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年纪小》+诗片94.
《记得当时年纪小》+诗片94.
文/林长信
1)
于步入壮年*而远距失智的今天
我清楚明早依然是春光明媚
总是欣然挥别这原野与流水青山
2)
先仰头跟榕树里的蓝鹊九只和松鼠
两下约定回见
咱们仨一同将喜乐轻松都放飞
又再把记忆栽入微湿的黑土里边//
*幼年期0~3歳;童年期4~11歳;少年期12~19歳;青年期20~30歳;壮年期31~44歳;中年期45~59歳;前期高年期60~69歳.-维基百科
2020-4-12#2068(隔行押韵)
诗思:今天/夏天/壮年的我,辞别昨天/春天/青年,遥望来日的老年/失智。故喜将此刻的记忆栽植。而“诗题”是个70岁的老年(人)在追忆往日的31岁的壮年。
技巧:把记忆力分别放置在诗文的头与尾,以行间的距离来产生拉弓般的张力。
>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诗片94.《诗的节奏》柏拉图《法律篇》说:艺术家善于使用1-语言;2-音调;3-节奏;并且音调与节奏均可体现出“顺序/秩序”。
个人遵从以上的希腊哲学的这个智慧与启导,所以在习作写诗的时候(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称之:制诗的人),须先把思路理顺了—正当制作;在全局理出顺序了,自然行笔就比较容易产生戏剧感/画面感、与节奏感了。可以说:文字的“节奏感”乃是起步于思路的清楚明快。浅见如此,并向老先觉-柏拉图致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