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力
爱,很简单
复杂的是,人
1、爱的供养
许多年以前,写过大学里遇见的那些姑娘,她们都曾给我泡在蜜罐里的爱。
静下来的日子,像一种湖水抚平波纹后的平静。
三个女生,坐在外滩,谈论起来时的感情。田蕾说喜欢不是一种运气,是一种能力。有的人天生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可以和喜欢的人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有的人,先天能力不怎么好,通过后天的果敢和拼搏,最后拥有爱的能力。
谈到关于爱的能力,脑海中即刻闪现那些在象牙塔里,与我同一屋檐下的三个女孩。
80末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是没有太多家庭温暖的一代。
考究到父母的成长氛围,和无能为力的原生家庭环境,爱,谈起来有点奢靡。
而独生子女政策放开,那些看似吸收了足够父母之爱的孩子,真正拥有爱的能力,又有多少。
很庆幸,在大学,我遇见了给足我童年缺失的爱,补缺了我对人间的另一种解读。
吸收爱的根基,和付出第一份爱的对象,都异常重要,两者稍有偏差,人生的方向盘立即旋转。
至今依旧清楚地记,大三在我当牙套妹的那段时间,Darling会把一整个苹果,用汤勺一点点扣成苹果泥,放在碗里,端着送到宿舍给我,且叮嘱我要多吃水果。
我在每天独自环操场跑的时候,Darling把舅舅送给她的成人礼的名牌跑鞋,送给了我。
她会在英语口语课上,和我反复试炼即将登台表演的节目。
她教会了我如何更快地吸收知识,如何在课堂上捕捉老师的话中话,那会的她,是很多老师心里的宠儿,而我就是那个宠儿身边的小宠儿。
而她,也是经手过同学好朋友闺蜜付出的无限爱成长起来的Darling。
吸饱饱爱的Darling,在收获爱的同时,也有能力把更多的爱给予我,这种爱是润物细无声般持久。
看到丁诗雅买婚鞋,程璐和田蕾一人买一只鞋给她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大学室友。
大二生日那天,dan和xin,带我去小熊专柜,一套一千多的夏装,她们两人带着我去试装,然后摁住我,各自掏腰包平摊给我买了 当生日礼物。画面和剧里面的场景如出一辙。
大一刚入学,她们都是娇滴滴的小女孩,三人坐在床上,看我一人在底下洗地板。表演结束了之后,她们会送上特别热烈的掌声,然后永远有她们喜欢吃的西式快餐外卖。
后来,了解多了,都知道她们是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大学的每一年生日,她们都会记得给我过,而且每次都玩大的。
我记得有次给其中一位女生策划生日,那天晚上,我们办了睡衣趴,我看见她眼里闪着的泪花,那些蜜罐里的爱,有时候也只是物质的供给而已。
她们个个个性鲜明,我们在相处中,求同存异,四年时间,彼此摩擦的非常好。
当然,其中也有非常多的误会,但我们中间有非常好的协调者,有非常好的彼此愿意继续这段关系的迫切感。
这也是爱的能力的体现。
所以,那四年的光阴让我明白:拥有爱的能力,在友情里同样重要。
而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军训时,和我一同每天面对面看着彼此的V,大学毕业第三年,嫁给了加拿大籍的老公,婚前婚后对我的爱,也一直不变。
接受爱的同时,一定也前置了尊重和真诚,以及彼此能相互接收到的关于友情的珍贵的东西。
时间会改变很多事,那些关于真挚的爱的模样,会一直留在心里。
2、爱的魔力转圈圈
标题折射出来的另一个深沉含义是:物以类聚。
其实,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没有宣传的那么厉害和可怕。
人的能动性是非常强的,一个人如果愿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脱离原生家庭,我以为那才是一个真正愿意成长起来的人。
否则,巨婴,妈宝(其实男女都有巨婴、妈宝,这事儿没有性别之分)何以大行其道。
现代大多数人的不作为,喜欢摔锅给原生家庭,罗生门式的自我催眠。
小时候,家人并没有给我太多关于爱的模样。
每天填充式的涂鸦在我童年的画册里,除了自己上学,放学,再无其他更多关于父母的引导。
以至于,从小就喜欢躲在书本的世界里不愿意出来,自我解构属于冷冰冰的世界给我的温暖。
我小时候挺孤僻的,每晚躲在房间里,借着客厅明亮的灯光看书,在卧室里,也不喜欢开灯,扒着书本,就那样一字一句安静地看。
剧情听起来有点我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书本就是我的小矮人。
爱书,是我从孩童学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无形之中,给我插上翅膀的魔力圈。
爱书,然后喜欢缠着父亲给我的书本穿上新衣服(纯手工做的书套),那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长大以后,对书本的热爱超过一切所有,大概是所有孤独的日子,都有他们在身边,心里就会觉得踏实。
到了中学、大学,那些玩得好的,可以走心的朋友,大多也是爱书之人,物以类聚的模板,在现代的跨界世界里,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但就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朋友。
如今想来,大概是对热爱一件事情,保持绝对地纯粹,所以,情感折射的样子也很纯粹。
大学是个万花筒,我有非常棒的舍友,有非常酷的同学,还有教会我在课堂里学不到的那些东西的好老师。
真心讲,上大学我才真正完成了关于爱的初级体验,但那些打牢的基础,再后来我去她们各自城市的家串门的时候,叔叔阿姨对我的爱和照顾,也从他们教养孩子那里,看到他们关于爱的雏形。
那是我二次感受别的父母对我的爱,以至于,后来,我一直用爱反哺我的父母。
世间所有关于爱的因都需要自己努力,而果只能随缘。
前提是,你付出的爱,必须也是同等有爱的的能力的人,或者,至少是愿意学会爱的人。
否则,就是考验自己眼力和敢不敢赌的运气了。
3、现代人的爱
谈爱,众生芸芸曰:太奢侈。
到底是爱太奢侈,还是遇见有爱的能力的人这件事本身太奢侈,我以为大多数感叹的是后者。
我见过那些对“所爱之人“吹毛求疵的人,而自己仅仅只想得到势力者。
大多数人到现在都不明白:只有当你自己一个人拥有爱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得到一份相对平衡的关系。否则,强求来的爱,也只是对别人的强买强卖。
而那些对别人的爱虎视眈眈的人,说实话,他们也只是索取者,自私自利的贪婪者。
现代人的爱,太轻浮,一心想着渔翁得利,最好是能立竿见影。
当然,所有好东西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爱,一定是千帆过尽后的那一簇彼此会心一笑。
丁诗雅和周晨宇的感情说明了这一切:对的人遇见彼此,各自愿意成长,为维护这段来之不易的关系,愿意克服各种困难,彼此共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猜疑、墨迹、拖拉,不沟通是摧毁一段关系,轻而易举的元凶。
爱一个人,就是相信他/她,相信彼此的关系会越来越好,相信有彼此的岁月,可以无坚不摧。
愿意沟通,愿意把坦诚和真心亮出来的人,才是对自己真正狠的人,才是有信心让彼此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现代人不愿意谈爱,还有一个根劫是不愿意付出。大多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旦得到,就很难再付出。
于是乎,大家都开始充当起各种机器的附属品。
看到别人的恩爱,也只是觉得,与自己毫无关系。
爱的青涩模样,往往如此。
而熟稔的爱,不管我是男生,还是是女生。遇见了我想要去爱的人,勇往直前就对了,怂一秒必输。
关于爱的能力,不分性别,但可能跟年龄有点关系。
4、见过世界的样子
修炼好的人,相对完整的人,他们的感情也会更幸福。
以前说服不了我,现在,我信以为真,尽管现在单身。
试纱那天,心情宁静,以为这一生很难再遇见一个人。
内心平静得超出意料,但穿婚纱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见过世界的人,是什么样子:是成长好的,有一定阅历,有对世界更包容的理解,对自己有更充分的认识,看人接物有更宽容的心态。
而他们所具有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事情的能力,解决临时紧急事务,还是对于爱人的能力,都在大多数人之上。
我见过这样的人,但他们大多成家,事业不错。
为何我会落单,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大概是,这些年,喜欢独居,喜欢一个人去看世界,喜欢用充盈的姿态丰富自己。
关于爱的能力,且追求爱、懂得爱,我有,你能接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