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4的难民|重启生命之旅,你的未来铿锵有力
每次自然灾害的到来,都会有很多的人沦为难民,尤其在战争、经济萧条时期。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全国经济萧条,平民窟里的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持续时间长,危害巨大,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

在这样的环境下,本来就生活窘迫的人民,更是难民处处,民不聊生。
作为难民,他们内心会有怎么的情感,他们又是怎样处理的?
01
我们一起走进《难民》这本书,共同感受他们的情感!
本书作者,阮清越,1971年出生于越南邦美蜀,1975年随父母从越南逃难到美国,在难民营度过一段时间后,全家决定定居于加州圣何塞。
1997年,他获得英语博士学位,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后任教于南加州大学至今,目前是比较文学、英美研究和民族学教授。
阮清越在文学创作上收获颇丰,获得诸多国际大奖。
2016年凭借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一举拿下诸多国际大奖,还包括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实属罕见。
同年,其非虚构族裔研究作品《从未逝去:越南和战争的回忆》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7年,因他的作品“颠覆了大众对越战的认知,深描因战争失去家园的人的生活状态”,所以被公认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作家,而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
2018年,阮清越与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麦克尤恩、米兰·昆德拉、奥尔罕·帕慕克、爱丽丝·门罗等人一同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不管在哪里,除了故事,我们一无所有》,主要讲述了作者阮清越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移民身份认知等方面十多年的田野研究成果。
《难民》是作者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共由7个短篇小说故事组成,但每一篇作品都是克制表达的复杂情感和赤裸的揭示,审视了自我认知的危机和以及记忆的脆弱与珍贵。
从整本书来看,《难民》中的人物大多身处“不适之地”,想要表达的情感非常复杂,有大难不死的幸与不幸,有追忆故土的乡愁,有强烈的文化冲突,有夫妻、恋人间的温情……
但作者的文字较为克制,时常用自嘲的语气讲述同为难民的不同经历。
与《同情者》相比,《难民》的题材更为日常,没有国家命运和思想体系的沉重叙事,大多是美国平民百姓的生活,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牵绊。
其中故事情节与人物迥异,如《祖国》则讲述了二代移民重回越南故土的经历,《黑眸女人》讲述了一位捉刀手撞鬼的故事。
它豆瓣评分9.4,得到国内外知名人士媒体的高度评价,如《耶鲁国际研究评论》这样评价道:阮清越简洁但有力的写作使得来自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感受并思考《难民》传达的信息。小说的题献“致世界各地的所有难民”名副其实,虽然小说人物多为越南难民,但每一篇故事对人类普遍的关怀。难民问题近几年是特别热门的话题,也是高度政治化的话题,这种政治化切断了这一问题和人的联系。阮清越请他的读者不要怜悯他的人物,而是退后一步,抛开媒体报道,好好看看他的人物乃至所有的难民——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想要获得他人的理解。
02
通读书里的7篇短篇小说,难民问题是近几年来既特别热门的话题,又是国家高度政治化问题。
一旦没处理好,涉及到的问题会更严重,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难民问题。
作为一个真正的难民,作者阮清越有很多的发言权和资格。
其实他心中的情感是复杂的,难以抒怀,可是他依然把这种想法,向世人表达了出来。
这就展现在7篇短篇小说中,同样也反映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变化,希望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正是作者这种具有普世情怀的精神,成就了这本书的荣誉,赢得到全世界人的认可!

我挺佩服作者,能够毫不保留地通过小说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且是难民的故事,具有别样想法。
真的,有时候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敢于去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你会找到不一样的自己,甚至成就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和英雄之旅非常的精彩,只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它,甚至不敢回首过往。
缅怀过去,重温历史,重启生命之旅,你未来的每一步都将走得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