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学习笔记
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更优秀,获得某些能力或技能,或者成为所谓的“天才”,那么这本书里的知识值得反复学习、思考和实践...
学习目的
1,理解刻意练习的整体理论,思路和方法。
2,总结刻意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参照标准及需要避免的错误。
3,结合经验和事例分析刻意练习模型及其适用性,找到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联系生活和实际的各个方面,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刻意练习,并落实到思维和行动中。
5,结合其他相关书籍文章和杰出人物的经历经验,分析刻意练习还有哪些特别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引言:天才存在吗?
莫扎特的绝对音高和心理学家训练绝对音高的例子证明:从小学习音乐就可以训练出绝对音高,而且这种能力也需要后期持续地发展与保持。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基因因素在某些领域很重要,但是刻意练习对大多数人发挥出才能来说更为关键。
学习是开发潜力的过程,而且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获取专业特长,很大程度上是改进人们的心理过程。
1,有目的的练习
问题:
①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持续的突破极限的练习
② 为什么需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是依靠大量有目的练习
③ 怎么达到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的提高,有意义的练习,大量专注的训练,需要反馈并走出舒适区,不同的方向想办法,有意义的正面反馈以保持动机。
2,大脑的适应能力
问题:
① 什么是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类似体育锻炼)而改变。
② 为什么需要锻炼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而且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③ 怎么锻炼大脑的适应能力?
(1)走出舒适区。
人有一种偏爱稳定性以保持身体平衡的倾向,被迫走出舒适区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获得进步。
(2)挑战越大,变化越大,但不要太过。
一方面,人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如果能够触发大脑结构的变化,那么,这种学习比起只是继续练习已学会的某项技能时的学习要高效得多。另一方面,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重要细节
(1)训练会对大脑会产生影响,如提高大脑的脑白质含量。
(2)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的某些部位(以获得某项技能或能力)可能会付出一些代价(在其他领域的退化),可能是由于大脑内的脑灰质有限。
(3)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3,心理表征
问题:
① 什么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可以理解为大脑中的信息块,条件反射式的理解、回忆,筛选和解决模型,是一种知识结构、模式、数据块、上下文、逻辑、走向或者联系)
② 心理表征有何用处?
创建心理表征是刻意练习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找出规律,预测未来,无意识决策,解释和组织信息,制订计划,高效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
③ 怎么创造良好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有明确目的、专注、根据反馈修正错误、走出舒适区)
在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创建心理表征;只有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心理表征。
4,黄金标准
问题:
① 刻意练习具有哪些特点?
刻意练习所发展的技能要求已经拥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刻意练习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不断地尝试哪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
刻意练习需要人们完全的专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前期可以靠导师监测,后期靠自己监测
刻意练习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包括逐步的改进过程并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
刻意练习需要有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
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② 刻意练习有什么用?
在某个领域中成为杰出人物,具备相当高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
③ 怎么进行刻意练习?
确定该领域的杰出人物
找出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差别
大量的训练和持续的纠错
5,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三大错误:
“认为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常用“我不能”或者“我不是”之类的表述
认为只是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就会更擅长
认为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
练习方法:边干边学
要准确地判断最杰出人物做了些什么,使得他们在普通人中间“鹤立鸡群”。
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区别,正是发展专业技能的传统路径与刻意练习的方法之间的核心差别。
可以获得反馈,最有可能是外科医生随着经验的日渐丰富而手法精进的原因,这也是他们不同于许多其他医学专业人士的地方。
改进技能的新方法:制订致力于改进技能的培训计划,由于最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做什么,因此,训练应当着重于实干,而不是知晓,特别是着重于使特定行业或领域中每个人的技能尽可能接近最杰出人物的水平。
6,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找个好导师,不过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不专注,练习没效果。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没有导师的自学方法(富兰克林写作为例):观察,模仿,创作,对比,纠正,迫使自己挑战自己,对比,思考,纠正...
三个“F”核心: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去复制,一旦失败了,再次停下来思考原因,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新的方式挑战大脑和身体),攻克特定的弱点(分解任务),保持动机(留出固定时间,找出干扰事项,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为了其他人的认可,得到身边人的鼓励、支持和挑战,加入团队设立共同目标),精心设立目标(一系列可控的小目标)。
7,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产生兴趣
变得认真
全力投入
开拓创新
8,解释天生才华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作者阐述自己从没找到有说服力的例子,证明任何人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练习,便能培养杰出的能力。
作者阐述自己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莫扎特在10岁之前完全靠自己创作了任何具有重大意义的音乐作品,作者猜测有可能是他父亲整理的,从而说明莫扎特后期的成就包括原创的、复杂的音乐作品是依靠后天大量的刻意练习来实现的。
关键论点:
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高度专业的心理表征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