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物理择校中的专业观,如何理解课题组?
在考研择校的问题中,专业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对象之一。就考研而言,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院系,如果专业不同其培养方案与考研科目也可能相应有所不同。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的区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义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高校对本科生的管理普遍采取的是班级制,班级往往下属于某一个专业,简单来说,处于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一定属于同一专业;而对研究生管理的基本单位是课题组,往往一个课题组会有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而该课题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会围绕着这个大的方向开展。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研究生专业。以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为例,其下属二级学科即专业有理论物理(07020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等离子体物理(070204)、凝聚态物理(070205)、声学(070206)、光学(070207)、无线电物理(070208)等。很明显,我们能看到各个“专业”间没有明显的研究方向的划分。并且,这些所谓的“专业”的划分允许有交集存在。例如,我可以是做凝聚态物理领域内相关研究的,但研究方式往往有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如果我做的是理论研究,那么我既可以归类为理论物理专业的凝聚态方向,也可以归类为凝聚态物理专业理论方向。总之,从研究方向来讲,我属于凝聚态理论。
正因如此,在很多高校的招生简章或招生目录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专业(二级学科)中,存在着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方向。相应地,很多课题组也会招收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具体招收的专业与指标比例与课题组的需求有关。例如,一个做介电超晶格研究的课题组,他们可能会招收凝聚态与光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可能会招收一些工程硕士比如光学工程,如果其需要相关学生做理论来更好配合课题组工作的话,可以让凝聚态学生中有意向的人从事凝聚态理论研究,也可能会招收一些理论物理专业的学生。 通过以上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能了解到,专业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真正影响我们研究生阶段工作的往往是研究方向。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事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确立几个比较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然后搜索相关课题组,进而了解其招生专业及相应比例,然后根据自己对研究方式的意愿去选择相应学校与专业进行备考。
需要强调的是,在一所学校的同一院系下,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有可能不一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高的专业就一定比分低的强势,也不意味着分高就是高人一等。步入研究生以后,至少在科研领域,大家都将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如何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一切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