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文学方言翻译大赏
查看话题 >每天多问几个问题
1)
喜欢读书的人大概有这样一个体会: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离真理近在咫尺,可又若隐若现,在就要触碰到的时候又烟消云散。译成英文可以是这样:when you are there, there is no there. 为什么会这样?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事一定要自己吃过苦头,自己摸索挣扎得来的东西才能持久。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书我们初次读不甚了了,而过些岁月又忽然领悟。
或许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领悟,很多时候这种领悟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比如,人似乎都想要自由、幸福。那什么才是幸福?这是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你自己的幸福?这是第二个问题。幸福不必强追,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就像以前说游泳,你游得放松、顺畅、到位,游得好,自然就快了。生活得好,一如自己而非他人,那就是幸福。
很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都可以问个问题,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尼采说: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知道了为什么生活,怎样生活压根就不是问题。
比如你为什么选择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那是你唯一的出路吗?比如你是想要成为百万富翁还是想要百万富翁的生活?比如你的理想生活究竟是什么,你是走在去向理想的路上还是在原地踏步?你今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不管你怎样回答,你得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2)
世界在变,总是慢慢的,让你不那么容易察觉。然后忽然一下子,天翻地覆。
新冠病毒疫情就是这样的时候。在此之前,你从未想过,整个社会可以停摆,整个世界可以进入电影中的慢动作,几乎全部的公众设施如学校、图书馆、那么多的商店停止营业和运作,几乎世界都在家上学上班。天空一下变得湛蓝。
乔治弗洛伊德之死也是这样的时候。你从未想过,过去的东西竟然还在悄悄徜徉,种族歧视原来如此的根深蒂固,警察局原来也可以被解散。那么,以后的学校会是怎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又会怎样改变?以后的公司会是怎样,在家上班去世界旅游?以后的社会又会是怎样,基本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险?
2020年的前半段已经见证了两次历史。你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今天,我变了没有?我为什么做这而不是那?
-
17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31 20: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