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伦调了一杯Mojito,我有点想念方文山

杰伦每出一首新歌,搞点小动作,都能迅速霸占榜首,不得不说,流行音乐最后一个天王,这就是影响力。
不过近年来,杰伦基本每出一次新歌,都会惹来“江郎才尽”的争议,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毕竟每一个创作者不可能永远站在巅峰,总会有一个上山和下山的过程,只要他曾经站在山顶,让你远远仰视,那就已经足够了。
最近,杰伦又出新歌《Mojito》,大佬就是大佬,对我这种小城青年就是一场洗礼,要不是杰伦的《Mojito》,我都不知道这几个字怎么读,甚至不知道,原来这就是一种甜蜜的初恋的味道。《Mojito》一出,很多人说,太甜了,甜的发腻。再看看那个色彩浓郁的画风,仿佛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夏天浓郁的异域风情。
是的,无论是黄俊郎的歌词,还是杰伦的作曲,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牛仔很忙》、《迷迭香》,仿佛属于八零、九零一代的回忆又重新回来了。不过大部分九零后都奔三十了,或许还在做着牛仔梦,也只能半梦半醒,一面应付乱糟糟的世界。
黄俊郎大概是周杰伦除方文山之外,给杰伦作词比较多的一个,《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很适合周杰伦发挥他天才的创作能力,所以能够在杰伦的歌曲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曲风。其实也要归功于他的这些“填词人”,好的曲子,一定是和歌词相得益彰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听听,回忆一段青春,那还是很不错的背景。要是老听这些歌,容易陷入一种虚幻,还以为我们都生活在杰伦的幸福生活中。 所以这些年,民谣开始从地下冒出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民谣,其中就包括九零后。从怀念故乡,到现实的无力,再到梦想凋零,光阴易老,仿佛一夜之间,我们都被民谣唱进了心里。所以那么多人开始疯狂的喜欢宋冬野、陈鸿宇。甚至都试着举杯“消愁”。
不过民谣就像一种调剂,一味沉溺在杰伦的甜蜜中,或者一味的沉沦在民谣之中,走不出来,可能都不可取。毕竟梦醒之后,都得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朝阳,还是得面对生活。 除此之外,我反而更加怀念方文山,怀念那些曾经所说的中国风。
如果说,民谣像一首首现代诗,那么中国风,就是一首首古代诗,用歌词重新浇筑过的古诗。
再说,古代的诗词,民间诗歌采集,本身居多的就是歌曲、歌谣,或者教坊之音。听起来,就像是一种在现代的延续。
方文山应该不作中国风久矣,拍拍电影,可能就是为了实现他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梦想,最近的事儿,跟中国风有关的应该是《方文山的音乐诗词课》,开的一个课程,不过大多是解读他过去的创作。
新作不见久矣。可能我们都很难回到那段疯狂的迷恋中国风的时候,在网吧一句一句的摘抄方文山的歌词,拿着他出的《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一遍一遍的看歌词,又或者拿着《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做梦都梦到一碟温热的余火,森林木屋,还有月光划着小舟。
而现在还仍然坚持着中国风的也越来越少。就连那个飘然世外的才子许嵩,也只是在《山水之间》隐居一把之后,再也找不到庐州月光,或者令人心动的《惊鸿一瞥》了。
听了一杯杰伦调的Mojito之后,我突然更加期待方文山和杰伦的新作,毕竟那也一样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没有Mojito,只有布拉格广场的许愿墙,把爱刻在西元前,听夜曲,看七里香,想着蒲公英的约定,即使烟花易冷、东风破,那也是我们说好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