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总结
最近读完了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这本书,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悟吧。
关于作者
作者不是约翰.邓普顿本人,而是他的侄女儿,从这点来说这本书的含金量就打了折扣。别人所描述的成功人士,跟成功人士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投资的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区别。就像巴菲特吧,别人给巴菲特写的传记确实很精彩,很传奇,但是更多人还是选择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虽然可能不那么精彩,但是那是股神亲自写的,从只言片语中可以体会股神的真知灼见。

便宜货猎手
书中给邓普顿贴上了“便宜货猎手”的标签,这个标签贯穿全书。这里是指邓普顿善于发现价格低廉的投资标的,然后大量买入。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限于投资,甚至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
这里有两个例子足以证明。
一个是当年邓普顿起步的时候,没有投资资金,为了存钱,在租了一个空公寓之后,就开始搜寻便宜的家具,把5个房间配齐家具总共花了25美元;
第二个是,在邓普顿成为亿万富豪的时候,虽然他在起亚汽车的投资上获利丰厚,但是却不舍得为自己买一辆起亚汽车,因为他感觉那太贵了。
寻找最悲观的时刻和最不受待见的投资标的
在投资领域,大多数人一直在寻找的,都是那种表现优良前景最好的企业,受大众青睐的公司往往众人都抢着去买,股价也会屡创新高。但是这种情况邓普顿会躲的远远的。邓普顿说,你应该问:前景最悲观的地方在哪里?
邓普顿想要的大概是两种标的,一种是不被人发现的,不被人理解的,需要一双慧眼和努力的寻找才能发现的好标的,就像他投资的日本和韩国市场。
另一种是危机发生时大众夺路而逃时价格与价值严重错位的股票。就像他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投资。
邓普顿说的“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跟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不是一个意思么?
前两天雪球上有一篇文章,就是有个投资者在2019年第四季度大家对腾讯存在较大分歧,腾讯的股票表现不佳的时候,他建仓了7000万港元腾讯的股票,今年股价回升,他赚了30%多。
这不就是逆向投资么?
邓普顿的全球视野
一般来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把一个市场或者一个领域研究透彻就不错了,但是邓普顿好像是个例外。他拥有全球视野,他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那些有发展潜力的被低估的市场,哪怕这个市场信息很少,或者不被大家看好。他会用他自己的方法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而且他的投资也不局限于股票,他还在债券上赚过大钱。
怎么看都感觉邓普顿神通广大,精力无限。
多角度衡量投资标的或市场
邓普顿不愧是一个专业的投资者,他要判断一个市场是高估还是低估,往往有很多种判断指标,宏观的和微观的都有。而且他善于比较。同类企业比较,不同市场比较,然后选择最便宜,最有潜力的。
如何在市场最疯狂的末期赚到钱
书中邓普顿给出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卖空,当然这个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不光要预测到泡沫会破,还得预测破裂的大致时间,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债券。股市泡沫破裂引发危机,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一般都会降低利率,利率下降国债价格会上涨,以此赢利。并且更高明的是,他投资债券的钱是借来的,从日本那儿借来的,因为日本的贷款利率极低,低到只有0.1%,几乎可以忽略。几乎相当于空手套白儿狼了。在别人亏的底裤都找不到的时候,邓普顿用这一招赚了86%。
邓普顿在中国的投资
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邓普顿在中国投了两支个股,分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移动。最后都赚的盆满钵满。
三个跳跳驴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