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昨天下班经过十字路口,等过街时我发着呆没看手机,整个人完全放空,五官的注意力逐渐被周遭的环境淹没,其中主要是嗅觉:抽烟的中年男子,头上飘着淡香的年轻女士,以及热浪中混杂着水泥路面的尘土味扑鼻而来,我发现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嗅觉完成的,对很多地方的记忆,第一时间涌入脑海的也是气味。
交通工具的气味
我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包括飞机、动车、长途汽车,公交、公司的商务车、的士车,自己的车,所有类型的密闭交通工具,最重视的就是气味。飞机和动车尚好,毕竟空调系统比较讲究,不会有太多异味。但长途汽车,公交、以及公司的商务车简直是人间噩梦。我至今还能记得福州-漳州动车尚未通车时,我在厦门转乘的大巴车上的气味,那三个小时仿佛经过了三个月之久。我得完全闭上鼻腔靠嘴呼吸,因为只要多吸一口我就多一分呕吐的可能。手机更是完全看不了。只要一看,必定翻江倒海。公司的商务车也是如此,出去办事领导好心会说给我派车,我每次拒绝真的不是因为我有多替公司着想,我真的宁可骑自行车。的士车的话就得看车子的新旧程度了,不过不管司机多重视保养,年代久的的士都会有种不可避免的霉味。不过神奇的是,自家车的气味就完全不会受影响,甚至有时明显感觉到有异味,自己开车也完全没事。这就好像自己放的屁自己闻起来若无其事是一个道理吧。
旅行目的地的气味
从小到大也算去过无数陌生城市了。印象最深的是清迈。飞机落地后舱门打开的一瞬间,弥漫开的是一种让你能从气味中闻到佛经的感觉。这种味道在我在清迈待得整整3天都没有完全习惯,不难闻,但每时每刻你都能感到它的存在。
东京是一个透着干净整洁的城市,无论走到哪里,基本都不会有刺鼻的气味。不过这可能跟我是冬天去的有关系,很奇怪的是,空气中的气味居然和清迈有一点相似。不过更多的是温暖阳光有序自律的气味。我在想很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加深了这种感觉。
长沙是一个我呆了好几年的地方,也是我在一个城市乘坐交通工具晕车次数最多的地方。虽然我挺想念大学生活,但长沙这个地方我真的不想再在那生活了。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一种气味——槟榔。而且槟榔不像是香烟,公共场合明令禁止,槟榔是一种成瘾性比香烟要强的咀嚼物,而且咀嚼的人浑身会散发着一种让人极端厌恶的邋遢味,对我而言,它远超大蒜,和狐臭、榴莲同级。以至于有时候在户外身边有人嚼着槟榔经过我也会立刻有晕车的错觉。
前些年在怀柔培训时在北京呆过几日,恰逢雾霾最严重的几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加重的酸腐和焦灰的混合气味。这是一种会让人觉得走在户外,头上就会有一个血槽倒计时量表的味道,你得小心办事,并且办完之后赶紧回到室内,血槽才会缓慢恢复。就是……要命的感觉。
上海珠海香港澳门,很神奇,味道居然差不多。只是澳门略微有些差别,透着一丝老旧。可能是因为越发达的地区,空气的治理会更好一些吧。也有可能是因为在这些城市,你总是在一个大楼到另一个大楼中间流转,很少有在户外停留。
食物的气味
说起食物,首先想起的是同事家带的饭,那是一种让我简直无法忍受的恶臭,我不知道是排骨还是海鲜,没敢问,太臭了,为什么同事完全没有感觉?
我对食物要求并不高,绝大部分的要求都是不要难闻难吃就行,最主要的还是不能难闻。像五花肉、放久的海鲜、竹荪这些有特殊气味的食物我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太可怕了。所以我对几乎所有的素菜都能接受,但绝大部分奇怪的肉类都吃不下去。
榴莲能闻不能吃,臭豆腐能吃不能闻,算是两个特例。
人的气味
我常常会因为一个人身上的气味而不自觉的改变对他的看法。身上味道好闻的人,会情不自禁的产生好感,甚至于迷恋,如果是性格可爱长得不难看的女生甚至于在某些时刻产生爱慕。但气味难闻的人,相处起来都是困难。想念一个人也很大程度上是想念她身上的味道。当然,也会因为讨厌一个人,而迁怒于她的气味和香水味。以至于有一阵子,因为同事和ex喷了同款的香水,我难受的不行,多次表示,你把香水卖给我,我可以再给你买别的款,只求你别再喷了。
我发现我回忆里总是臭味印象深刻……写完这篇文章我发觉我得有意识的多记住一些美好的气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