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每所大学都有值得怀念的地方,也有值得诟病的地方。
01
多年之前,我只带行囊,未带梦想,跨入大学校园。这个大学的名字叫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位于科教名城合肥的市中心,一所农业大学能够设在市中心,全国罕有。在这样的繁华地带坐落这样一所古老的大学,好比一身西装革履头上却盖个草帽,是异于世人的时尚。安农大不辱农业大学名号,校园内各种树木林立,蓊蓊郁郁,遮天蔽日,有的地方还种着浩浩荡荡的玉米丛,加之媲美煤油灯的路灯,晚上没有三五人你绝不敢轻易外出。
安农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历史悠久。可它悠久的历史没有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只孕育出古老得可以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筑。至今校园内依然屹立着前苏联援建的教学楼,前苏联业已在历史尘烟中湮灭,这青石砖堆砌的建筑却骄傲地成了历史。
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大的公寓里,和另外两个学校的学生一起,鱼龙混杂。我的宿舍是九栋104,人家说这号码不吉利,作为一个受过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我当然不屑一顾。可住下来没几天,我的科学信仰差点崩溃。
宿舍内终日不见阳光,夏天蚊虫肆虐,幽暗潮湿。晚上就寝,蚊蚋在帐外集结,如雷轰鸣,不得安眠;冬天室内奇冷无比,宿舍又规定禁止用取暖器,如果你不躲到床上很难呆上一分钟。因此白天不睡觉的时候我们都跑出去避寒。基于此,我们寝室荣获“小南极”的美称。由于气候宜蚊,我们宿舍的蚊子兴兴来早姗姗去迟,一年与我们同居大半年之久。往往窗外隆冬大雪,室内的蚊子还在蹁跹起舞,堪称生物学上的奇迹。
02
每个宿舍的每个同学都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历史。为了避免我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章后找我算账,我以下用的名字皆是代号,到时他们就无理可据了。
我记得到宿舍的第一天晚上,坐在我右边的同学正埋首读《史记》,我自惭形秽,想大学里果然卧虎藏龙。此人便是A君。A君同我们隔了一个时代——80后,因为他复读三年才考上大学,毅力惊人。但他对此毫不讳言,并且常得意洋洋与人讲述,得意的理由是马云俞敏洪都有类似经历。他出口诵诗,最爱念什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明月夜,短松冈,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看来他是跟明月干上了。A君最喜与人争辩,文学、史学、哲学无所不及,至面红耳赤头曲颈歪一败涂地也不肯认输。除了读书,A君将剩余的大学岁月全奉献给了社会实践。这样的结果,第一是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能力;第二,这么忙的A君当然没有时间恋爱,这也是他的“大学后遗症”,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我们选B君当寝室长有两个缘由:一是他表里如一,憨厚老实,宜做人民公仆;二是寝室长要日理万机——打扫卫生,无人愿做。B君果然单纯,当选后宣誓道:“我一定会当好这个寝室长,不负众望!”我们对他没有寄予什么厚望,只要把卫生搞好就行了。他开始任劳任怨,勤奋不输劳动模范,后来发现我们都袖手旁观,直呼上当,渎职罢工,导致宿舍垃圾如山,异味四溢。B君刚来时不肯全抛一片心,沉默寡言,等我们相互熟识之后,他一张口滔滔不绝,没有半个小时打不住。为保持宿舍安宁,我们一般不敢找他说话。B君对吃很有讲究,常常跟我们抱怨学校伙食太差,他家乡河南遍地美食。可他一壁抱怨,一壁比我们吃得都多都好,我们送他外号“吃坛小天王”。小天王饭量惊人,我们一般只打五毛的饭,他有一次打了一块二的饭还嚷着没吃饱,到最后食堂里打饭的阿姨都认识他了。我们上课多在六楼,放学吃饭时,小天王总是一马当先,30秒就能下楼,引领人潮。B君晚上回到宿舍就端一杯水钻到床上,看着手机上刚下载的动画片哈哈大笑。他住在我的上铺,每晚上厕所倒水上上下下,结果身手练得矫健无比,上下床三秒钟就能搞定,估计训练训练能进国家体操队。
C君身材健硕,英气逼人,门庭显赫。可他条件虽优越,却沉溺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一坐到电脑前,稳如泰山,废寝忘食。往往我们入睡之际,他还在闲敲键盘落灯花。C君有一个通过玩游戏认识的女朋友,远在台湾,他们俩每晚到阳台上打电话能超过一个小时,风雨无阻。睡觉了还互发信息,对海峡两岸关系做出了杰出贡献。此三君虽个性迥异,但拥有共同癖好——鼾声如雷。每夜阑人静之时,三人像是在跑接力赛,此起彼伏,声声不息。
对面105宿舍还有一D君,此君和我是老乡,天天在我们宿舍逗留,待的时间比我都长。而且他喜欢在我们午睡的时候破门而入,来转一圈一言不发再出去。D君爱好广泛,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无一不爱。可他只是爱,没有一样精通。他踢足球脚法奇臭,偏的角度无人能及。我们索性叫他对准偏球门旁边很远的地方射,往往能中。他打篮球更是一绝,运球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他自创独门秘诀“即定跳楼”“三步上树”,即定跳楼就是运球停不住,但球早已飞出,他自称为“跳楼”;他三步上篮时直接走到篮下然后将球往上送,我们叫他“三步上树”。

03
宿舍里的人极懒,至少男生如此。在电脑普及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大学生终于可以派遣孤寂。有段时间他们好像组团打英雄联盟,几个相邻宿舍的人成战队,并肩作战,我们夜间常可以听见队长高声向队友们部署战法。
男生们吃饭基本全部买盒饭坐在电脑前,公寓食堂濒临破产。倘若宿舍里有一个人还算勤劳,帮着其余人打水,水资源不会紧张。如果碰巧遇到四个懒汉,这个宿舍会遭受灭顶之灾。
我们每个人的袜子至少有七双,好一星期换一次。有的宿舍为添置幽雅环境,买几盆花草于内,净化空气。不料生命力顽强的花草不堪恶臭,不出数日,气绝而亡。闻悉这样的局面在女生宿舍尤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生,而是宿舍的管理制度。宿舍最大的弊端就是把男女分开来住,你想这么多同性聚在一起,了无生趣,生活自然慵懒。倘若男女生混合居住,阴阳互补,宿舍内必定生机盎然。
04
学校里的课程比宿舍生活还要无趣。那些老师皆出自名校,学位没有博士以下的,上起课来犹如和尚诵经,再失眠的人听了也会睡意盎然。下面我将为你们绘制一幅老师们的群英像,列位且看。
英语老师上课必浓妆艳抹,掩饰了她的真实年龄,我们最喜欢在一起猜她的年龄,可惜至今没有求证。她被我们称作是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她上英语课讲不到三句英语,便开始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天南海北毫无联系的东西竟能被她扯在一起。譬如她能从一个简单的blacksmith说到中国汉字的起源,许慎的《说文解字》,举例分析《红楼梦》中谐音字的用法,再到古希腊众神传说,《圣经》的历史,西方各种节日的由来,无所不通,堪称学界奇葩。最后我们班同学个个知识渊博,成为鸿儒,只是英语成绩不进且退,四六级通过率充当学院后卫,为兄弟专业保驾护航。
院党委书记管老师老当益壮,硕果仅存的几根头发保护有加,啫喱水喷的油亮刺眼。他最喜欢对学生们发表演讲,声音铿锵有力,动作夸张,但是经常念错字。这个我可以理解,领导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是不高的。我不理解的是他竟然是我们院中文系的教授。
法学欧老师长得很有喜感,单独看他的脸你真以为是一面圆形的镜子。他性情豪爽,思想激进,愤世嫉俗,言论精辟。逢他上课,平日数月不见得同学会突然冒出来,不用点名,人满为患。欧老师曾经盛情地对我们说:“如果一个大学教师站在讲坛上不能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思想,还不如去讨饭。”管书记演讲像是在上课,欧老师上课像是在演讲,激情四射,手舞足蹈。时而眉开眼笑,时而怒目圆睁,时而深情款款,时而不怒而威。慷慨陈词,痛斥时弊。我觉得欧老师才是真正的大学教授,多几位这样的教师,中国大学才能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老师们还有很多趣事,难以一一追述,只取一二,与君分享。
字写得太多了,一落笔停不下来。每所大学都有值得怀念的地方,也有值得诟病的地方。只不过,这种怀念或诟病,只属于它本身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