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一瞥,在日本看到另一个西班牙
Paterson躺在派西艾可瀑布之下的山谷中
它力竭的水流勾勒了他后背的轮廓。他
靠右躺着,头靠在流水的轰隆声边上
是后者填满了他的梦境!永久的沉睡,
他的梦在城市之中游走,在其中他隐姓埋名。
——‘’Paterson‘’第一卷
美国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代表作品‘’Paterson‘’是一首隐喻了城市和人之间关系的长篇叙事诗。其五卷相继发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清新朴拙的语言的构建之下,诗行的视角在日常生活和风景之中穿梭,美国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轴线从中连贯而成。
多年以后,远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摄影师Ana nuñez rodriguez翻开这部不朽的长诗,诗歌语言的韵脚在脑海中跳跃,幻化成为视觉语言的节律。这首长诗成为了一种有力的参照,帮助她获得了身处一方地点发现、捕捉和生活的方式。“‘’Paterson’当中的分析让我们得以找到以摄影和声音折射情感的关键工具。”正如她个人主页上关于京都府南丹市的摄影项目《竹之记忆》所展现的那样。
早在2016年,这个项目就在Ana心中初露端倪。她和老搭档Sebastián Sandoval Quimbayo就加利西亚的人口衰退展开调研。他们把关注点放在了一种旧式石质或木质粮仓上,这种建筑某种意义上见证了衰弱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加利西亚和日本农村之间的相似之处。这两处相距数千公里、同样山势平缓温柔、水谷穿梭蜿蜒的土地都曾经是当地人欣欣向荣的乐园,如今,它们却共同面临了农业传统的丧失、人口老龄化和自然变迁的困局。人口、经济和土地的因素带来的变化导致了很大程度上的衰退,大量土地和房屋被遗弃。位于京都府南丹市园部的一种建筑物Inakidana作为平行的参照物,把两处地理方位的变化进程联系在了一起。在几个月的工作之后,他们的提案被接受,驻留申请得到许可。2017年夏天,他们出发前往日本乡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和创作。
在乡间游走,与当地人搭讪的软语拂过耳际,寓目皆是苍翠,葱茏的稻田隐约告知了昔日的丰饶,被弃置的建筑材料横七竖八,平添了萧索,这种意境便也成就了整个摄影系列的基调。求索之间,他们很快把竹作为了摄影创作的重点。
竹子是日本乡间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材料,尤其是在大米的培植过程中。传统中,竹子会被用于生产的各个阶段,例如在干燥大米的环节,当地人会用竹子建造建筑结构,大米存放在其中。为了储存竹棍直到下一次丰收,他们使用专门为此设计建造的狭长建筑Inakidana。如今,由于新的干燥方法被引入,这些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被迫终结了,竹子不再如此被投入使用,它们意味着农业文化消逝的物质表征和一种崭新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竹子确实关系到文化身份的方方面面,我们乐于把它作为收集乡间记忆的见证者,是它记录了农业实践的历史变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把竹子放入到摄影创作中,它们可能作为线索或者碎片,帮助观众理解这种材料在日本文化中的强势存在。”Ana说。他们决心建立一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包罗多种视觉策略,打破线性的视角,以便帮助观众随着更为流畅而渐进的步骤解读作品。
他们不仅诉诸视觉,也设计了听觉素材,供每位观众循着各自的路径、凭借自己的想象切入这方创作空间。声音的雕塑与摄影作品遵循了相同的叙事方式。用传统方式——即竹结构干燥大米——所产生的声音和取而代之的机器所发出的声响形成对比,前者的收敛和后者的聒噪萦绕不绝。在这低吟之下,追随视觉呈现的线索,沧海桑田的现实中的丧失感被揭示,它关乎日本,也关乎西班牙,更是人类对于共同命运的关切。
Q&A
《生活》:你的个人主页上说,建筑是乡间变迁的见证,你在那里看到了哪些变化?
Ana nuñez rodriguez:通常而言,你可以感受到,因为多种因素,环境受到侵蚀。人口老龄化、低出生率、大量人口从农村移民到城市,这些变化导致了日本人口衰退。我们驻留所在地的很多房屋被废弃不用了,政府试图发布政策,鼓励人口回到农村,但是农村就业机会的稀缺使得情势更为复杂。我们观察到一个变化中的农村社会,对现代人口变化提出了挑战。这不仅仅在当地是个问题,2016年,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这种状况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生活》:你们如何和日本当地人打交道?
Ana nuñez rodriguez:运营驻留计划的艺术家会说日语,也说英语,他们帮助我们和社区沟通。他们让我们和当地居民保持联系,丰富我们的创作进程。我们访问与土地有特殊联系的当地人,从退休居民到生产大米的农民,后者用新的工业培植技术代替了传统方法,那些艺术家也曾采用已经消失的传统技术种植大米。
《生活》:你的该系列摄影作品有彩色,有黑白,为什么这么做?
Ana nuñez rodriguez:通过这些照片,我们用以创造一种时间流逝的隐喻,作为环境变迁的参照。为了融合在那里感受到的心境和情感状态,这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生活》:你是否遵循了一种特定的风格或者流派?
Ana nuñez rodriguez:我相信,每个项目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独立的整体。我想,当我沉浸在一个主题里,我就在寻找最好的视觉策略,沟通我所感兴趣的特定理念。我感觉我是自由的,我不喜欢在创作中设置限制,我持续寻求新的叙事策略,以各种格式和新的沟通方式进行实验,让我的视觉语言变得更为有力。
《生活》:该系列和其他系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Ana nuñez rodriguez:我想,其中的不同在于,视觉创作是我和另外一位艺术家Sebastián Sandoval Quimbayo合作完成的。因而在我们的视觉趋向上寻求折衷是有趣的。我们彼此之间熟知,从论辩的过程到视觉的表达和对彼此视角的理解。这种互补的方法论可以彼此丰富,我想你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一点。除了视觉之外,我们也一起创作了声音雕塑。这个领域不是我所熟悉的,Sebastián对此有很多经验,但是他帮助我打开了如何体验一个话题的视角,声音和视觉是彼此激发的。
《生活》:你认为摄影师的使命是什么?
Ana nuñez rodriguez:我认为,摄影是重建现实的资源,一种充满活力的视觉资源,通过对概念的理解、组合和相互连结,我们得以理解这个世界。我会强调的观念在于,我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我的作品来推动社会舆论。这是摄影和社会的交叉之处,我在这个领域工作,我思考如何把照片作为表达个体和集体记忆的主要工具以及一种知识策略。
《生活》:你的教育经历如何影响你们?
Ana nuñez rodriguez:艺术教育对我们都很重要,因为这是自由实验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我们也自我投射,以便自我定位。我们也相信,学术界是大大影响我们的创作过程的因素,因为学术界会展现如何在理论上开展摄影项目,但这也是不同于真实世界的有限空间;在这个壁垒之外,许多不同的因素开始起作用,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切入它们。
《生活》:你的下一步创作计划是什么?
Ana nuñez rodriguez:我们开始项目的时候,主要调研加利西亚,不过正是这座城市把我们的关注点引到了京都府南丹市园部。完成了日本项目之后,我们继续寻找信息,以便完成加利西亚的项目,把这两个部分联系到一起。可能未来我们还会投入到其他背景调研。
(原载于《生活》月刊2019年12月第169期“自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