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笔记 (基础)
前阵子跟菜谱做面包,不同的菜谱有不同的揉面(翻面,面包机),发酵法(发酵粉,酵头发酵),搞得我头都大了,所以就买了一本书来看看,顺便做一些笔记吧~
做顶级面包的8个细节要注意:
1. 时间和温度是面包的原料
延长第一次发酵阶段是极大化面包风味的关键。(控制低温环境/减少酵母用量或者2个法子一起上)。少酵母,长发酵是这本书里所有面包食谱的黄金法则。长发酵会让面团中累积酸味,添加一些高级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彷佛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方子是室温几小时发酵,然而有的方子是冰箱隔夜冷藏发酵,原来是为了让第一次发酵变得更充分。
2. 时间允许就用预发酵种面
面包食谱传统的发酵方法是酵母+面,长时间发酵+面团整形 。 还有一种方法是加入预发酵面团或者几个小时以前制作的鲁邦种,这样可以提升面团发酵品质。 (液种酵头和硬种酵头是常用的两种预发酵种面。液种酵头适合做口感绵密,带坚果风味和外皮薄脆的面包,非常适合法式长棍。 硬种酵头带给面包土地,麝香的味道,所以一般用来做ciabatta)
为什么要用酵头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终于在本书找到了答案。
在商业烘培坊,用预发酵面种可以缩短第一次发酵所需要的时间又不牺牲面包品质,可以让烘培时程更有弹性。那么在家里为什么也推荐要这么做呢? --加入预发酵种面会让面包风味层次更加多元。(预先发酵产生酒精和菌株,产生风味,酸性物质帮助面包发酵)
又想起我本人很喜欢的一家店卖的乡村面包,有一股酸酸的香味,店员还特意和我强调了可以在室温下放置5天,他们肯定是用酵头做的哈哈!
3.使用自解法 (自解法就是将面包与食谱中所需要添加的水分混合后,静置至少15分钟)
自解法增加面团的延展性,使用自解法的面团中所拥有的结构,是一般没使用自解法的面团到制作后期才会有的)。
怪不得和面的时候,有的方子上讲的是,先把水和面粉混合起来搅拌到没有干粉,等个15分钟之后再继续揉面,我试过好几次,等15分钟之后再揉面会轻松一些,不会感觉邦邦硬。
4. 面团要湿润且松软
含水量高的面团促进气体产生,进而提供完整发酵,能产生蓬松的口感。相比来说,一般来说密度高的面包是含水量低的面团做成的。
那么如何做一个含水量高,但是强度也足够的面团呢? --使用翻面手法来揉面。
(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面包会宣称不加一滴水,做出来的口感都是那种厚实的干干的)
5.完整的第一次发酵
6.对待面团手法轻柔
7.完美完整发酵
8. 烤至深棕色
前4个解决了我近期学做面包的时候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后4个嘛,等我应用到他们的时候再来补充吧。
-
小恺子_Kar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17: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