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人了的第一件事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起(晚起),衣被自己整理(六字:简居),晨昏(两字:晒)必定醒。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全句:后生者靠边坐。)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面:没有告知必会出口伤人;没有做到“出必告”回来后要洗尘。)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与,赠与、拾与、还与。)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整句:尽孝悌;而后才能说自己的某些观点。疾,快;先长,比如“闻道有先后”。)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中,挡道。践,践踏,或在某些上刮来刮去。)
九、立不足一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眼不仰不伏,右握如弓。(整句:站着的时候不要单脚站立,坐姿要端庄宽正,睡觉保持右弓姿态。)
十、同桌吃饭不另憊(同“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欢,不训斥子弟。
(二)在校
一、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二、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三、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四、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五、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六、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七、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三)处世【此篇悲天悯人】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哀丧话。
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六、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七、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九、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须加恕。(开罪,给人以罪状。下半句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一、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句意: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冠,帽子。)
十三、凡是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五、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餐【此段隐】
(五)出门【此段隐】
(六)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讲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九、将上堂,声必扬。
剩下的跟别人学着来。附贬义词:不擦实际,好奇务怪,误人子弟。东街庆弔,西街开会。七言八语,讪笑讥诮。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拘泥于形。天真烂漫,四通八达。(编者谨识)嘻嘻。
——《常礼举要讲记》【李炳南 教授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