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该不该找个人结婚哪怕不爱?
不应该,
姑娘,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有两层预设,
预设1:婚姻是人生的必选项,早晚都要结婚的。
预设2:已经30岁,再不嫁人就贬值了。
实际上这个两个预设前提都是错误的社会观念裹挟,
我一直觉得,我国现在的婚姻观念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都2020年了,中国男女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基本相差无几,社会的最小单位也逐渐从家庭转变成个人,
可是身为一个女生,即便你活得精彩,事业有成,不结婚就要遭受家庭和社会的敌视,被冠以“大龄剩女”的名号,被推着走进婚姻,
如果一个人走入婚姻的原因不是“相爱”这个内源动力,而是“到了该结婚的年纪”这个外源动力,往往就会产生悲剧。
这些年,中国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自2013年开始,全国结婚率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离婚率却是逐年攀升,离结比(离婚率与结婚率的比值)的逐年上升。
这恰恰是因为,我们被一些观念裹挟着进入婚姻,
可是进入婚姻后又觉得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匆忙逃离婚姻。
最近在阅读一本书,武志红老师的《中国式的情与爱》,其中有这样一段,也揭示了这一现象,
对很多人来说,结婚的原因只是由于自己心里有太多来自原生家庭的“不满足”和对现实利益的“不安全”, 自己在心理上还是个需索无度的“孩子”,于是婚姻便成了“父母”,结婚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来要”,而不是“来给”的。 我们放大了幼童时期未能被满足的自恋的需要,走进一段婚姻里,期待被对方看重、被对方拯救、被对方成全、被对方给予,而不是重视自己在经营关系上能做的努力 婚姻里的种种不可爱,是因为初心不是出于“我爱你”,而是来自“你给我”——不是婚姻有错,是“巨婴”们向婚姻要的太多了! 因此,看上去两人养着小孩子,过着小日子,其实是结了一个“假”的婚,只有相互抱怨,不肯成长和推卸责任,没有彼此支持,赞赏和亲密, 那些对婚姻的失望,其实是对自己的失望。

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人,
如果那个共度一生的人是你觉得将就来的,对你和对对方,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