讨论、主题演讲、即兴演讲和集体总结等环节。
首先,老朋友刘懋东和李胜利跟大家分享了《易经》和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两本书籍。懋东指出《易经》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变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胜利阐述了“爱人者,人爱者”的哲学启示。
随后,主持人郑斐情真意切的跟朋友们做了演讲技巧的分享。郑斐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提炼了提升演讲能力的六字箴言“态度-行动-坚持”。提升演讲能力首先要有提升演讲能力的决心和认真准备演讲内容的态度,然后不断的去学习、积累、练习和实践并持之以恒。郑斐分享说,良好的态度,有效的行动和坚持也是成就一切事情的秘诀。紧接着,活动分小组就什么是信念(举例说明),通过什么事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信念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接下来,活动进入主题演讲环节。老朋友王志军以一则原始部落的故事展开演讲,指出人们的信念决定了他的最终去向和结果;水兵以老师带学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阐述了心存信念的无限力量;懋东跟朋友们分享了《野蛮生长》,指出信念是一种力量,信念是一种信仰,并提出成功的秘诀在于跟伟大的人在一起,学习伟大的信念,学习伟大的思想与方法;余俊以70年前的长征为线索,进行了“坚定信念,成就理想”的演讲;老朋友李庆伟呼吁大家要设定目标,要朝着目标一如既往、贯穿始终的去做才能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张海旭以世界杯足球为出发点,讲述了足球球员在监狱中用废纸扎成足球,练习踢球,坚持不懈,最后重获光明,重返球坛获得成功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朗诵了诗歌“信念是穿过黑暗的飞鸟”【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老朋友张悦从自己的工作感受出发指出信念必须在真、善、美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所接纳,才能成功;沙龙新朋友王旭昀大夫分享指出“自信将坚定我们的信念,是自信让我们成功”;王拢以日本野田圣子的成长故事诠释了信念、态度与坚持的成功哲学。
【故事如下:她是一个妙龄少女,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家旅馆刷马桶。起初她根本适应不了,当抹布伸向马桶的时候,她本能地想呕吐。她实在不想干了。这时一位前辈没有跟她讲什么人生之路应该走之类的大道理,他只是拿起抹布,一遍遍地擦洗马桶,知道擦得光亮照人。接着他用茶杯从马桶里兜了一杯水,然后一饮而尽,好像喝一杯可口可乐一样。
没有一句话,却使这位少女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颤抖。她从未想到人们眼中的马桶,竟可以洗得这样干净!一个马桶。竟显示出了人生的最高深的哲理:只要你有激情﹑刻苦﹑敬业,任何事情都能创造奇迹。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刷马桶,也要做一个最出色的洁厕员!“
她以这样的心态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后来,她成为了日本政府的重要大臣——邮局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马桶里的水可以让人来喝,这也许是生活中的你从未想象过的。可是,如果马桶能被刷得一尘不染,和我们平常喝茶的杯子没什么两样时,谁说马桶里的水不能被喝下去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坚持把一个充满污垢的马桶,洗刷得光洁可鉴﹑一尘不染?
只要我们抱着一颗积极热情的心,为工作和事业去努力﹑去耕耘,我们就可以让一只世界上最脏的马桶吸引所有的目光。】
路荣指出所谓信念即相信,然后不断的思念、怀念、纪念,这是一股内心强大的力量,随即路荣讲述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呼吁大家找准心中坚信的事物,她可能是一个人、一份思念、一句话、一个目标、一个理想,然后在怀念中持续努力,坚持行动以成就灿烂的明天。【苏武牧羊历史故事 见附文】
老朋友刘思成做了 “不绝望,不放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主题演讲,演讲过程中激情飞扬、神采奕奕,热情洋溢之情溢于言表;史伟宏——沙龙故事之王,以其独特的男中音再次为朋友们重现了俞敏洪的演讲名篇《树一样的活着》和《水一样的精神》,让沙龙朋友们备受振奋;老朋友于辉落落大方的在黑板上为朋友们诠释了信念与习惯,于辉讲到新信念的注入,将可能打破旧的信念,而要改变一个消极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一个积极的信念,让积极去排斥消极,此外,建立起新的信念还源于“痛”,习惯也是如此;老朋友宝勇情真意切的描述了福建渔民出海捕鱼,在波涛中坚定生存信念者回,信念动摇消极放弃者为大海所吞噬的情形,指出人的生命力靠信念做支撑;新朋友刘宁浩指出信念始于足下,只有当信念促成行动,一切才成为可能;老朋友晶茹从容自信的演讲到:信念可以创造奇迹,并以夸父向月,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水煮青蛙等例子论证了主题;老朋友李胜利以自己的信念成长为线索展开演讲,胜利描述说自己先后经历了从懵懂状态到少年完全为了自己,从完全为着自己到工作生活为着别人,从为着别人到为着社会做点事,这些转变说明了人生的信念将影响人生的境界;新朋友贾林刚给朋友们带到了太行山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以山村人民的自给自足,祖辈以山货和打猎为生,最后开山凿路、遇水架桥、走向现代世界的发展故事作为信念的诠释。
主题演讲完毕,随即进入了即兴演讲,在20分钟的时间里,朋友们轮流对初夏、传奇、冲动、中医养生、亲情、笔、纪念日、天涯海角、爱情、时间、我是谁、痛苦、恐惧、幸福、房子、神医、成长、创业、沙龙、土豆、饮料等题目进行了演讲,涌现出了无限的智慧与灵感。
经过投票,最终决出本期沙龙最佳表现奖于辉,最佳进步奖程宝勇。
感谢沙龙的新老朋友,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增添了沙龙的惊鸿一瞥,我们坚信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演讲沙龙活动将让更多的朋友们受益。(撰稿人 郑斐)
北京演讲沙龙
2010年6月17日
【苏武牧羊故事: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