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时你是怎样发现当地美食的?
查看话题 >潮汕五日| 功夫茶体验,不如意觅食记,老城掠影
潮汕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这句话时而出自蔡澜口,时而出自陈晓卿口,很大可能是他俩都说过,随后被各处引用转载,其深入人心的程度能媲美路过全世界的稻城。我一直困惑为什么香港不是美食孤岛,台湾不是美食孤岛,这孤岛偏偏落在连接着广粤大地的潮汕头上呢。孤岛从字面意思理解,偏于一隅,自成一派,并与光芒夺目的粤菜切割开来。后来读到一种解释,除了地理的概念,更多是时间的纵向跨度上,对原始的饮食风味的保留与传承。台湾人喜欢用“古早”形容经年流传的手作料理,以此来描述潮汕美食也并无不可。
孤岛说是对一个菜系从美化到神话的小小缩影而已,在各美食家美食博主及美食节目的推波助澜下,潮汕菜广受追捧却几乎零差评,我的预期也水涨船高。 去之前翻遍美食攻略,列出长长清单生怕挂一漏万,而最大感想是大家都太能吃了吧!三天吃18顿的风气莫不是始于潮汕,那种被“替你吃遍100种方便面”支配的恐惧感涌上心头……我估摸着以我和咸鱼单薄的两人之力基本不太可能吃出什么新奇的独特的角度。去之后发现一切比我想象的更艰难,在潮汕的每一天都处于眼大肚子小的状态,大众点评的必吃榜大多不值得一吃,据说没什么游客的食铺只有游客,一些店甚至还不如我在上海吃到的水准(点名批评八合里海记!),我不禁陷入深深的焦虑与沉思,这一定是我的错!一定是我吃错店了!回程飞机上我甚不甘心地问咸鱼,难道前前后后吃的十几间店都没吃对,难道之前在日本呆的一个月把嘴巴吃叼了。骨折宅家吃了一个月外卖的咸鱼一副吃不动的表情, “嗯还行吧,有几家店还不错,但也不是每个都好吃。叫你不要吃那个粽子吧(老妈宫粽球,就是你!),吃得撑死,哪有五芳斋好吃”。(呃不好意思他是嘉兴人)
回到上海一下飞机我就急性肠胃炎发作了,那些鹅肝啊牛肉啊一吐而尽,悔不当初。肠胃向来孱弱的咸鱼这次表现谨慎,毫发无损,他得意地说幸亏没吃生腌,而生腌是我去潮汕的动力之一,之前在上海吃过品质相当不错的生腌生蚝,大众点评上也不是什么排名靠前的餐厅,店老板操持潮汕口音招呼完客人便回到一角泡起功夫茶。在潮汕吃到生腌的那一瞬间,我确定曾经难忘的味道是正宗的,与原产地比也毫不逊色。咸鱼的心头好则是牛肉火锅,四五年前上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潮汕牛肉火锅,每家都号称活杀鲜牛空运上海,我讥笑哪可能有那么多空运的肉,牛都来不及杀飞机都来不及运,现在想来其实大多水准在线。我们这次在潮汕吃了四顿火锅,却都比不上在上海第一次吃到【今日牛事】的感动,如今【今日牛事】分店遍布,肯定不复我第一次吃的滋味,而规模化同样侵蚀潮汕美食的美誉,可惜人们对原产地的执念深到足以掩盖跋山涉水却只能吃上一口以serve游客为主的美食的尴尬,心理落差来自于不切实际的期待,同时低估已在异地生根发芽并用心保留原味的美味。
更遑论旅途匆匆的人多怀一颗贪图回报的心,要猎奇,要滚菜单,要吃到“最棒最好”,哪有这等美事。“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建立起一长串鄙视链,对一家店的最高赞美是“都是本地人来吃”,可本地人吃完不会大张旗鼓点评,那些口耳相传的真正美味对普通人来说实在太难取得。大部分游客同我一样,没有热情作陪的当地朋友,没有足够长的停留时间,亦缺乏慧眼甄别美食的段位与运气,风尘仆仆,身心俱疲,难免辜负此中真意。在潮汕的孤岛上,从贵价菜到街边摊,食材广泛,各有特色,人情与手艺代代相传,我们对风土世情的感受却如浮光掠影如隔靴挠痒,彼此更多是网红店与远方食客的关系,令人失意。
好在潮汕此行并非毫无收获,只是与吃到的任何一餐饭无关。时隔半年仍值得回味的是我在潮州茶馆与老板妹子学习泡工夫茶,细细品味凤凰单纵与潮汕温度的三个小时。


先介绍一下觅食主人公,我和咸鱼。咸鱼属于那种最没劲的饭搭子,一顿饭只吃一种食物一口都不愿多试,曾经在清迈被冬阴功汤搅到急性肠胃炎,十年怕井绳。我呢也有若干次急性肠胃炎的经历,但与咸鱼正相反,最喜欢甜的咸的的轮流吃,生的辣的来者不拒。由于常年出差,吃香喝辣的机会不少,但说起来我对食物不怎么挑,包容度挺高。这次潮汕行注定是我挑大梁啊!咸鱼一如既往地,负责炮制照骗。
原计划10月出行,咸鱼意外骨折后只能改签到12月,也算是他伤筋动骨一百天后第一次出远门。本着单次走路不超过800米以及每日步行累计不超过3公里的原则,勉勉强强游游完潮汕。
攻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去潮汕只要记住三个地名,揭阳(机场所在地),潮州(揭阳东北面),汕头(揭阳东南面),三地是三角形关系。交通强烈推荐滴滴叫车,包括城市之间往来,以及汕头市内,秒接单,价格合理(和预估不符可向平台申诉)。特别从机场出发,出租车搭乘点的价格会比滴滴要贵一些。潮州的景点,住宿与食肆多集中于牌坊街景区内,机动车不得入内,所以以步行或者三轮车为主,三轮车较贵,起步价20元左右。
由于潮汕两地景点不多,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时间会在酒店度过,那么找一家自己喜欢的民宿或者酒店就很重要。潮洲古迹完整,有非常多老宅子改建的民宿,千万别挑花眼,多看看差评。我这次入住牌坊街偏南面的喃妙民宿,以牌坊街为核心的老城区本身就是景点,我们相当于住在景区里,出行非常方便。民宿装修用心,店主是年轻的潮州姑娘,会给你良心推荐本地人常去的食肆。缺点是房间很小,我们的箱子只能放公共区域,隔音也比较一般,晚上猫的发情声真是声声入耳。更值得推荐的是民宿隔壁的喃妙茶社,后文我会细说。

汕头本也想住特色民宿,研究半天发现质量较潮州相差甚远,最后用积分换了两晚喜来登。酒店地理位置很好,走路可到长平路美食街,打车到小公园二十来块。本身价格也不算贵(平日里700元左右),行政酒廊的食物丰富(我主要吃甜食和水果),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至于两地如何安排时间,四五天足矣,个人更偏好潮州一些,牌坊街值得逛上大半天,一些街巷小食给了我惊喜,建议至少住一晚吧。汕头有体面的潮菜餐馆,选择更多,但城区真的乏善可陈,夏天可以去南澳岛看海。 我们最后取折中在潮州和汕头各呆了两天半。
具体行程与餐厅如下:
12.29 上海飞揭阳,在揭阳机场用滴滴叫车,四十分钟(60+块钱)到潮州牌坊街。午饭阿彬牛肉火锅,外加路边有名(牛家将)及无名小铺的牛肉丸若干,咋呼,糖葱饼,晚饭溪口刘卜鹅肉店。
12.30 潮州下了一天雨,醒时近中午。午饭在府城小食馆吃点心喝茶,路上外带双生肠粉及乐宋堂功夫奶茶回民宿慢慢享用,下午在喃妙茶社上一节功夫茶课,晚饭是肥弟牛杂的牛肉火锅,吃完又去官塘鲜味鱼生吃酱蟹。
12.31 终于天晴,离开潮州前去了开元寺和广济楼(没去桥),粗粗逛了牌坊街,午饭是长远七记的粿汁,又喝了潮府甜汤铺的糖水。从潮州滴滴叫车到汕头需要一小时(150块钱)。在酒店休息片刻打车去小马路,依次吃了老妈宫粽球,飘香小食店。再打车去轮渡口坐摆渡船来回两岸,晚饭是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回酒店又叫了桂园白粥的外卖。
1.1 午饭潮卤道火锅,下午去汕头老城扫街,顺便吃了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盛记鹅肉的鹅肝,晚饭富苑饮食。
1.2午饭杏花吴记牛肉火锅,叫滴滴打车去揭阳机场,约一小时不到(135块钱)。
值得一吃:潮州的肥弟牛杂与乐宋堂奶茶,汕头的盛记鹅肉
不值得吃:潮州的长远七记、官塘鲜味鱼生的酱蟹、府城小食馆,汕头的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飘香小食店
其他属于随便吃吃无妨。
下面按印象深浅而非时间顺序,来讲述我的潮汕之行。
落雨天,来呷茶
去了潮汕才知道如果有一件事比一日三餐还重要,那一定是饮茶(当地人叫呷茶)。如雷贯耳的功夫茶道以隆重的仪式感出名,路边支起一桌一只茶壶三只杯子一人开喝两人对饮是日常的随意,只是这样的随意在城市化的汕头几乎看不到,潮州老街虽然充斥了游客,但不妨碍当地人很自然地展现他们的家常生活与传统,这也是从旅游角度来说潮州更亲切与可爱的地方。
由于出产著名的凤凰单纵的凤凰山位于潮州界内,牌坊街四处都在售卖凤凰单纵,这惊人的产量似乎哪里不对劲。潮州的茶馆不少,大众点评上出名的有载阳茶馆,看图片里建筑古典气派,很适合拍照,大堂里搭了戏台,木头四方桌与板凳整齐排列,供茶客饮茶看戏嗑瓜子,让我想起在天津听相声也是这般热闹。原本计划就去那里,但一查地图距离约一公里,咸鱼腿脚不便,靠步行是不可能的,外面雨势正大,叫三轮又嫌麻烦。而有一家与所住民宿相同名字的茶社在同一条巷子里,点评上分数也挺高,还有团购的功夫茶课(88元一位),于是向老板姑娘打听,这是你开的嘛。老板说这是我妹妹开的,她负责教功夫茶课,想去在我这提前预定一下就行,不想上课喝喝茶也好。
姐妹花一个开民宿一个办茶社,听着就非常exiting。下雨天正愁无处可去,我们决定去茶社转转,从民宿出门右转走两步便到,一进入是和民宿布局相似的传统的四合民居,但面积小很多,后来听老板姑娘说民宿祖上是做官人家,茶社则是普通人家,两处分别租了15年和10年期,姐妹俩花费许多心思装修(姐姐原本是搞设计的),老房子雕花檐梁精美,但搞水电估计巨头痛,连下几天雨后,民宿的会客厅便会漏水。


茶社有四五间屋子,光线明亮且视野度最佳的是进门左手一间,被改造成榻榻米,一对男女正悠闲呷茶劈情操,看来短时间内不会让出这个位子。转向大堂,一个妹子正给对面一排客人倒茶及讲解,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有很多问题的样子,我猜这就是茶社女主人了。
周末人不少,基本满客,还养了一只猫活跃地跑来跑去,但气氛显得安静祥和,禅意萦绕,一砖一石一草一木被雨水冲刷得极富质感,青苔与绿植幽幽秩秩,器物什件都令人爱不释手,咸鱼里里外外拍照拍了个够。我们俩平日审美差挺远,但这次不约而同表示非常满意,且完全符合骨折初愈人群换个地方宅的需求,便订上次日下午的功夫茶课。





茶社女主人自称小洁,和姐姐是不同类型,戴眼镜的姐姐给我感觉更有书卷气也更沉着些,已经结婚,夫妻俩一同照看民宿。妹妹小洁是珠圆玉润型,90后,言谈老练,也非常会聊天,她说虽然招了小妹但客人只认她,当天晚上还有客人飞过来找她喝茶切磋,可见除了茶道知识,个人魅力也很重要。
江湖言潮汕人人会做生意,潮汕女人精明能干,看文静姐妹俩完全看不出女强人的架势,但能放弃工作租下十几年的房子做两摊生意,一来猜是从小耳濡目染,二来一定内心强大,真是典型潮汕人配置,对了她俩还有个亲弟弟,是不是真的很潮汕!我们好奇问起这有点历史的民居怎么是向私人租来,咸鱼说浙江几乎所有古宅都收归集体,小洁笑笑说在这里搞强征,男人们会聚起来拼命的,收不走。我们汗颜,潮汕人做生意做出一片天,缺不了如此的民风强悍与团结齐心(当然浙江人也很会做生意啦,身段柔软灵活,不一样的风格,最不会做生意的是上海人!)。

坐定,小洁先给我们解释茶具器物,连煮水也有讲究,如何斟水,如何温壶,如何洗杯,如何润杯,如何倒茶,一一道来。潮汕人喝茶永远是三只杯子,一个人是三只,一大家子也是三只,须得轮流喝,而每次喝完必须要先洗杯。小洁非常可爱地说,如果口红沾杯怎么办,悄悄用纸巾抹掉,一定要擦哦,否则是不礼貌。我们继续问,那很多人怎么分茶,小洁笑说自然是按长幼尊序。这也是潮汕人家族观念的体现吧。我们三个人三只杯子是没这个问题,不过小洁会时不时给坐在一边的妈妈倒茶。小洁妈妈看着挺后生的,不怎么讲话,笑呵呵一团和气地看着我们,老太太信佛,因此从茶社的名字“喃妙”到屋内的法器摆设与莲花装饰等,都充满佛教的元素。



一下午的时间,我们泡了大概有六七种茶叶,均是凤凰单枞,但香气各不同,比较著名的有蜜兰香,玉兰香,鸭屎香等等。我由于体质原因摄入一点点咖啡因茶多酚就容易失眠,平时不太喝咖啡,喝茶也少,晚上决不能喝,因此这块全是知识盲区。小洁从单枞茶属于半发酵乌龙茶开始耐心讲起,单枞得名因其单株种植,神奇的是一棵树一种味道,香味以花香,果香为主(当然我完全没品出来啊),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茶社自然也卖茶叶,小洁说他们在凤凰山有一片茶园,除此之外没有过多地推销茶叶。我问她你怎么没做淘宝店或者上抖音卖货呀,她说我也想啊!太忙了没时间,以后一定做。又聊起她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觉得搬砖实在没意思就回老家开茶社卖茶叶(对呀潮汕人怎么会安于社畜生活),“这是潮州第一家90后开的茶社(自豪脸)……你别看我每天喝喝茶,讲讲课,好像很超凡脱俗,其实内心还是挺焦虑,一直想着怎么能把茶叶推广出去。大红袍铁观音你知道吧,知名度非常高,其实和凤凰单枞一样都是乌龙茶,可潮汕人还在自己喝茶自己开心的阶段,没人去推,外面人并不知道这茶叶有多好。”
我承认,来潮汕之前只耳闻此地工夫茶出名,却对凤凰单枞一无所知,咸鱼与父母平时是爱喝茶的人,也多选择绿茶与白茶。去杭州眼见茶叶茶社及周边产业(如茶器茶服)的蓬勃,相形之下,潮州人离不开茶,茶社随处可见,但大多处于单打独斗或者自娱自乐的状态,没见到成气候的品牌,小洁的这份热切与干劲也显得格外打动人。“我现在不是996,是10127!”


团购券上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但我们聊聊喝喝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还有点意犹未尽。这其中有一个小细节,我们刚坐下时,有walk in的几个客人询问可否加入,我正担心要和不认识的人拼桌,小洁很干脆地拒绝了,说上我的课要先预约,你们先约一下吧。然后便不急不慢去洗手,转头招呼我们。游客多行程紧张,不太可能等到我们上完,他们也是在茶社逛了几圈便走了。咸鱼说你看你吧,格局太小,人家可不差这一两单生意。走之前我们非常自然地就买了她家的茶叶,挑了不同香型茶叶的小包装礼盒,特别适合不知自己喜好的门外汉 ,送人也不错。(嗯?怎么像软文的画风??)回上海后全部喝完后咸鱼又在微信下单,顺丰快递到家。我不懂茶叶,不敢评价好坏,咸鱼说还不错。不过我们家没买茶具啦,所以基本上就是在瞎喝,哈哈哈。



牛肉火锅哪家强
咸鱼不太能吃生的,卤水也不是他的菜,所以我们这次呢就以牛肉为主,五天吃了四顿牛肉火锅,外加路边牛肉丸牛筋丸若干,嗯有一点拼。
最好吃的当属潮州民宿老板推荐的肥弟牛杂,说是他们自己常去吃的,从牌坊街过去坐个三轮车20块钱。环境嘛就是没有环境,大众点评上也没几条点评,一家家族经营的街边摊而已。如果你能找到没有游客大众点评三星左右的食肆,那么恭喜你很大几率挖掘到宝藏美食。我们到的时候晚市刚开始,店里忙着拖地切肉,压根没人理我们,很多本地人来外卖生牛肉或者卤水牛杂,堂吃的大部分会点一碗牛杂面。






因为主打卤水牛杂,门口支起一大锅子,牛骨牛肉牛杂上下翻滚,热气腾腾,店家自豪地说火锅汤底都是这里来的。真材实料真的不一般,汤底清澈,清淡中有鲜甜的回味。
我们要了一盘牛杂(40元),店家给配的,说实话没有特别惊艳,不蘸醋吃到后面有点腻。牛肉是店家信手切的(80元),切肉案板就在距离我们5米处,一大盘肥瘦相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部位,不多问直接开吃,满满的牛肉味啊!潮汕的牛肉不管好吃难吃,嫩是一定的,这家也不例外,其他没什么好多形容的,原汁原味。牛肉这种东西,吃一口就能知道对不对。调料也是店家给配的,沙茶酱,微微甜,我自己调的话会加点黄豆酱甜咸中和。牛筋丸也很棒,我们的民宿老板说过牛肉丸以边角料为主,直接吃肉就好,想体验Q弹口感建议吃牛筋丸。 我们估计是店里唯一的外地人,点的菜上完后店老板又特热情给我们端来一盘白菜说是送的!
结账价格实惠得令人落泪,两个人150元,八分饱左右,肠胃非常舒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汕头被海记伤害后,我和咸鱼最最后悔的就是没在肥弟多点盘牛肉!






另一家在潮州吃的牛肉火锅,是牌坊街上的阿彬。这是我们潮汕行第一顿正餐,感觉还不错,但没有想象中好吃到流泪啊,好吃到觉得之前牛肉都白吃了,相反我隐隐感到上海的牛肉火锅原来水准这么高,到汕头已经完全印证回归均值在牛肉界也十分适用。
我们在阿彬要了三盘肉,吊龙,五花趾,匙柄。上海的火锅店很少见到五花趾,所以到了原产地必须马上点一份,恕在下舌头迟钝,传说中的脆啊牛奶香啊真的完全没体会到,哪怕在日本吃和牛烤肉香得不行,我也没觉得这种香和牛奶有毛线关系。我的最爱始终是吊龙,嗯不是珍稀的五花趾三花趾匙柄匙仁,不是纹理美貌价格最贵的雪花肉,而是最大众的吊龙。我第一次吃潮汕牛肉就把票投给吊龙,这么多年了口味始终顽强,可惜一直没机会吃胸口朥,但很可能吃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点评上有优惠团购券,但只有吊龙和嫩肉,两个人单点吃了260元,在当地算是贵的,民宿老板说当地人基本不会去吃,扎心了。





我们在汕头吃的两家店都是大名鼎鼎,八合里海记,杏花吴记。两家有个共同特点是汤底特别特别多白沫,端上来就得不停撩,涮一会又好多。我这种从不下厨的生活白痴百度后才知道,有白沫是因为肉里的血水没放干净。
先说令人大失所望的八合里海记吧,为避免传说中不排1小时吃不到肉的尴尬,我们傍晚五点便叫车前往。整整一条街开满总店分店以及外卖档口,架势惊人。所幸人不多,坐定,边浏览菜单便赞叹,不愧是海记,太多选择了吧!两人摩拳擦掌精心挑选了(毫无新意的)五盘肉,吊龙,五花趾,匙柄,匙仁,雪花肉,再加一盘牛筋丸。雪花肉一上桌,那纹理美得令人两眼发光,大概是在日本烤肉店看到的那种水准吧。铺垫到这里,接下去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一入口,我的天怎么一点牛肉味都没有,五盘肉轮流涮了一遍,深深怀疑我真的在吃牛肉嘛,闭上眼说在吃猪肉我也信!由于不爱吃丸子,我一个都没碰,咸鱼说连牛筋丸也是吃到现在最难吃的,既没汁水又不嫩!
这里的沙茶酱非常甜,黄豆酱又格外咸,咸鱼喜欢蘸酱油,我还是信奉本地食材本地吃法,自己琢磨出沙茶酱拌黄豆酱,甜咸中和,再掺半匙牛肉汤,口味温驯不少。







见到有一桌的妹子和服务员手忙脚乱把牛肉倾数入锅,熟了之后全部装进打包盒,妹子解释说马上要赶飞机了,火锅来不及吃只能用这这种方式打包。我真担心她到机场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牛肉,会不会被难吃哭。堂吃水平如此,在不透风的塑料盒里闷上几小时的口感可想而知。
回程路上我们和滴滴司机闲聊为什么海记的牛肉没有牛肉味,他非常不解说牛肉味是指骚味吗。顿时语塞,原汁原味的食材,舌头可以轻易鉴别优与劣,却不知该怎么形容。我们可以描述从肉宰杀到上桌在三小时以内,可以描述肉质没有排酸格外鲜嫩,但这些都不如入口那一刹那舌尖与大脑同时下的判断准确直观。


说起牛肉丸,顺便插播一家潮州路边小店牛家将,专做牛肉牛筋丸,当时只觉得中上水准,可在海记的衬托下那简直是极品,真的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潮州老街三步一停都是牛肉丸铺,不少挂着“手打手锤”的招牌,在风味原产地潮汕篇也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这门手艺,挥汗如雨的场景令人神往,压过内心对卫生状况的一丝担忧。咸鱼对牛肉爱得深沉,见到民宿老板便打听,“这里都是手打的啊”,老板看着天真无知的我们轻笑,“电视里都是做show啦,现在哪有那么多手打,打得过来嘛”。其实机器打也无妨,美食不问出处,做得好吃就行。牛家将有正规门面,因此价格较街边摊位略贵,我们被亮堂的门面与招牌吸引进店,堂吃人不多,基本以生冻品快递外送为主。端上来是简陋的塑料杯,六粒硕大丸子,弹牙多汁,牛味十足,咸鱼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比在上海的好吃很多!”




最后一位牛肉火锅参赛选手是后起之秀杏花吴记,这后起的参照物是海记,大部分推荐吴记的美食攻略会提及“海记都是游客”以及“排队人多”,以我的观察光临吴记依然由游客为主,中午到时座位和海记一样富裕,可能元旦前后是淡季,反正这次吃的不管有名没名的餐厅食铺,排队这件事根本不存在的(包括富苑饮食)。吴记是我们潮汕之行的最后一餐,也是五天里第四顿牛肉火锅,在严重审美疲劳的状态下我们只点了三盘肉,由于每次都点的一样,倒是便于横向比较肉质。总体说来吴记不功不过,比海记强,但肉质鲜美度赶不上市井小店肥弟。









总结一个不仅是牛肉火锅更是这次潮汕觅食的经验,点评上的必吃榜简直是必不要吃榜!网红店一踩一个雷,还是央着民宿老板给推荐餐馆靠谱呢。
柳暗花明,史上最强鹅肝
潮汕卤鹅是我的心结,在很多很多年以前艾格吃饱了这个号还没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艾格(闻佳)老师以个人名义推荐了潮汕狮头鹅,她对卤味的拳拳之心可打动人了,而且那些免责话术也非常真诚,“买过几次,质量稳定,但是毕竟我喜欢的不一定是你喜欢的”,怎么会啊你喜欢的还能有差!赶紧照葫芦画瓢淘宝下单了真空包装卤鹅卤鸭,结果大失所望,我试图掩饰肉质之硬柴咸,被我妈无情拆穿,“不要在网上瞎买八买,要吃鸭子去店里买文虎酱鸭!”现在艾格老师不再为他人做嫁衣,粽子月饼杨梅一样都不落下亲自开卖,我也终于有机会前往发源地一尝高下,比网上瞎买八买算是进步了一丢丢。可惜咸鱼嫌弃鹅肝脂肪含量高避而远之,我们在潮州和汕头只各吃一顿鹅肉料理,而这两家其实不是重点,怎么回事呢,请往下看:)
第一顿鹅肉依然来自潮州民宿老板的推荐,溪口刘卜鹅肉店,距离我们的民宿约600米,尚在咸鱼的步行范围内,我们便放心去了。夜色中的店铺不太起眼,周围是居民巷子,昏暗简陋的霓虹灯牌下,悬挂的卤鹅已所剩无几,小哥在档口边静候客人,手起刀落间每一样鹅什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店里收银拾掇的阿姨嬷嬷彼此称呼亲昵,看起来又是家族铺子,除了披荆斩棘闯出一片天,守着一爿铺子和手艺养活一家人也是当地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想到白天去肠粉店,小哥打完一盘王者荣耀终于来搭理我了,一边摊面皮一边抱怨,这里人太懒了,你看下雨天就好多不出摊。我暗笑,如此傲娇言下之意是自己明明生活无忧,却格外勤劳。






这家的小哥是另一种憨直的可爱,看咸鱼拍照拍个没完,他索性提起一只大鹅肝定格,让我们拍个够。后来我们已坐定吃饭,他又兴冲冲拎着一整只待分解的卤水大鹅,热情万分让我们赶快拍,令人哭笑不得。


店家配了两人份的鹅肉拼鹅肝,还不小心洒落几根鹅肠,端上桌是油光蹭亮的一整盘,再点一份油麦菜,白粥免费喝。鹅肉卤得很香,肉质富有嚼劲,鹅肝没想象中那么粉糯,口味偏咸,好在并不油腻,是不算惊艳但非常落胃的组合,我不知不觉喝了快两碗白粥,咸鱼干掉一瓶啤酒。对晚饭来说,这样的分量刚好,不会撑到难以入睡,价格也颇实惠,两个人100出头。


第二家鹅肉店其实是家卤水火锅,可以涮鹅肉及各种器官等。在潮州吃了两天后去汕头就想来点不一样的,咸鱼搜了记大众点评,发现酒店三公里外有一家评分超高的潮卤道卤水火锅(没错,坑爹的必吃榜又上榜了),两个人怀着寻宝的心情赶去吃,看到门口的风味原产地纪录片拍摄地的招牌还一阵欣喜,结果吃得心塞。那日在豆瓣吐了个槽,有人留言,“潮汕有卤水火锅?身为汕头人竟然不知道!”啊,心头顿时插上一把刀!


不好吃的表现体现在生的鹅脚鹅肠有股强烈的腥味,端上来就倒了我一半胃口,明明在四川火锅涮生脑花各种生的猪脏器都不会腥啊。卤水锅底呢又特别咸,主要为短时间入味,但不太适合涮非鹅类食材,店家也考虑到了,所以有鸳鸯锅可以选。我边吃边想扇自己,大老远来潮汕我为什么要吃辣锅!想吃卤味为什么要自己涮!以为涮个15分钟就能比过人家老卤卤半年吗!总之这家的卖点我没有get到,优点也有,环境和服务不错,拍出来的照片色面好,可以唬人。







与刻意找寻却扫兴而归相比,一人暴走于汕头街头无意撞见的盛记鹅肉成了此行最最最美丽的意外!午后在汕头小马路附近塞了一堆不明所以的小吃后,咸鱼打车先行告退,我决定走回酒店消食(整整4公里,可见有多饱!),一路经过Checklist里的爱西干面,长平肥姐,长平老姿娘,由于实在无法塞进更多食物不得不打消再来碗干拌面或者嘬盘生血蛤的念头,直到瞄见对街排着队的盛记鹅肉,疑似本地居民手提一袋菜再搞点熟食回家开饭,哎这不就是是我苦苦追求的非游客美食嘛!不管三七二十一果断排上队,打开点评,评分出人意料的高,完全秒杀大名鼎鼎的春梅里鹅肉店。
店门面小到一不留神就错过,是夫妻老婆熟食店的样子,鹅掌鹅肠鹅肝鹅胗一应俱全,浸在卤水里好诱人,眼镜大叔在玻璃后面操着一双翻云覆雨手,一把抄起称斤,改刀,细切,瞬间在砧板上码得整整齐齐,大妈倚在门口负责报价格,检查手机到账,取泡沫盒,洒香菜,装袋,一气呵成,还不忘和相识的街坊唠上几句。等了约15分钟轮到我,开口弱弱地要了只鹅肝,大妈追问只要这么点?!我艰难地点了点头(臣妾真的吃不下啊)。
袋子拿到手忍不住猴急地站在路边捞出一块往嘴里递,天呐这是什么神仙口感!丝滑柔嫩,入口绵密温热,舌尖轻轻抿下,鲜香层层推进,鹅肝脂肪化成细小颗粒特别顺特别顺就进了喉咙,完美!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粉肝!我之前看来是都白吃了呢。真正好吃的粉肝,不腻,不咸,不腥,空口吃毫无问题,吃了还想吃,胆固醇再高,俱往矣。我吃吃走走嘴巴没停过,到酒店已干掉大半盒,捧着剩下几块和咸鱼献宝,史上最好吃鹅肝哦!(可惜他坚持不吃)最好吃略有夸张,但top 3肯定没问题!
在整个下午被冷粽子,腥淡的猪肝薏米汤,油腻的炸牡蛎饼伤透心后,我愤而发出潮汕美食是皇帝新衣的感慨,可转头又被打脸了喏,真是柳暗花明!


深夜食堂,夜粥之意不在粥
在上海读了四年大学的同学回北京后常哀叹,羡慕你们有那么多24小时便利店。本魔都人民从潮汕归来顿感再多的全家罗森都是过眼烟云啊,遍地夜排档的广粤大地俨然占据鄙视链最上游。这支夜宵文化多年前在港岛体验,街边随手可得鱼片粥(小锅现煮),杏仁茶,糯米喳喳,咖喱鱼蛋……每日深夜收工不挑一两样进肚感觉无法安心入睡,一年时间便肥到体重巅峰。但不管在香港,广州,还是潮汕,夜宵摊前我只看到瘦子大快朵颐,感觉用饮食清淡也无法解释这基因体质的差异。
前述的部分牛肉火锅及卤水饮食店都营业至深夜,甚至茶社也是12点才关门呐,除此之外,潮汕特色的夜粥店是其夜宵代表作,生腌及卤味是事先备好的菜色,种类丰富,小炒亦有不少小海鲜可选择,后厨毫不含糊。乐意的话可以点满整整一桌,只为配一碗清粥。虽说叫夜粥店,但其实重点根本不在白粥哦。
我们到汕头的第一晚就叫了桂园白粥的外卖,因为晚上正餐已吃过(不大满意的)牛肉火锅,又意难平地去酒店lounge吃了一堆水果芝士,咸鱼先行告退打游戏,主要是我一个人强撑着吃,只点两只小菜非常克制,生腌血蚶,炒鹅肠,及一份白粥。外卖包装得太差太差,粥全部漏出来,一肚子气快爆炸时打开一粒血蚶入口,唔略咸,但回味非常非常鲜甜!口感是难以形容的嫩,又很juicy,感觉像荔枝肉的质感吧,反正生腌的做法永远不会难吃。鹅肠则油油脆脆,配上醋解腻,是一道下粥好菜。

大概是期望低到尘埃,被外卖随便点点的水准惊喜到,第二天决定去富苑饮食把夜宵提升为正餐。晚上七点左右,店里稀稀拉拉没几桌客人,与庞大的店堂与明档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不提供菜单,直接看菜询价点单,在江浙沪除了农家菜不常见如此做派。其缤纷琳琅的阵仗令人陷入选择障碍,人多时多人争抢一个服务员,估计体验好不到哪里去,好在此时服务员比食客多,我们可以慢慢挑选。我和咸鱼的喜好泾渭分明,生腌虾,生腌蟹,炒鹅肠一看就是我的菜,他不爱生食,于是点了煎带鱼和烤目鱼,又添上不会出错的炒花蛤,炒地瓜叶。看着菜色多,其实分量不大,两人这些全部能吃完。








大部分是现成的菜色,呼啦便上满一桌。怎么讲,生腌我喜欢蒜味重的,这家以咸为主,腌蟹特别咸,后味略单调。带鱼和目鱼都不便宜,但味道平平,咸鱼一直在说服自己这煎带鱼是目前为止吃过最大最肥厚的,真的越吃越香啊,我一尝,明明寡淡无味好不好,宁可夹一筷地瓜叶。热炒的鹅肠生脆,可不知何故没有昨天外卖的香。我们潮汕之行的最后一晚,又再次倒在没有manage好期望的美食之路上。








氛围美食之小吃拔草篇
有一种美人叫氛围美人,而潮汕多如牛毛的小吃摊铺在我心里就是氛围美食。明明去的都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小吃食肆,却找不到感觉,因为氛围这件事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这些小吃铺多占据一方狭窄门店,店头陈旧充满年代感,店内摆设朴实家常,菜单选择有限也意味着多年只专心经营一种食物,可谓千锤百炼的招牌。不一定会大排长队,但总体上人流进出频繁,显得老少咸宜颇受欢迎,潮汕话不时萦绕耳边,禁不住幻想共情领座本地人可能是吃着这家小吃长大的,而小食低廉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心理预期,大概在诸如此类氛围的催眠下,比较容易让人产生遍地美食的错觉。
那些三天吃18顿的美食攻略其实大部分是以小吃充数的,毕竟吃18顿正餐恐怕连铁打的胃都hold不住。我们也怀着雄心壮志在正餐间隙竭尽全力尝试了咸咸甜甜各式小食糖水,深深感慨能吃得动18顿小吃是个力气+技术活……其实真的不必强求数量,就我有限的体验,好好吃一顿正餐要比塞下N摊小吃满足度高很多。

先来潮州路边吃的某一种油炸食品,表面洒了虾米,类似上海人童年的油墩子吧。当然,我肯定投票给油墩子,但童年更难忘的是葱油饼啊!(这个就叫情怀滤镜)
乐宋堂功夫奶茶(潮州)
最爱的奶茶一定有乐松堂的名字!可惜只喝过一次,牌坊街上至少有两家分店,路过记得喝喝看哦。招牌是鸭屎香奶茶,清香清甜,绝非那些半杯芝士半杯茶的妖艳贱货(好吧,芝士我也爱的),是奶茶界的一股清流。碧根果粒埋在淡淡奶泡里,好香,赶紧吃否则会酥掉。我外带一杯回民宿慢慢喝,歪在床上边看kindle边抿一小口,巴适!


潮府甜汤铺(潮州)
写着10点开门,我们10点半到的时候阿姨让我们先坐下,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说银耳和薏米还没煮好,“煮烂了才好吃,你们再等个几分钟”。糖水的所有配料齐齐地挂在墙上,可自行组合双拼三拼四拼甚至N拼,台面上四五只炖锅一目了然,细火慢煮所有食材。我很贪心地要了番薯拼雪梨银耳拼薏米,再加两只鸭母捻。鸭母捻就是椭圆版的汤圆,裹着红豆馅,果然时间不够薏米还不够烂。汤头极甜,名副其实的甜汤。一切就和朴实的不锈钢锅一样,家烧的口味。


长远七记(潮州)
开元寺附近的一家粿汁店,粿汁即粿条,口感和白嫩的河粉比较相似,但更厚实。淋上的浇头有大肠,五花肉,卤蛋等。我就纳闷了这埋在底下的粿条汤头浓稠却淡而无味,和上层称不上多少鲜美的卤料浇头可以说毫无关系,搅拌开了也是那种生分的口感。吃剩下一大半我想念起螺蛳粉…..

双生肠粉(潮州)
当年在广州满怀期待打卡银记肠粉、源记肠粉,却是不过如此。潮州的肠粉略有不同,淋上芝麻酱蛮新奇的,全程近距离观摩制作过程确认完绝对新鲜出炉,我拎起打包盒一路小跑冲回民宿开吃,面皮特别轻薄,混合了蛋液能增添轻盈的口感,我要的牛肉生菜咬下去是脆生生的,比在广州吃到的满意多啦,但怎么讲呢,因为本身对肠粉不怎么感冒,双生肠粉虽然好评如潮,我的评价就只是“还不错”。
这次觅食多了个心得,跟风前最好先搞清楚自己爱吃什么,比如说我爱吃脑花卤煮,那在重庆或者北京街头随便吃一碗就会超满足,但像肠粉啊粿条啊这类面食品完全爱不起来,吃到超超超高水准的就一句“还好”,那干嘛要勉强自己去跟风,把胃口留给更对胃的(比如生腌)不香嘛。


府城小食馆(潮州)
潮州民宿老板总共给我们推荐了三家自家常去吃的食肆,肥弟牛杂和溪口刘卜鹅肉店是满意而归,这家府城小食馆就真的太普通了。毕竟我也在广州香港吃过N顿早茶午茶晚茶,小推车送来点心对游客颇有粤地饮茶的仪式感,但掩盖不了冷冻食品的口感。这家本地人来吃的不少,依然不推荐。




老妈宫粽球(汕头)
离小马路不远,可以吃完散步消化,也可以边走边吃。早就耳闻潮汕粽子和江浙款最大不同是又甜又咸的口感,甜甜咸咸正是我的style,一般吃五芳斋粽子我都是一只蛋黄肉粽加一只豆沙粽,所以这次毫不犹豫点了土豪粽球,有肉,虾米,蛋黄,豆沙,白果,简直是五芳斋混合王炸版!满怀期待地入口,哎哟喂怎么是冷的!!冷的糯米和豆粒比较硬,衬得肥肉特别油,对肠胃是巨大考验。甜咸之间貌合神离,对这个拉郎配的组合不明所以,勉强吃完,很饱。


飘香小食店(汕头)
门头复古好看,适合拍照。蚵仔煎里蚵仔个头比较小,量实诚,但太油了,是那种冷却又复炸的油腻。 店里其他各色油炸食品更不敢尝试了。我吃过最棒的蚵仔煎在新加坡的芽笼九巷,不用面粉而是木薯粉加蛋液与蚵仔融合,入口无敌滑嫩!而且不油腻。


广场老牌豆花甜汤(汕头)
豪华版豆花,配各式芋圆粉圆,量特别足。但这个潮汕版豆花的味道把,真是难以言喻啊!稠厚黏腻,毫无空隙,吃一口感觉上下口腔被粘住,完全颠覆我对豆腐花的认知,有点奶制品的感觉,而且非常非常甜,我第一次吃到料比汤头还要甜,明确表示这不是我的菜。咸鱼点了薏米甜羹,就正常水准吧。这家店人气很旺,建议一个人排队点单,一个人眼疾手快占位子。桌上都是没收干净的餐巾纸,体验有点一般般。



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汕头)
作为爱吃各种下水连北京卤煮都能完全hold住无压力的本人,被这碗大杂烩薏米汤难住了。汤头很淡,却飘着莫名腥气,撒的胡椒粉欲盖弥彰,和汤的调性完全不搭!十几块钱的价格,食材是惊人的丰富,有虾米猪肝蚝仔青菜木耳,我扒了两口薏米,遂放弃,甚至打消了第二天去吃猪血益母草的念头。鼓足勇气说一句,潮汕人民善于将看似无关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可真的有1+1>2的效果吗。


老城潮州·开元寺,广济楼,牌坊街
在潮州99.9%的时间都囿于牌坊街,对这个城市我实在没什么发言权。潮州古城的工整与井井有条当然不可能让人有什么心动的感觉,深知周围都是专供游客的特色食品及特色商铺,但成片的老房子与生活在老房子里的老人是切肤逼真的。可能对江浙水乡真的审美疲劳了,乌镇太干净太精致,大型真人秀的以假乱真程度要排第二,全国古镇没人敢排第一。前几年去开平赤坎,那种粗粝甚至脏乱的岭南小镇节奏让我更自在。 (唔行吧,矫情的城里人)
开元寺与广济桥是潮州的必游之地。开元寺为唐代建筑,规模庞大。闽粤地佛教盛行,这里香火也比较兴旺,殿内有取香处,香火费随意。






开元寺到广济桥需要步行单程1公里多,咸鱼脆弱的左脚无法承受如此强度,我们便在广济楼周围转了几圈,远眺湖面后匆匆而归。


从广济楼向南散步回民宿,沿着骑楼穿行而过,再一次感受牌坊街的旧巷古居与时光倒流。除了各式吃食,竹器竹篮与葫芦店铺都甚是可爱,最后收了葫芦酒瓶回家。








魔幻汕头·天后宫,旧城区,广场渡轮
汕头,除了魔幻,我想不出其他形容词。曾经华洋杂处的标志小公园成了大工地(截止2020年1月),也就附近的天后宫可以拍一拍。和潮州整体保留下的牌坊街与原汁原味的老街民居相比,汕头的改造像是发育中止的胎儿,不同年代的建筑毫无章法地互相联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后宫的周围皆是80年代拔地而起的公房,汕头的老公房有一个特点,无论几层都会装上细密的防盗鸟笼,给人留下民风悍厉的想象空间。墙面多是灰色褐色,墙体斑驳失修。隐在低处的天后宫虽然造型规模一般,但屋顶嵌瓷,楹梁木雕在阳光下显得富丽夺目,有一种张扬的生命力。宫内烟雾缭绕,信男信女的祭品被随手摆在桌上。








以小公园为中心辐射的旧城区是汕头不知所云的城市规划的缩影,但又像一枚旧日荣光与传奇的活化石。八零年划拨的四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如今汕头已不再有与其他三城相提并论的底气,走出的商人星光熠熠,身后的旧城却是荒芜破败。



第二天我们又回到这里。这是城市的角落与边缘,却直白袒露,很难想象一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如此庞大的待拆迁改造地带,鲜有人烟,极尽萧瑟,暗示着没有尽头的期限。
如果没时间,或只想轻松愉悦地吃吃喝喝,其实不怎么建议游客来这里吧。


















汕头大学离城区较远,我们选择广场渡轮打发时间,这来自于汕头酒店的前台MM的推荐,在小公园工地铩羽而归的我们临时pick了这个不在任何清单上的饭后消食项目。这个项目真的太适合咸鱼了,打车到轮渡站,坐船,完全不需要任何脚力。据说1元钱可以随便坐来回,可惜船上风大,冻得我坐了一个来回就放弃了。
那日天气着实不佳,天际线模糊的轮廓里,海水与远方的楼宇跨桥如苍老的幻影。一个哆嗦想起童年被父母牵着去坐黄浦江渡轮,人潮涌动,我的心是雀跃难耐。









-
jjjjjkk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7 01:06:18
-
糙汉下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4 23:28:34
-
薛咸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2 11:15:10
-
Cuck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6 18:41:04
-
侃大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0 22:33:17
-
17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9 11:32:48
-
想减肥的蚂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1 23:27: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0 12:58:33
-
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9 10:14:37
-
一个怪小孩而已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5 12:41:03
-
l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5 09:38:21
-
肉肉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4 16:33:07
-
夏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1 16:45:03
-
玖亿野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09 23:21:16
-
TooT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30 17:47:58
-
喻小妞妞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7 19:11:26
-
我要看鲸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17:20:08
-
画画的Merland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14:55:38
-
管理人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8 19:43:58
-
darm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23:39:31
-
豆豆大闲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15:01:40
-
大吹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04:36:25
-
山川野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21:49:57
-
豆友19662787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19:37:48
-
树上有喜鹊🇨🇳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1 18:13:10
-
风月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14:59:27
-
休·D·天然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0 08:09:33
-
豆友2191174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4 13:41:51
-
周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1 09:55:15
-
爱吃豆豆的妹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0 17:34:35
-
对折强迫症星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7 16:10:02
-
易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7 13:17:09
-
紫色香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7 08:35:27
-
小亮爱妞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5 16:11:39
-
空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4 22:26:53
-
胖小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12:22:48
-
bohem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1 06:25:40
-
Lin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09:25:10
-
林si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08:45:29
-
木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01:33:47
-
Creamc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7 09:09:35
-
小忙游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7 00:42:55
-
畋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6 12:22:09
-
Nico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5 10:00:31
-
三冬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4 01:04:08
-
Fuj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3 11:58:54
-
远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3 10:45:15
-
uncanny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2 22:32:47
-
A L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2 22:06:33
-
拖着懒步去天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2 2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