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桥“上”
四年前;第一次出国门;爱动漫;TO霓虹;
BT -- 2016.3.19 六
航班:

(1)关西空港
1、“樱花”“栈道”,人工情调,初见斐然,然而一年半再见,却有一份曾相识的温暖。
2、那是“i”kucar,不是“ai”kucar。
飞机准点到达关西机场。取行李过关。买了ikucar,直奔去民宿的路上。
即是英语不好,也有“汉字”的便利。看个七不离八,差不多就能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找的。在国内也简单搜索,只是特快,*车...各种车,盯着车站的牌子看了半天,现实版的眩晕。想着,要去的也算是比较热闹的地方,应该很多车都到。索性不多想:
上车,GO~
(2)大阪难波站
一眼印象:人,超多人;shopping;好食;
到底是如何靠Airbnb联系上民宿主人,已经记不清。反正
三十出头,留着fashion的小胡子,微微胖。
简单的英语交流,便坐上房东的车向民宿出发。一路上静而不语,大家各自安静的向路两侧探望。思绪有些飘,一切都是陌生的。
(3)民宿
在一栋公寓楼上,和事先了解的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典型的日式公寓,但也只限于暂住。期间,不管何时出入,总是见不到人。
去了日本两趟,不管是这种公寓楼附近,还是民坊的街道中,总是很安静,很少遇到人。总是让自己时不时地想念起国内街头巷尾“浓郁”的“生活味”,有些怀念。


(4)心斋桥
因为时间尚早,所以决定去夜游心斋桥,去逛一逛传闻中的“夜之圣地”。
灯红,酒绿,吃吃,喝喝,逛逛......可惜人太多,这是属于“心斋桥”的夜晚。

隔壁那家“网红”店人满为患。我却被隔壁这位老师傅吸引。确认过味道,绝对的赞!
那几日外出归来的路上,必从难波站散步自此,买来做晚餐。
PS:这家撒料收银的日本小姑娘很“美丽”。


章鱼小丸子,大阪王将煎饺,鲷鱼烧。一路闲逛下来,试了三样,当时真的觉得美味。
从小看着日漫长大,记忆中深深地塞满各种细枝末节,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要去试一下。

一年半之后,去关东,在已忘记的某车站偶遇鸣门鲷鱼烧,忍不住地再去回味一下。或许,是曾经的记忆被定格地太美。这次倒是觉得“太甜”。
巷间偶遇

之后几天都会去超市购买酸奶,买到的基本是无添加款和酸奶机自制酸奶是一个味道。当时,就认为霓虹的食品添加少,后来接触多了其实想想并不然,只是当时“纯粹的崇拜”心理罢了。
心斋桥段的药妆店确实是“中国游客”人满为患,小伙伴进去厮杀,我倒是很喜欢在店外,手插衣兜,吹着夜晚的小风,“胡思乱想”地欣赏眼前这番“忙碌”的景象......
夜已深,早歇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