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

(shēng,)升 shēng 容量单位。 量粮食的器具。 向上,高起,提高:升力(亦称“举力”)。升格。升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升迁。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升。提升。 降落 笔画数:4; 部首:十; 笔顺编号:3132
平(píng,)平 píng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x妌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治理,镇压:平定。 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姓。 〔平假( 古同“评”,评议。ji?)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
http://wap.5156edu.com/xh/html5/133072.html
三世说是中国“春秋公羊学”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是公羊学历史哲学的核心。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
清代经学家刘逢禄(1776~1829)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说“春秋起衰乱,以近升平,由升平以极太平”。
按照今文公羊家的阐发,《春秋》之“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张三世”。即孔子将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成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今文家的这种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们所“描述”的历史运动,并不符合史实但却符合“理想”。从春秋“本然”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即指出:“此三世之说殊难稽信也。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可谓太平乎?”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