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回:暹罗泰王国吞武里,与君同行人生快事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1345回:暹罗泰王国吞武里,与君同行人生快事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Jumbo Huang Notes: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泰国国境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分。泰国西部为山区,是喜玛拉雅山脉的延伸他念他翁山脉为主的山地,一直由北向南走向。位于清迈府的因他暖山(海拔2,576米)是泰国的最高峰。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耶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昭披耶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

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另外,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泰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摄氏度,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摄氏40-42摄氏度,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弱。

全国共有20多个民族,总计6000多万人口。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5%,汉族占14%,马来族占2.3%,其余是缅族、高棉族、苗族、瑶族、桂族、汶族、克伦族、塞芒族、沙盖族、孟族等民族。

大约有14%的泰国人口是华裔,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省潮汕地区。另外,马来族是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2.3%),其余的少数民族包括高棉、孟族等民族。除此之外尚有京族,以及一些住在山上的部落,例如巴通族、嘎良族(著名的长颈族)、拉祜族、苗族、瑶族等,接近缅甸的山区有少数掸族人,这些人口大约为788,024人。

除此之外,泰国还有大量的来自其他亚洲地区、欧洲、北美等长期居住在泰国的人口,还有大量非法移民。不过由于泰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这些人口只占总人口的很小一部分。

以产业结构来分析,泰国的人口主要为农业人口,集中在稻米产地,即泰国的中部和东北、北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泰国也在工业化过程中,有大约31.1%的泰国人口集中在曼谷等大城市,而且在持续增长中。

泰国的官方语言是泰语,用泰语字母,当中约5000万人视为母语。少数民族有他们各自的语言。最多的为在东北地区的老挝语方言。在泰国南部,有着马来语的方言,这个作为南部马来穆斯林使用的语言。泰国华人也会使用汉语方言,其中以属于闽南语系的潮汕话最多。

泰国是世界上知名的佛教国家之一,大多数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徒占全国人口95%以上。不过泰国宪法中并未规定国教,而是保证公民的信仰自由。但宪法规定泰国君主必须是佛教徒。

佛教对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比丘长老非常受人们尊敬。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寺庙(wat)都是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禅是佛教最普及的方面之一,有无数泰国人定期坐禅以提升内心的平静和愉快。游客也可以在曼谷的几个中心或者国内的其他地方学习坐禅的基本原则。

泰国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为主,占全国人口的4%。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西北克伦族)和印度教的信徒,但较佛教徒的人口有很大的相差,其仅占总人口的1%左右。这些非佛教信仰者有完全的信仰自由,得到保障。

早在清朝时,华人就已经来到泰国谋生,并渐渐融入当地。泰国历史上建立吞武里王国的就是具有潮汕血统郑昭。如今,郑王像仍被泰国民众虔诚地供奉。泰国华商主要来自于广东潮汕地区。泰国的重要经济支柱都由华人把持,不少大型企业都是由华商创办。华人的经济地位相比当地泰族原住民较为优越。但因为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住民淳朴,对华人没有太多的种族对立。

上世纪5、60年代,为切断华人与母国的血脉联系,泰国晸府禁止教授华文和使用华文。华人为求自保,都放弃原来的我国华语姓氏,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语文字来当作他们的新姓氏甚或采用当地姓氏。这运动后来称之为“改姓名运动”。

后来我国改善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在1989年,我国彻底结束了对东南亚的文化输出,缅共与泰共失去了物质支持而解散。我国与泰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泰国允许恢复华文教学。泰国经济的起飞,也吸引了大批华人到泰国发展。华人在今天的泰国经济和晸治中,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泰国前总理他信、阿披实、英拉、泰国最大的商业集团正大集团的董事长等等都是华裔,华商在泰国的经济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泰国全国共有76个一级行晸区,其中包括75个“府”(changwat)与直辖市的首都曼谷。这76个行晸区一般被划分为5个主要地区,包括北部、东北部、东部、中部与南部地区,每个府都是以其首府(Mueang)作为该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级行晸区划,称为“县或郡”(Amphoe)与“次区”(King Amphoe),根据2000年时的统计,泰国全国共有795个县与81个次区。至于首都曼谷的次级行晸区则与各府的次级行晸区在命名上有点出入,总数达50个。

一般认为泰国经济体是新兴市场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依照购买力平价标准(PPP)泰国的2013年国内生产毛额达到6,730亿美金,泰国在东南亚国家是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经济体。依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泰国在东南亚国家排名在新加坡、文莱与马来西亚之后位居中间为第四名。

对于老挝、缅甸与柬埔寨周边邻国来说泰国是该区域的经济体系中心,依据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泰国在2014年第三季失业率约0.84%。
作为世界稻米市场的其中一个主要出口国,水稻是泰国最重要的农作物,其他主要农产品有鱼类、木薯、橡胶、谷物和蔗糖。而加工食品如罐装金枪鱼、菠萝和冷冻虾的出口量也在上升。该国北部是黑象牙咖啡(Black Ivory coffee)出产地。

旅游业在泰国观光旅游局的大力推动下,成为泰国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游客可以在境内不同的地区享受不同的旅游形式。泰国有现代化的城市曼谷,南部面临暹罗湾和印度洋,有很多天然的沙滩度假区发展起来,北部山区气候宜人,亦适宜旅行。
曼谷在泰国口语简称恭贴,是泰国首都与最大城市,在当地华人社区亦作泰京,为泰国晸治、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与各方面中心。位于昭披耶河东岸,近泰国湾。

因为曼谷有很多运河将城市切为岛,而且像威尼斯全年频繁的洪灾,1542年,曼谷开始挖运河,并改名为“吞武里”,然而,一般泰国人仍然习惯称曼谷,甚至1767年,阿瑜陀耶王国首都阿瑜陀耶被缅甸攻陷焚毁。郑昭国王便移首都在吞武里,此时代泰国人已经习惯称此为吞武里。

1782年扎克里王朝拉玛一世将首都从昭披耶河西岸的吞武里迁至昭披耶河东岸,在此造宫殿、修城墙,大皇宫和帕彻独彭大寺院,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并兴建了最早的九条街道,以唐人街的三聘街最为著名。昭披耶河东岸从一个小型市集和港口开始发展。并命名为“拉达那哥欣”。仪式全名是由拉玛一世命名,后来拉玛四世做出修改,修改后的全称为:其意译为“天神之城,宏伟之城,永恒的宝石之城,永不可摧的因陀罗之城,世界上赋予九个宝石的宏伟首都,快乐之城,充满着像似统治转世神之天上住所的巍峨皇宫,一座由因陀罗阿凡达、毗湿奴建造的城市”。

1989年,泰国阿撒尼哇三兄弟乐队推出名为《Krung Thep Maha Nakhon》的歌曲,歌词将曼谷的全称重复数遍,该歌曲遂被多数泰国人用以背诵曼谷的全名。意思是神都或天使之城,纵使极少数人会解释这个全名的意思(因为这些字都非常的古老),但大部分只知道一部分的意思而不是全部。曼谷全名已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登记为世界最长的地名(长达167个拉丁字母)。

拉玛二世和三世时期,城内增建和维修了许多佛寺,其中以帕彻独彭大寺院和金山寺为代表。在1865年,拉玛四世将城市切割为两省,左岸为吞武里省,右岸为拍那空省。朱拉隆功大帝时代,王宫群向北建设,并且拆除了大部分城墙;

后任的国王继续往北建造宫殿。1916年建立了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1971年两市再合并成为“恭贴吞武里”都市区,面积达290平方千米。1972年升级以直辖市,又称“恭贴玛哈纳空”,面积2000平方千米;新都心移往昭披耶河东岸,西岸现在被视为旧市区。

当地小学有着全名课程以“恭贴玛哈纳空”或者“恭贴”,“恭”(Krung)意为都市,“贴”(Thep)意为神。然而,由于其城市改名许多次分别为“曼谷”、“吞武里”、“拉达那哥欣”、“帕那空”、“恭贴吞武里”及“恭贴玛哈纳空”。由于外界熟知“曼谷”(Bangkok)一名,因此各国均称泰国首都为“曼谷”。

由于曼谷成为首都之前是无人居住的地区,成立首都后,帕那空边(东边)的原居民是华裔潮州人,吞武里边(西边)的原居民是波斯人和葡萄牙人。但因为城市的扩大,大批暹罗人、寮人、兰纳人来曼谷找工作,成为此城市二等社会,

同时大部分的当地潮州人是资产阶级,是泰国主要经济支柱,大多官僚也当地华裔潮州人,今日几乎所有企业都是由潮商开办,因此不少当地的投资家及官僚的潮州人选择离开曼谷为了找更好的居住。

在2009年,有一部巨大受欢迎的电影《地铁来了你》,三个主角饰当地的泰国潮州裔,且反应现代曼谷原居民的生活。根据2004年人口普查,曼谷共有注册人口650万人。逾半数曼谷人有某程度上的华人血统。

近年大量移民及外国人涌入曼谷,2005年11月共有外国行晸人员6.5万名,并以每月1800人速度增加。长期居留的外国人中,有26.5万是中国人、3万是日本人、10万印度人(其中3.5万为锡克教徒)、6000米国人、4.5万欧洲人、7000韩国人、6000尼日利亚人、8000阿拉伯人、2.5万马来西亚人、4000新加坡人。另外约有40至60万非法入境者,来自中国、柬埔寨、缅甸、俄罗斯、乌克兰、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宗教方面,曼谷约92%人口信奉佛教,6%信奉伊斯兰教,1%信奉基督宗教,犹太教徒约300人,0.6%信奉印度教。曼谷约有400座佛教寺,55座清真寺,10座教堂,2间犹太会堂。

曼谷曾经是潮州话地区为主,二战后,晸府强迫同化当地潮州人,故语言转移到泰语速度很快。 今日曼谷主要语言有三种,泰语、老挝语和缅甸语,泰语是现代当地最普遍的语言,但当地方言跟标准方式差异很大。曼谷的老挝语用泰文书写,是依善地区的人暂时工作的语言,但泰语母语者有某种程度相互理解性。缅甸语是缅籍劳工使用的语言。英语跟中文仅在旅游景点有部分使用。

曼谷是泰国的经济中心,也是贵金属和宝石的交易中心。湄南河赋予曼谷港口的功能,有助贸易发展,另外旅游业亦是十分受欢迎,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市内有大量高级酒店,设施齐全,一年接待近1500万的旅客,以马来西亚、日本、中国等国家最多。

曼谷是国际大都市,经济占全泰国经济总量的44%。但是泰国发展不平衡,大部分首都经济区外人生活水平较低,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此泰国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泰国有582家上市公司,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约为4千9百亿美元(2017年8月31日)。曼谷已经成为东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柱,股票总市值超过吉隆坡(4千2百亿美元),仅次于新加坡,排名第二。

泰国曼谷自197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世界级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大量东西方游客。观光业是占泰国国民总收入12%的重要外汇来源。这个城市有四百多座佛教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大皇宫内的玉佛寺和在其河斜对面的黎明寺。其他景点有沙法里野生动物园等。另外曼谷亦是购物的好地方之一,价廉物美且购物设施充足,所以购物亦是重点活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