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通鉴》第52卷 历史洪流中非专职的发明家
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这些古代的工程师,都在东汉。
他们不是专职的发明家。
比如张衡,其职务是太史令,太史令是官方记录当代历史、整理古代是的官员,尤其擅长汉赋,当然天文历法也是其所司。可能因为东汉中晚期地震频繁,凭着爱好,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希望能够反映地震的方位,即便没有现代科技证据能够表明地动仪能够预报地震,但是将方向分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加上共振敏感性的这一研究,努力的方向与科学和技术的方向是一致的。再有张衡不仅是发明家,还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一个类似"达芬奇"的人物,这一点让人更加佩服。

而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则是是个宦官,即便对于蔡伦的宦官身份有人在意,对于蔡伦的具体技术作用有所怀疑,但是蔡伦即即便是因为政治斗争而死去,而留下的遗产,将使得其广被人所念叨和记忆。
宦官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太监“”,可能因为在东汉中晚期宦官的权力变大,作为中常侍的蔡伦,能够利用职权之便获取更多的资源,去做造纸术。发明造纸术可能是其作为,也可能是他一手促进的,不管怎么样,其对于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自从纸张发明了,书写和书籍的携带更为方便,与原来秦始皇用每天看“500斤”的奏章相比,纸张显然更为高效,依托在书籍上的思想能够传播的更为广远的。
张衡、蔡伦,这些古代工程师,对于古代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概念,但在技术发明上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技术能发明创造,科学只能发现,即便如此,这种与生活实际紧紧相连的技术发明创造,依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蔡伦的印刷术,与后来宋朝毕昇的活字版印刷一起,对于文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广泛记录的典籍和经验,人类文明只会如同是原始社会一样,好的思想火花如昙花一现,很难有继承和发展,没有依托纸张印刷的文明传承,人类也就就没有今天。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