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攻略助你稳拿高分,奉送新高考第一张样卷

终于又要到最后了——又到了后叮嘱的时候了
要高考了,大家都很浮躁,加上今年高考又推迟了一个月,学生太疲惫了。我能理解大家,但是有些话我是一定要说的。考前很多学校会停课,或者半停课让学生自主复习,实际上很多学生不知道复习什么,或者没有计划的做题,我想说这样宝贵的时间,我期望大家千万别乱来。
这段时间复习所带来的差距是天壤之别的。考前还需要做些什么?
1、最后阶段要将力气用在最有效率的地方。一是填空题9-12位置上的题型、知识点要强化(如函数的综合问题(分段函数等)、圆锥曲线的性质、基本不等式、向量的数量积、三角恒等变换、曲线的切线等);二是17、18位置上和19、20的前两小题,理科第22题位置上的相关的题型(中档题)要加强训练,甚至可以每个方面每天至少一题。具体载体是下发小专题,也可以自己再编一点。其他题过几天练一次,注意保温。
2、每天有练。解题是一种技能,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所以,每天都要适当练习,量不要大,也不要难,每天一、两道中档题,五、六个简单题。
3、最近尤其是往后各种卷子会很多,切不可直接用外来卷,如果确实有好的题,要选用。
4、抓紧调整学生的生物钟,数学课、数学训练最好在下午进行。
5、考前自主复习不能放任自流,要有任务、有检查,力求个性化。
6、发的《考前回归高考卷·近三年高考卷深究》材料逐条过关,所有题目要过关。对着考试说明研读到每个字,每句话。高考真题最后阶段必须研究,深入研究。
7、填空14,最后阶段不建议研究太多,我认为临场因为最后阶段复习或者强化而做出14的概率万分之一不到。
8、适应不同风格的试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最近的模拟卷大多简单,特别是前12题和15、16、17题都比较简单,如果从第9题左右开始出现中档题,或15、16题稍难点,考试时就可能出现情绪波动)。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进行指导:试卷的公平性,不同风格试卷在答题时的注意事项(特别是简单题,且各小题间有联系时,前面绝对不能出错);二是进行几次模拟,其中要有难度较大的,提高学生的适应力。
现在(2020年6中旬日)是否大局已定?
从整个数学能力上看,很难有较大提升,但从考试成绩来看,提升的幅度可能是惊人的。我每年在最后15天都会遇到一些线下找我的学生,有的时候是亲戚,有的时候是比较熟悉的家长,我都会细致的指导,尤其是对于考试的策略指导,还有考试前究竟做哪些事情,怎么复习,非常细节的东西,结果会发现,他们几乎都能在此前模拟的基础上多考10-15分,显然我不可能让他们在最后15天在数学能力上有巨大提升,只是我很大程度上能指引他们把自己能得的分数全部抓到,把他们不能做对的题尽量得分,根据高考题本身的特点给出一些思考的方向,这足以说明,没到最后一刻成绩还是会有很大波动的,我希望你们千万戒骄戒躁,珍惜高考前的每一分钟,千万不要有该会的已经会了,不该会的还是不会这样的心态。
再一个,考试本身就具有偶然性,成绩本身就不是稳定的;
前几次模考,都没有考好,到高考能不能就考好?
(1)考试过程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会做的都拿分,拿足分就是考好;而不是简单的用分值来衡量。
(2)模考的试卷带有检测性质,因此往往中档题偏多,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而高考题比较平稳,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一定,而且指向明确,很少会有陷阱题;我们对待模考和高考的重视程度、准备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高考我们做过很多细致的研究,而模考很少去研究。还有,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胜算也就越大。
我一定要和同学们谈谈我的财富观与生死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希望你们能正确对待财富和金钱。
穷是,穷厄、穷困、穷难。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它能带来相对安全感。你们这一代人,拼命努力,从小努力读书,成年努力工作,背后的支撑性答案,就是解决“穷”,包括经济贫穷、机会贫穷、心智贫穷......认识一个在大学美食街出摊卖鸡蛋饼的,我们经常一起聊天后来熟了,他偷偷告诉我,他一天能净赚1000元,好的话,1500元 。我问他,你经济条件很好了啊,为什么还这么努力啊?他沉默一下说,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自己养老,还要抵抗厄运。命运的可怕在于,它总在人最得意的时候,不经意给你开个玩笑。在之前读书的时候,我总喜欢给世界贴上自己以为是其所是的标签:比如,有钱的生活,应该如何?社会,应该如何?别人,应该如何?慢慢地磨练,学会了不说话,低着头,隐忍地活着。现在特别是发达地区,高学历的也多,大家可以环视下,大部分博士,其实都是家景非常普通的人。也正因为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才不断追求、不断进步的。人生那么短,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努力了、争取了,也就欣慰了。人生真正的穷,是人生穷短,给我们的时间太短、机会太少,来不及爱,人就老了。
生死是人生大苦,但也是人间最大的公平。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亲人,或是我们,因死而生,因生而死。但死亡不是个负面的悲剧,而是人价值呈现的悲壮:渺小的人类,知晓个体命运终结的必然,却依然飞蛾扑火地抗争,每一缕小小的火苗,构建了人类今天的文明。生死真苦,但这是生命的常态。我们都会这样老去,死去,在尘土中滋养新的生命。给自己一个理想,一个希望,让这段孤独的旅程,显得有光。
感谢所有人,亦以与众生同行而荣耀。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永恒的仇恨。没有必然的因果。短短人生,所能秉持的只有:行天之健,以苦为乐,勤苦为荣。我们都在世间修行。
























来源:锤子数学。



江苏高考数学考前攻略助你稳拿高分,奉送新高考第一张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