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高考都失去公平的话,寒门学子还有什么向上跃升的通道?
高考可能已经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了,作为每年最重要的一次大考,决定着很多人的命运,有些人的命运可能由此改变,有的人可能扶摇直上,鲤鱼跃龙门,进入名校或理想中的大学,从此开启另一段人生,而有的人可能就要名落孙山,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从此落寞失助。不管何种结局,高考确实是目前唯一公平公正的一次比拼,但是,如果高考不再公平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何公平可言?
近期,由湖南卫视艺人仝卓在直播平台上爆出,通过父亲的关系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身份从而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从而引发了更多的高考被冒名顶替的事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育背后的猫腻,最近因为一系列的新闻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高考虽然并不是唯一一条成才的出路,但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竞争方式。
尤其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然而,这份有限的「公平」还要被各种方式蚕食。
首先是这几天热议的「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
被顶替的考生名叫陈春秀,山东聊城冠县人。

2004年,陈春秀参加高考,然而,她最终没能等到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信息闭塞,一家人都以为陈春秀落榜了。
当时,她只有两条出路:要么种地,要么打工。
她选择了后者。
一直到今年5月,36岁的陈春秀打算报名成人高考圆自己的大学梦,却在学信网上发现「自己」已经读过一次大学。
但学籍信息里的头像却是一个陌生女孩。

原来,16年前陈春秀并没有落榜,而是以546分的成绩,被山东理工大学专科录取。
冒名顶替她上学的陈艳平当年只考了303分,比大专分数线差了两百多分。
陈春秀类似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这两天,我又亲眼看到一个热搜被撤。
周五下午一两点的时候,一条#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入学#的话题上了热搜第二。
但我两小时后再去看,已经消失的无隐无踪。

普通与农村学校陷入不被重视的恶性循环中,教育公平的天平早已倾斜。
有人说,可精英阶层的孩子确实优秀啊。
当然,因为他们也掌握着最好的资源和最开阔的上升空间。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将会不断加剧地区贫富差距。
我们所期待的并非教育的绝对公平,而是一个无论选择哪种学校都不被歧视的教育环境。
这条路显然还有很长要走。
顶替学籍事件的调查正在进行,鱼叔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
高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请不要让他们失望。

寒门学子唯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就是高考,可以如果连高考都不在公平,成为了某些人裙带关系,利益交织的暗箱操作的时候,那作为寒门学子的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可言,没有任何机会如何改变命运?再过几天2020年的高考就要开始了,这次1074万学子参加的高考还会不会出现仝卓、陈春秀这样的例子,或许这只是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从不缺席
偷来的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希望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能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考出好的成绩,要相信正义的存在,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从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