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和救荒野豌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的知名度在诗三百中稳居前三肯定没有问题。 薇,先秦以前叫薇,后世叫大巢菜,植物分类学上叫救荒野豌豆,采薇采的就是这个救荒野豌豆的嫩尖。“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诗里的猃狁,即后世的匈奴。
救荒野豌豆遍生整个中国,有荒地就有野豌豆,灾荒年辰时吃它,很好找,也很好认。它有着非常明显的偶数羽状复叶,叶尖有一对长长的弯曲的卷须,野豌豆的植株就靠着这对卷须攀援蔓延。野豌豆开粉紫色的花,花很好看,春天开花的时候我喜欢拍它。

薇在古时又叫苕饶、翘摇,它叶尖那一对长长弯曲的卷须高高举起,茎叶柔婉,翘然飘拂,摇曳生姿,古人便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至于为什么叫薇,《說文》的解释是像藿而微。藿是野大豆,救荒野豌豆比野大豆的植株和花都小,所以叫微,微上加艹字头,以兹识别。

鲁迅先生写《故事新编》,尽编排古人们研究怎么吃,后羿嫦娥小两口为吃个乌鸦杂酱面吵嘴,喝着麻雀汤想着封豕蛇羹;伯夷叔齐老兄弟就琢磨怎么吃薇菜,整天花样翻新: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

有一回我去昆明爬西山,爬到山顶的猫猫箐上,看见一户经营农家乐的民舍旁边的菜地里生长着大片的救荒野豌豆,正是花期,开着密密的蓝紫色野豌豆花,与我平时见惯的救荒野豌豆又稍有点不同。老板娘问要不要在她家吃饭。我问她管这个叫什么,她说叫马头花,嫩叶可以吃。她种这么多,就是吃的。
我初听马头花时愣了一下,以为这花都朝一边,像是马头上的鬃毛,所以当地俗称马头花,随即明白是马豆花。救荒野豌豆又名马豆、马豆草,眼前这个和救荒野豌豆有些不同,定是另一变种,回家后查书,得知是多茎野豌豆。按照古人取名的方式,凡是可以吃的野豌豆属都可以叫薇,那么这也是一种薇了。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趁微时,回家恨岁迟。
戎装三年久,猃狁如熊罴。
采薇趁柔时,心忧何日止。
望梅抵渴饥,家书遥无期。
采薇薇成枝,寒衣絮成丝。
思归未能归,此身系王师。
热血茂郁李,长风烈王旗。
驾车踏贺兰,三捷报君知。
阵前战车齐,将军控骊驹。
弯弓如满月,匈奴虎狼儿。
来时杨柳绿,归时雨雪霏。
行行重行行,悲慨莫能己。

此书已出版,当当有售。

蓝紫青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莫怨显陵松柏暮,钟山零落更堪愁 (5人喜欢)
- 草长显陵迎立夏,行至汉阳鹦鹉洲 (3人喜欢)
- 四月初一夏初临,百门苍翠太行行 (2人喜欢)
- 谷雨晴后,风暖春尽:国家植物园 (11人喜欢)
- 春花织金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