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生命之书》
关系就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会看到自己的真相,但是大部分人并不喜欢自己的真相,于是便开始修正这面镜子所映照出来的状态。 这是克里希拉穆提《生命之书》中的一句话。最近我在看这本书,不得不感叹一句:它可真是个宝藏!怎么说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像听见又像听不见的微微的汽笛声。时钟的针开始移动,铁箱子慢慢浮上海面。我的心脏不痛了。”是了,不痛了。村上的“汽笛声”形容的是爱,于我而言则是一种有觉知的生活。 这本书不能说是很好玩,很有故事性的一本书,但确实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它是以一年365天,一天一篇的形式来写的,每一篇都是单独的一篇,而每一篇的内容基本上都会引发一些思考。《生命之书》不适合像看小说一样“狼吐虎咽”地把它看完,倒像是陈年老酒要细细的品,慢慢的品,去感受文字背后所发散出来的光。 我每看一两篇都会静下来想一想,去感受一下我的一心一念其本质是什么,其实说到底是提醒自己保持觉知。比如说你看见一个女孩她因为失恋哭的撕心裂肺,闹得要死要活,你也觉得很难过,觉得她很可怜。这是和对方产生共情的状态,那共情的情是哪来的呢?是因为自己有过这种经验和感受,意识深处有这么一个种子,在遇见相同的能量时就会产生共情。如果不觉知到这部分很容易强化过去的印记,这就是在捆绑自己,加速缠绕,这也是引起很多痛苦的根源。一个有意识、有觉知的心就像一杯澄澈的水,清晰而稳定。 这些问题很多人看起来可能觉得很纠结,没必要,但其实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看清自己。当然,只有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有稳定的精神,才能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周围外在的一切。 这本书目前为止给我印象最深的三点:一个是觉知,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而不是活在一种无明的状态下;一个是认识自我;最后一个是清空过去的经验、认知、评判等等,活在当下,就像一个空杯子,杯子是空的才会有新的东西进来,否则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累加、堆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