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催婚,我有几条建议
步入三十岁,是猝不及防的事情。好在同龄朋友也跟着一脚跨进来了。
我们互相调侃这微弱的中年危机,其中和未婚好友聊的最多的就是被催婚。说她们完全不心急,有点失真。因为周围太多声音,声音背后太多焦虑,无形之中,她们也难免跟着心神不宁。
对年龄的忧虑,对爱情的不确定,电话总是滚滚而来,父母亲的训导,婚恋网站的游说,朋友们的旁敲侧击,这种催促面临久了,就只好扮演油盐不进的样子,可这幅不羁的样子又招来更多的指手画脚。
谁不想谈一场甜甜的恋爱,走进温馨的家庭生活?(尽管恋爱和婚姻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样子。)
前些天,听闻老家的儿时玩伴不敌母亲的催婚炮火,从三楼跳了下来以示抗议,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悲剧已不可挽回。作为普通女生,似乎多多少少都要习惯这种压力和心急。有时候感到怒从心起,为什么我们没有一种更有界限的人际关系呢?为什么个人的选择要接受这么多的评判呢?
但仔细想想,现在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婚恋和生育,尽管要面对那些老旧思想的胁迫和催促,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不能盲目顺从,更不能一味反叛。因为这两种方案都是出于解除压力而做出的反击,而不是我们慎重的真心的选择。
三十而立,意思是说,到了三十岁时, 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立意和见解。而面对我们最重要的人生选择,面对婚恋,面对急切的催促,我们如何独善其身呢?
1/4
「尽量不住在家里」
如果父母无法理解你的感情观,尽一切可能不长期住在家里。
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子女未婚带给他们的压力,远大于子女本人所承受的压力。
许多“热心的”街坊邻居最喜欢聊的话题就是某某家的未婚青年,背地里他们都是“娶不到老婆”,“嫁不出去”的怪胎。我们所处的世界,总是有一些以自己的狭隘经验对别人咄咄逼人的人,尽管他们的婚姻一团糟,但他们还是认为结婚是一件必须完成的打卡活动,完成的人总是有资格嘲笑没有完成的人。
这些人也许并不认为结婚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用“已婚”的标签来完成自己的身份认同。试图和他们争辩你心中的理想爱情,多数时候是徒劳的。
父母亲所面临的同龄人,思想更为守旧,所以也更为焦虑。
既然如此,和父母保持距离可以大幅度减少被催婚的频率,也免去他们强行安排的相亲见面,不在家待着,可以有效减少他们想起这件“伤心事”的次数。
最重要的是,当你和喜欢的人试着交往的时候,你才有空间听从自己的心。
2/4
「努力赚钱,增加选择的自由」
金钱即是选择的自由。
我一直认为,我的自由,全部都是自己赚钱买来的。
在习惯性批评教育的父母那里,用钱实现了自我证明。在他们的管控之下,也是用钱买来了我的恋爱和婚姻自由。这样说也许并不好听,但是现实世界,金钱的确是一张标尺。
用钱证明自己做了好的选择,用钱给自己体面自由的生活,用钱照顾父母,这样他们才不会认为,你的人生需要依附一个比你条件更好的人,帮你提高生活质量。
有太多父母指望女儿能通过婚姻这块踏板,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不否认这其中的成功案例,但指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却惨遭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对于未婚女性而言,自己有很强的谋生能力,则会免去踏上这条“依附之路”的可能性。你不指望通过一个男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你们的关系才会健康平等。你才真正意义上有了爱情选择权。
3/4
「保持读书和进步」
这个世界的活法有很多,有一种增加人生体验的方法,叫做阅读。(旅行也可以。)
在某种文化里受到“排挤”,却可以在另一种文化里得到接纳,这种体验会增加内心的力量。就我个人而言,西班牙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我认识的西班牙朋友,没有一个早婚的,三十岁,对他们而言,算早。他们会在很晚结婚,很晚要小孩,也有很多,终身不结婚,终身不要孩子。
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婚姻的态度更为前卫。不论男女,他们都拒绝一切形式的条条框框,拒绝被定义,拒绝被安排,拒绝被制度“奴役”。
在西班牙打听一个女人的年龄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没有人会因为一个女生(或者男生)的婚姻状况而指手画脚,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只要你喜欢,你不影响别人,就好了。
我们的社会暂时还没能做到这一点,但社会的确在进步。所以,了解这个世界,在别处有不同的活法,孤独感就会减少很多。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指手画脚?该反省的明明是这些指手画脚的人啊。
保持读书,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样方能保持视野开阔,给自己带来能量。
4/4
「重新认识感情」
找到一个合意的人,很难。能和心仪的对象相处愉快,共同成长,更难。最难的是,感情没有一劳永逸的和谐快乐,感情是发展和变化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持续经营。
必须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坦然面对爱情里的矛盾和痛苦。必须接受痛苦,才能经营一段长久的关系。最近在一个女性主义的讨论群里,看到很多女生对婚姻怀有很深的恐惧,甚至认为爱情是一种压迫。
但我不认同,爱情的结合是互相选择的结果,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你可以不做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在爱情或者婚姻里做出让步和妥协,接受限制,是应当的。并且这种妥协和限制并不只是针对女性,而是针对双方的。婚姻本身就意味着合作,合作意味着契约,责任和更成熟的决策。
没有哪种社会合作是没有界限的,是可以任性妄为,自由无度的。
如果选择走进爱情和婚姻,就应该秉持合作的心态。现在很多男生越来越开明,越来越尊重女朋友和妻子的喜好,他们同样也需要深入稳定的感情。最关键的是,男生不应该被恐婚主义者妖魔化。
爱情和婚姻本身,并不应该被恐惧,心智不成熟才是爱情和婚姻的杀手。
最后的话:
每个女生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愿我们在这个对女生有太多角色固化的世界里勇敢坚强。
愿我们最终能被世界接纳我们的多样性,但最重要的是,自我接纳。
这个时代越来越好,独立女性也越来越多。
只有我们自己做出选择,世界才开始看到我们的选择。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公众号:「第二幸」 江小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