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石首场直播】即将开始!多名重量级嘉宾将亮相!
著名昆曲艺术家、作曲家
顾兆琳先生
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
为缅怀顾老师
本周末下午14:00整将在
我们索石文化的“黑匣子剧场”
举办感怀顾兆琳先生的周年活动
活 动 具 体 详 情
时间
6月14日 下午14:00整
地点
闵行区七莘路1366号黎安智谷1A205室
索石文化
活动内容
1、会员签到
2、往期回顾
3、追忆 顾兆琳老师
很多人问我们索石为什么这么大力推广昆曲?
其实很简单
我们只是真正的做到了传播戏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昆曲!
我们索石文化推广民族国粹是认真的!
我们还为了到不了现场来欣赏的戏剧爱好者和广大朋友们准备了现 场 直 播!
请大家关注!
☟☟☟

点击扫码可在抖音观看直播哦~
☟☟☟

顾兆琳
昆曲名家,国家一级作曲,2012年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昆曲艺术事业六十多年,并对昆剧曲学有深入的探究,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他对传统表演和音乐创作有深切的体悟,并有兼容并蓄的特性。在昆剧传统剧目整理演出中,能整合曲牌套数,“以旧整旧”保持昆曲格律规范。在创新剧目中,针对当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昆曲常用曲牌的建议”,“传承——探本寻源,创新—— 适时有度”的理念。从而在创作开拓中不离传统风格,保持一种健康发展的态势。



顾兆林老师作品介绍 顾兆琳参加的唱腔作曲、由上昆演出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和各种奖项的获奖剧目主要有:《班昭》,《长生殿》,《景阳钟》以及《邯郸梦》,《烂柯山》,《寻亲记》。近年上昆三获“梅花奖”的剧目:《一片桃花红》,《景阳钟》,《川上吟》也担任唱腔作曲。曾任上海昆剧团副团长,上海市戏曲学校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昆剧联谊会秘书长。参加昆曲大型工具书《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的编写,主编并出版大型丛书《昆曲精编剧目典藏》(共计二十卷),出版个人专著《昆剧曲学探究》。曾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文华奖“文华音乐创作(唱腔设计)奖”,2007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奖”,2009年文化部“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2010年度“上海文艺工作者荣誉奖”,2012年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作曲奖”,2013年“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2015年上海戏曲中心“戏曲音乐杰出贡献者”。并在教育领域先后于: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共同完成)。在戏曲艺术教育及人才培养,特别是昆曲人才培养上也有显著成绩。
昆曲,一支戏曲芳苑中的幽兰,悠悠六百年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前辈先贤的付出。顾兆琳先生精研曲学,于浩如烟海的卷帙典籍中提炼精华,让昆曲艺术绽放出永恒的光辉。
先生归于道山,值此夏始春余之际,我们假座黎安智谷追忆先生生平往事,席间邀先生生前挚友、同事以及学员弟子,共同忆旧友、怀恩师,再继灯火,同叙兰馨。
部分嘉宾介绍

周喆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老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班。师承计镇华、黄小午、张世铮、顾兆琳、陆永昌、甘明智、缪斌等昆曲名家。嗓音高亢,感情饱满,声情并茂,台风自然稳重。主演剧目有《绣襦记·打子》《浣纱记·寄子》《长生殿·弹词》《牧羊记·望乡》《长生殿·酒楼》《十五贯·访鼠测字》《鸣凤记·吃茶》《儿孙福·势僧》《琵琶记·别坟》《八义记·闹朝扑犬》《千里送京娘》以及全本《寻亲记》《烂柯山》等。

张玄
1982年出生,山东济南人,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著有专著、教材。在《音乐艺术》《中国音乐》《戏曲艺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2019年《中国古典戏曲音乐艺术》(CHINESE CLASSICAL OPERA MUSIC)课程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称号。
2008年投师顾兆琳老师,2010-2013年随顾老师学习昆曲作曲和昆曲音乐理论,2013年发表论文《精而善用 尊古拓新——谈顾兆琳先生昆曲音乐理论建树》,后此文被《昆剧曲学探究》一书收录(中西书局,2015年)。

姚徐依
2005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昆曲演员班,2011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专业。2015年任职上海昆剧团演员。师承表演艺术家张洵澎,梁谷音,张静娴。在校期间,刻苦勤奋、认真学习、专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上进,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2009年作为国家级赛事和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第1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梅花萃活动凭借《游园》获得京昆专业组金花十佳。曾获2009年度上海文化资助项目“上海艺术人才奖学金”。2013年获上海戏剧学院三好学生称号、2014年凭借《牡丹亭·游园》、《蝴蝶梦·说亲》荣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戏曲大赛京昆青年组铜奖。2013年参演新编大戏《宝黛红楼》饰演林黛玉获好评。

江沛毅
祖籍江苏海门,1969年10月生于上海。现供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楹联学会会员、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副秘书长。担任第二至第五届文化部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班主任,编纂《昆曲精编剧目典藏》(二十卷)、《墙头马上——五十年传承典藏》、《传薪千秋——倪传钺教学研讨纪念文集》、《京剧麒派艺术人才培养研习资料汇编》、《越剧发展史》等。为香港振兴京昆传承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编写《京昆通识教育学习资料汇编》,为台湾“中央大学”《昆曲辞典》撰写相关条目。著有《俞振飞年谱》、《俞振飞诗词曲联辑注》。

蒋诗佳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闺门旦兼正旦等。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演员本科班,在校师承王英姿,又得华文漪、张静娴、王芝泉、张洵澎、张继青、朱晓瑜等众多昆剧名家亲授。擅演剧目《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小宴》、《白蛇传·断桥》、《贩马记·写状》、《西楼记·楼会》、《凤凰山·赠剑》、《白兔记·养子》、《彩楼记·评雪辨踪》、《西游记·认子》、《醉杨妃》等。13岁出演“新人版”牡丹亭,饰演杜丽娘。2006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2014年主演新编昆剧大戏《偶人记》,饰演紫霞仙姑。

吴双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创研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副会长,工昆曲净行。曾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2届文华奖表演奖,第1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配角奖和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2014年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卫立
上海昆剧团小生演员,师承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周志刚等名师。扮相俊美,嗓音宽亮。曾主演《拜月亭》《四声猿·翠乡梦》《南柯梦记》《长生殿》等大戏,《写状》《八阳》《迎哭》《见娘》《乔醋》等传统折子戏,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专家评委的赞誉。曾获得2010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文华戏曲院校奖高年级组金奖、第27届上海白玉兰奖新人主角奖等奖项。
卫立由上海昆剧团委托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所招收的昆曲演员班进行学习,在校学习十年,基本功扎实。2009年加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学习演出,2010年凭借《八阳》《书馆》代表学院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戏曲邀请赛”获得高年级组金奖,2011年排演新剧目整理改编的《拜月亭》,2012年参加第五届中国昆剧节,该剧获优秀剧目奖,个人获得演员奖。2015年排演小剧场昆曲《四声猿·翠乡梦》并参加第六届中国昆剧节,是获观众专家一致好评,该戏被誉为“当代小剧场戏剧想成功的先锋之作”。2016年在上海昆剧团排演传统改编《南柯梦记》并全国巡演,2017年凭借此剧目获得第27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2017年参加四本《长生殿》饰演第四本唐明皇,参加全国巡演。
主持:张思炜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奏员,司笛,上海国际昆曲联谊会副秘书长。201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师从许国屏、吴崇机、顾兆琪、钱寅。在世博会厅堂版《牡丹亭》、2012年全国昆曲名家演唱会、《玉簪记》《南柯梦记》等演出中担任主笛。2008年参与创作微电影《惊梦》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微电影单元最佳配乐奖。

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