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志|《长恨歌》
第二部第三章
这一章里有康明逊有萨沙有程先生,倒也聚齐了。看之前就知道王琪瑶和康明逊有一个孩子,看到这儿才知道康明逊原来就是毛毛娘舅啊。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几乎是哭着读完的,其实也没什么煽情的情节和对话,可就是忍不住地哭。大约对王琪瑶的处境太过于感同身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怎么做都是没有办法。明知怎么做才对自己更好,却总要选另一条路,对李主任是,对康明逊是,对孩子也是。她看着精明,却总选了最让自己不好过的路。他们或许都爱她,可最终不过都化作康明逊是的那句“没有办法”。
看到程先生再出现,我倒也有点重回旧上海的意思了,更能移情他们这样的“旧人”,多希望日子就一成不变地过下去,可真正的人生好像有经历了太多的波折。程先生真心地爱着王琪瑶,可她自始至终只拿他当一个“底”,再怎么愧疚和不好意思,也只能说,感情这事真是难以强求。
如果就像王琪瑶说的,当初听了那位共产党导演的话,没去竞选“上海小姐”,现在的这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呢?
但日子好像就只能这样,纠纠结结无可奈何,明知道是怎么样却还是要自己再亲自走一遍,这是没意思,心里倒越发地堵了。
第三部
有了薇薇之后的日子好像终于有点脚踏实地的意思了,即使母女暗自较劲,王琦瑶到底也是为女儿打算的。如果没有遇见老克腊,没有遇见长脚,日子就会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下去吧。老克腊贪她身上的那旧时代残影,最后又想逃走,阴差阳错反而害死了王琦瑶。但好像这样突兀地死去才更显得她王琪瑶。
可她生命里的男人,除了程先生,或许程先生也是,谁不是贪图她身上的那点残影呢。
从1947到1949,从1949到1955,从1959到1966,又从1976到八十年代,从旗袍到列宁装再到五颜六色的时装,王琦瑶的确是弄堂里无数王琦瑶的化身,见证着上海这座城市历史的更迭。她是旧时代的残影,也怀念着旧时代,却也无意中见证了这个新时代。
王安忆有些“啰啰嗦嗦”的文笔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了我对上海的想象,有种落落大方的小家子气。
人在满腔热血的青少年期还是少读这种调调的书吧,太消耗激情了,总觉得人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