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余华——《活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19年,Kindle上。记得看完的时候很难过,发了条微博“《活着》这本书太让人难过了”。当时仅觉得,主人公福贵太可怜了,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不过难过的同时有些治愈。
这本书在我心里是排得上号的,是一本好书。若别人让我推荐书籍,它会在我的推荐范围内。
于是前不久买了纸质书,又看了一遍。
我在看书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各个主人公的模样,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不自觉地便将自己代入那个年代中。其中有两幕,让我不忍落泪。
一幕是有庆的离世。
他的离世,其实怪不了春生,是那个时代腐败落后的结果吧。那些孩子兴奋地要为县长孩子献血,最后有庆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医生的冷漠更是让人觉得悲哀,那句“你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透露出人性和那个时代的悲凉。
一个人的死亡只是一个时代的一粒沙,却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还有一幕是凤霞和家珍的离世
凤霞是个苦命的孩子,本以为她嫁给了二喜将过得很好,却因难产而死。医生在问二喜“保大还是保小?”时,二喜毫不犹豫地说“保大”,最终医生却“保了小”。可能在医生看来,能救回一个就不错了,无所谓大小。
但对二喜来说,凤霞才是全部啊。
可怜的家珍知道后不久便离开人世。
主人公福贵见证了他爸妈、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离世。最后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他和一头老牛。
二读让我感悟到了人对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即使是艰难困苦的生活,一家人喜乐平和便也幸福。只是福贵这种失去了所有亲人却依然保持平和的心态却是我暂时无法理解也做不到的。
他说:“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有时候会想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现在人们总是一边苦恼地想这所谓的“意义”,一边做着只能使感官得到暂时愉悦的事情。其实活着本身没什么意义吧,要看你如何活着。
你若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幸福,那便有了意义;若无法感受到幸福,无论你拥有多少,活着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往后我会隔段时间便重温这本书,或许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