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舞》——看安 • 泰勒古稀之年的巅峰作,品女人的独立人生
这是宸妈2020年发布的第65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3184字,大约需要4-6分钟时间阅读
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也有人说,成为母亲女人的生命才最完整;有人说,爸爸对女儿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有人说,孩子是每个女人的生命……
作为一个女人,我工作和生活的圈子里,大部分社会成员都是女人。从占据学校大半壁江山的女老师们到身边各行各业职业的女性朋友们;从周围各类妈妈群到我熟悉的闺蜜们,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女人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女人的一生,到底哪些因素对她们影响最大?
小时候,听妈妈和阿姨们聊天,她们时常会感叹一句:“女孩子,就是菜籽命,撒到哪就是哪……”这样的话语,是带着过来人的无奈和心酸的,更是让年少的我懵懂间感到悲凉的。为什么说女孩子就是“菜籽命”?什么叫“撒到哪就是哪”?

人到中年,我开始慢慢的对这句话有了理解。
拿我工作的学校同事举例。籍贯在外地的女老师们,几乎都是因为谈恋爱结婚才到这座城市定居,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只因为一个他,所以心甘情愿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开始找工作,开始洗手作羹汤,成为他背后的那个温柔女人,成为那个独立小家中那位24小时随时在线被称为“妈妈”的女人。
这就是“菜籽命”,不论之前的籍贯在哪里,家乡有多好,父母之前有多宠爱,一旦恋爱结婚,大多数女孩子终究会选择像颗菜籽一样,随着爱情而漂泊,撒在爱情的土地上,逐渐长成新生家庭中新生代母亲的样子。

前段时间papi酱因为孩子随爸爸姓的一条微博被女权粉们大骂;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因为没有生育也在之前备受争议;女人,究竟应该怎么样生活才更合适呢?
大火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什么突然大火?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30位姐姐都是各行各业成名的姐姐,另外一方面也因为这些姐姐们无一例外都是30+以上的年龄,一群有颜值、有阅历、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们,凑在一起使出全身解数拼才艺,怎么能不好看?怎么能不火?
最近看了两本女性话题的小说,两本都是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新书。一本是《女佣的故事》:一位底层单身妈妈的奋斗史;另外一本是普利策文学奖女作家安 • 泰勒古稀之年的巅峰之作《时间之舞》。两本小说看完,让我对之前一直思考的女人一生的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女佣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成长史。讲述一个女孩成为单亲妈妈后不得不一边从事清洁女佣的工作一边照顾年幼女儿艰难生活,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坚持梦想为自己和女儿换来了更好的生活的故事。

《时间之舞》是一个关乎婚姻、家庭、自我,更关乎女性主义的小说。这本书中安·泰勒探讨了当代女性十分关注的议题:女人,要如何才能找到自我?关于婚姻,关于家庭,一个女人要如何才能走出走出生活赋予的壳,再也不要“被定义”,真正的找到那个让自己最舒服最愉悦的“自我”?
安 • 泰勒(Anne Tyler),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现居马里兰州巴尔的摩。19岁时毕业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读研究生。本书是安 • 泰勒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第22部小说。第11部小说《呼吸课》曾获1988年普利策文学奖,其他作品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奖、大使图书奖等,入围布克奖决选、普利策奖、福克纳奖、橘子文学奖等,《意外的旅客》曾被改编成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在《时间之舞》这部小说,安·泰勒是用主人公薇拉 • 德雷克10岁、20岁、40岁和60岁四个年龄段的人生片段作为讲述来展开的。在这四个不同的年龄段中,都发生着对她的生命起决定性作用的事件:
1967年,她是一名小学生,正在应对母亲的突然失踪
一个情绪经常失控的母亲,一个每次情绪失控都会打骂孩子甚至离家出走的母亲,对于孩子而言,是噩梦。所幸还有一个“好好先生”父亲,可以在母亲情绪失控离家出走时安抚和照顾孩子,虽然笨拙,却也是孩子们唯一可以依靠的靠山。

10岁的薇拉 • 德雷克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的。然而,长大后的薇拉开始反思:和“好好先生”相处的母亲,是真的幸福吗?母亲的压抑,母亲的情绪失控,不正是源于父亲的“好”吗?
1977年,她是一名大学生,正在考虑男友的求婚
20岁的薇拉,和叛逆期的妹妹比起来,是大学生,是好孩子,更是那个让人省心的让人骄傲的好姑娘。这个好姑娘,在大学里遇到了真爱学长,她热烈的爱着学长,在复活节前的周末,她第一次乘坐飞机带学长男友回家见父母。

飞机上被邻座持枪恐吓的她惊魂未定,可是这样的经历却被家人和男友的反应轻描淡写的略过。面对家人们对男友的质疑,薇拉最终在临回学校前告知了父母自己对于男友求婚的决定。
事实上,整个篇幅的描写,我们都可以看到,年轻的薇拉对于自己被忽略的惊恐的内在反应,也可以看到薇拉对于带男友回家见父母时家人表现的难为情。
每个青年是不是都有这样一段时间,觉得父母不如自己,觉得身边的朋友是最有意义的?这个时期的薇拉,是有理想,有目标,又有活力的,是她最好的年华。
1997年,她成为一个年轻的寡妇,尽全力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40岁的薇拉,成为了年轻的寡妇。20岁时和学长男友恋爱的结果是意外怀孕最终迫使她暂停了理想,终止了自己热爱的学业,先结婚生子,谁知道时光飞逝一转眼就过去了20年。
这20年间,两个孩子相继出生、长大,她成了那个习惯家庭生活和陪丈夫应酬的女人。

薇拉的自我到哪去了?没想过。
等到丈夫去世,薇拉操持完丈夫的后事,才开始再度为了打发无聊继续捡起来当初因为怀孕而终止的学业,那是她曾经那么喜欢的语言学呀!
丈夫去世,是因为丈夫驾车时的情绪不稳,操作失误,在她的整个经历中,既讨厌丈夫的情绪失控,又对自己当时挑起话题引起丈夫情绪不稳而自责,更对当时没能阻止丈夫错误操作而悔恨。
新生活,在两个儿子相继长大离开家后,是属于薇拉独自一人的,她开始潜意识的重拾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和爱好。
2017年,她渴望成为祖母,但觉得自己可能永远没这个机会了
60岁的薇拉,两个儿子和她联系很少,和新任丈夫彼得安静的生活在一起。
彼得是个习惯性无微不至的照顾薇拉的好丈夫,薇拉的生活平静优渥也有一丝无聊。
薇拉喜欢挺立的巨人柱,高大、挺拔、向上生长的巨人柱,象征着薇拉内心一直渴望的独立。

当意外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奇怪电话时,她被对方语气中的“需要”所吸引。随后,在完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她从美国西海岸飞到东海岸的巴尔的摩,去照顾一位素未谋面的年轻女人和她的9岁女儿,还有一只叫“飞机”的小狗。这份冲动将薇拉引向一种未知的生活——周围的邻居都很古怪,但又像家人一样对待彼此,她在这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安慰和满足……
后记
《时间之舞》是一部关于希望和转变的迷人的小说,它让我们看到了安 • 泰勒的力量之巅。不论我们处在何种阶层,不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你所经历的人和事,都不知不觉的在你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或思维,或逻辑,或气质,或行为,都带着你的过去。
《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经济学家陈志武:“什么是年轻人最重要的事?”陈志武回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
女人的一生,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成为你自己,成为独立的你自己!
我喜欢《时间之舞》中安·泰勒塑造出来的薇拉在60岁时终于寻找到了独立的自我的力量,终于可以不用被父母影响,不用被身边的丈夫影响,不用考虑孩子们,只纯粹的考虑自己的内心喜好,做那个也许不符合常规但是却内心无比欢愉的自己。

人生一世,短短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女人太容易被各种身份和角色所定义,做自己,其实很难。
我欣赏papi酱生活中与丈夫的恩爱和智慧,孩子跟谁姓不重要,重要的是papi酱是那么清楚自己要什么、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更愉悦的女人;
我喜欢《乘风破浪的姐姐》们那么独立、努力又拼命的样子;
我当然也佩服和欣赏杨丽萍为了舞蹈为了艺术牺牲自己的精神,她的愉悦来自于舞蹈和艺术;
我在努力的让自己修炼成一个足够独立,足够强大,愉悦的,让自己能像巨人柱那样高大、挺拔、向上生长的女人,一如《时间之舞》中的薇拉,终究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宸妈,专注于青少年教育教养,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分享、点赞、关注和评论,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