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源,蕴于知识
文明之源,蕴于知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知识与美德同样重要。无知者无畏,他强调要重视教育,通过教育发掘人类已有的美德,孔子也看中教育对人的重要性,不学礼,无以立。 由此可推,文明与知识密不可分,而知识又离不开教育。
诚然,高学历高知识并不绝对都具备高素质高文明。比如,拦截高铁的等候爱人的那位小学教师,自私更是无知;高铁霸座的一名博士生,被众人讽为“无耻新高度”,被列入黑名单……这些只是少数人无知的体现。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讲,自人类的产生开始,就伴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催生文明,知识承载着文明。比如,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知识的丰富,将人类引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
广义上的文明,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近代西方,我国构建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英美法德则构建了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在此次严重的疫情中,相较之下,我国的制度更具有优势。经济文明,主要以创造物质财富为主,例如,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精神文明,以创造和积累人文知识财富为主,例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创造了众多的人文主义成果。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承载了华夏文明的脊梁。这些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知识的传承。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莽夫的行为源于无知;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只能说知识水平还达不到要求,还存在着短板;“木桶原理”让我们明白,一桶水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不同的阶段对文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拿着几百年前的文明标尺,来丈量现代的文明,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们应该学会融汇贯通,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文明的标准。
让我们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做新时期新文明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