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0 广东省博物馆龙门石窟《魏唐佛光》
五月底去了一趟广东省博物馆看展。
展览的名字很好听,《魏唐佛光》,斜斜打过来一束光照在字上,映着莲台与佛像倒影,煞是好看。进门前已经有位小哥哥寻着机位拍了许久,想必是拍出了心中属意之作。


进门,有一坐佛,是唐时期奉先寺遗址佛像。与其他北魏时期3D打印展品,列于展柜的佛头,飞天像,罗汉不同,它脱离了时间,又脱离了制造差异上的排列,被单独安置在入门第一眼处。或许是为了定调整个展,又或许是为其端庄肃穆之态所感,它为我心目中佳品之一。




沿布展一路走过来,见过了北魏时期的飞天像,又见佛从”秀骨清像“,修长飘逸之姿,演变为唐时期的圆润脸庞,庄重神情,舒展自如体态,对比强烈。有一言”菩萨低眉,金刚怒目“,说来更适合形容唐时期佛像。恰好在在拍摄一尊佛像时,刚蹲下身来,抬首望去,似是在佛的注目下,笼罩在一片慈悲为怀中。虽是更喜欢北魏时期的潇洒,却也爱唐时期佛更近世人的慈祥之态。



难以想象,这是飞天像



















除此之外,魏碑也是一大亮点。
魏碑体《龙门二十品》有五品,与隶书,唐碑刻楷书被列褥展中,细细察看,据说能看清文字演变。可惜当时不太在意,到后来和人聊起魏碑体,说是香港的招牌设计多是魏碑体,端庄大气,刚健质朴。既是楷书,又有隶书格调,北魏风骨,才起了兴趣。也算一大憾事。
不过这倒是让我想起当天有件颇有乐趣的事发生。
那天逛了许久,才发现有背景乐的存在。《虚谷》,《无量心》,据说是广州海幢寺光秀大师推荐的。从一进门安定情绪,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再到后来醒觉,有恍然大悟之感。柔和清冷的光与循环的琴音,说是静,也是净。颇具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