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侠、婚外恋、夺夫记,原来你是这样的《甄嬛传》

01
再看《甄嬛传》这部宫斗的封神之作,依然觉得经典。
但或许是阅历增加,重看时,却也有了一些不同的体会。
一些情节值得推敲,一些人物塑造不足,或不够立体,或虎头蛇尾。

男一号皇帝不再是拥有神权的九五至尊,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绿帽王”,是剧中最大的“背锅侠”。
果郡王和甄嬛的双生子,让皇上当了爹;沈眉庄和温实初的孩子,皇上再次喜当爹;自己的三儿子也爱上了自己的宠妃;甚至在最后,他的宠妃与侍卫私通。
在最后,皇帝被自己宠爱的妃子,联手毒杀,宁贵人和甄嬛,一个毒身,一个毒心,二人联手,将皇帝置于死地。

这个皇上,实在是做得可怜又窝囊。这样的情节,让人看起来胆战心惊。
尤其是,皇上没有杀甄嬛,只杀了果郡王,究其原因,还是他对甄嬛动了真情。
男二号果郡王爱上自己的嫂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样的感情,放在现代,岂不就是一段“婚外恋”?

二人第一次连面都没有见上、话也没有说过的时候,果郡王就在倚梅园中藏了甄嬛的小像,这缘起得有些牵强。
果郡王这个人物,文武双全,多情而专一,本来可以塑造得更饱满,却有种敷衍的感觉。
反倒不如男三号温实初的一心一意让人印象深刻。

曹贵人一开始段位很高,本来以为她会是个难缠的对手,却不想在太后和皇上的强强联手下,她仓促下线,草草了事。

敬妃从头至尾,一直是甄嬛的神助攻,却存在感最弱,甚至不如端妃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02
尽管有以上诟病,但《甄嬛传》却塑造了三个最经典的人物——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在心底刻下印记。

女主角甄嬛,从纯情少女到一步步地被逼黑化,在一系列铁腕运作下,成为太后。
权利到达顶峰的同时,身边的友情、爱情、亲情却都一一失去。
真朋友沈眉庄英年早逝,一生挚爱果郡王,为保全自己喝下毒酒,自己一直竭力保护的二妹浣碧殉情。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她的人生到最后,只是太累了,要好好睡一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成了一句空话。
高处不胜寒,处于峰巅的孤独,便只有她一人知晓了。
“花千树,今夕何处?良人顾,一笑终身误。杏花疏,天影遥。长相思,歌缥缈。恨苍天,负相守,未与你老。”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这首《长相思》,是属于甄嬛和她的爱情。

沈眉庄,她有着比常人稍慢的语速和稍重的咬字,是一个心性聪慧、善良和高傲,勇敢追求真爱的宫墙中人。
她读文识字学琴,蕙质兰心,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更有着红楼梦中人的风骨,就像是红楼中走出来的人一般。
奈何,红颜薄命,在安陵容的算计下,她因难产血崩而亡,留下一个女儿后,便香消玉殒。

她去的时候,那段不能见光、也羞于向甄嬛启齿的爱情,终于揭幕。
她当着闺蜜的面,第一次坦然躺在了爱人的怀中,那首《菩萨蛮》恰到好处地响起。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是属于沈眉庄的。这是她一生的向往,更是她爱情的挽歌。

剧中,还细致地呈现了安陵容从一个敏感自卑的小家碧玉,转变为攻于心计、恩将仇报的反派的过程。
一路走来,她将“金缕衣”从生涩唱到熟稔,侍寝从惊惧被原装退回到用上迷香算计皇上,争宠从唱歌到冰嬉。
她足够努力,不择手段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也付出了代价。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人生,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就得做好失去一些心爱之物的准备。
所以,唱歌,她坏了嗓子,冰嬉,她坏了身子。所求,如果是通过害人得来的,终将害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词,是属于安陵容的。斯人已去,歌声宛在,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03
除此之外,一些死亡、选择与牺牲,也曾惊心动魄,在时光的画卷里,熠熠生辉。

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浣碧的一生,令人唏嘘。出身特殊的她,心高气傲,是个为爱而生的人。
一开始,这个人物并不讨喜。浣碧背叛姐姐在前,又总是会爱上姐姐喜欢的人,先是皇上,后是果郡王。
放到现在,她就是闺蜜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一场家庭变革。

而且,若在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情,难保姐妹不反目。
可甄嬛硬是不生气,一次次让浣碧隐忍下真情,并在她面前秀恩爱。
尽管深知得不到果郡王的心,她还是用尽手段,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夺夫记”,得到了身与名,最终为爱殉情。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浣碧对果郡王的爱有多深,是否深得过她处心积虑想得到他的心机?
直到她决然赴死的那一刻,所有的责备,都变成了同情。
她对果郡王的爱,一点都不比甄嬛少。即使不能同生,至少可以共死。
因为,对于爱情至上的人来说,爱是最难以磨灭的种子。

浣纱弄碧水,银烛散青烟。那个罪臣之女,本是小姐身,却是丫鬟命的浣碧,去了。

同样为爱而死的,还有华妃。
华妃虽然跋扈却对皇上是真爱,她无望等待夫君归来、独守空床的哀怨之色,令人恻隐。
尽管人前风光,但说到底,不过是渴望一份真爱与陪伴的小女子。

然痴心错付,枕边人对自己百般算计和防备,恩爱付流水,她含怨触柱亡。

流朱的死,不是因为爱情,只为了一个忠字。
这个伶牙俐齿、心直口快的丫头的死,亦是全剧的泪点和高光情节。
她的名字应该来自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名字,便寓意了一生的悲歌。

这是个忠仆,为了换来甄嬛的生机,主动撞上了侍卫的刀刃,用自己的血和命,为主子的前程祭旗。

类似的还有崔槿汐,她用自己的婚姻做赌注,与太监苏培盛对食,换来了甄嬛的东山再起。
对于苏培盛,一开始,她只不过是利用。却不想,苏培盛对自己却是真心。
你心换我心,崔槿汐被其感动,也开始真心对待,成就一段佳话。

扮演者孙茜,虽年纪不小,但堪称剧中最漂亮的女人。

玉尧是难得的三观最正的人,她说凡是姐姐喜欢的,自己坚决不碰。
为了姐姐,更为了自己,她于取舍之间,毫不犹豫地选了遵从内心。
爱和自由,可以兼得,只要你愿意。
对于宫墙内的富贵与尊崇,她一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从一开始,便不涉足。她是幸运的,也是睿智的。
因为,一起放弃的,还有那永远无休的争斗与束缚。

所以,在剧中,玉尧的结局最好。不但与自己爱的人相守,还脱离了宫墙的束缚,自由自在一生。
04
纵观全剧,无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还是生命如蝼蚁的奴婢,究其一生,追名逐利,不外乎求得一人心,本剧堪称一部“夺夫记”。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更何况宫墙阻隔,封建帝制下,皇帝妻妾成群、朝三暮四,有了保护色。
在情感的世界里,供需不平衡,才是引起纷争的罪魁祸首。
女人们不得不接受夫君可以有其他女人的现实,却在心底都渴望着恩宠能常驻己身。
然君心难测,恩宠无常。不管是谁,独守空床,无望等待,皆是寻常。

我们总是希望生活中会有奇遇,奈何碰到的只有平凡。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幽怨暗生、恨意难平之下,大家纷纷找寻出路。
或寄托儿女,或一心向佛,或心系旁人,或明争暗斗。
有了寄托,便要去守护、经营。所以,才会被利用,被牵制,争斗便也精彩起来。

牺牲在所难免。去了的,是一条条生命、一颗颗真心和一份份真情。
留下的,是日渐硬起的心肠、日益麻木的灵魂和年复一年的熬煎。
并不是所有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可以如玉尧般坚定与心无旁骛。
所以,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玉尧般幸运。

更何况,君心不可夺,唯有自身多自持、勤修炼,方能得偿所愿。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一曲元好问的《摸鱼儿》,献给《甄嬛传》中的痴男怨女。

看别人的故事,愿我们都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